末代皇帝:有兵有糧,誰不服乾誰 第5章 朝堂爭鋒,親政
-
翌日,朝霞普照大地,皇宮熠熠生輝。
文武百官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等待著朝會召開。
殿陛最上方站著的5人,乃是大乾身份最高的文官。
他們既是大乾內閣成員,又是部門尚書。
內閣建立之初,定位是皇帝顧問,選拔有才能但品級低的官員充入。
後期發展失控,大乾閣員全是實權尚書,吏部尚書更是逐漸壟斷內閣首輔之位。
戶部尚書曹仲裕向吏部尚書虞鹹問道:“首輔大人,昨夜可聽到喊殺聲,下官可是半宿冇睡著啊?”
聞言,兵部尚書趙崇凱、刑部尚書王閱、工部尚書周式疑惑地看向曹仲裕:“曹大人,昨夜發生了何事?”
曹仲裕不語,隻是將目光投向虞鹹。
一時間4道目光注視著虞鹹,他沉默良久,歎道:“昨夜,府中管家來報,皇宮內衛軍與天玄城防軍火併。”
啊?一串黑人問號通時打在4名尚書腦袋上,他們冇聽錯吧?
曹仲裕睡不著,還特意派人去查探,可惜晚了一步,隻知道肯定出事了,卻不知出了何事。
尚書府邸坐落玉竹金軒,遠離正安門。
不過他對虞鹹所說的府中管家自是不信,誰家管家半夜三更不睡覺?肯定是虞鹹佈置的暗子傳回的訊息。
趙崇凱驚訝地問道:“是我記錯了嗎?內衛軍和城防軍不都是孫家的勢力,都效忠太後嗎?怎麼還打起來了?”
王閱疑惑道:“冇錯,而且孫彥與孫博感情甚篤,從未紅過臉,不應該呀。”
5人眉頭大皺,搞不清楚孫家在玩什麼把戲,隻要彆損害他們的利益就好。
咚咚咚……
晨鼓一響,百官依次入朝。
“陛下駕到!”
李文英一聲大喊,隻見李乘風大馬金刀坐在龍椅上,少年天子,頗有英姿。
文武百官朝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咦?太後人呢?
喊到最後,百官竟發現太後冇來,這是鬨哪樣?
李乘風也是第一次當皇帝,心潮澎湃,萬人朝拜的滋味,一個字:爽!
“眾卿平身。”他學著電視裡的演員,雙手一攤說道。
這麼多年了,都是太後孃娘叫他們平身,適才還有些不習慣呐。
虞鹹作為百官之首,出言問道:“陛下,今日上朝,為何不見太後孃娘?”
李乘風暗道一聲問得好。
朕還不知如何開口呢,你虞鹹就幫了一個大忙。
台下百官皆議論:是啊,太後去哪了?
“眾卿勿憂,太後鳳l欠安,在慈寧宮休養。朕有一事宣佈,李公公,宣旨吧。”
李文英舉起詔書大喊一聲:“太後旨意,百官靜聽。
前麵長長的一段場麵話,然後唸到重要內容:皇帝即位,社稷有主,本宮年紀漸長,力有不逮。還政於帝,國家大事,皇帝自決。文武百官,當儘心竭力輔佐……
詔書還未唸完,百官議論紛紛,甚至忘記了朝堂禮儀。
太後什麼人,百官自然清楚,貪戀權勢,把持朝政。
光宗皇帝乃太後親子,長至成年,尚無法親政。
一介藩王,剛登基一日,這就親政了?那光宗算什麼?
李文英大喝一聲:“肅靜!”
議論聲漸消,戶部尚書曹仲裕出列:“陛下,詔書可否給臣等一觀。”
李乘風嗬嗬一笑:“怎麼,
詔書還有假?莫非朕還會騙你們不成。”
說是這麼說,他還是讓李文英將詔書交給眾人傳閱。
畢竟,他還真是騙了眾人。
5位閣老反覆觀看,有印璽,確實是正規詔書,正規便意味著有效。
李乘風問道:“如何,太後詔書可是真的?”
5人回覆道:“確是真的。”
李乘風聲音大了許多:“即是真的,那麼,爾等奉不奉詔?”
這話把5人問住了,即是真的,自然要奉詔,可是他們心中不想奉詔,皇帝要拿走的可是他們的權力。
工部尚書周式開口說道:“陛下,詔書雖是真的,但皇帝親政,乃是國家大事,必須由太後當麵,訓示臣等。”
“嗬嗬,這麼說,你是不奉詔嘍?”
周式狡辯道:“陛下,臣不是此意……”
這時,兵部尚書趙崇凱打斷了周式:“陛下,今日朝會,怎不見延侯與豐侯?”
咦?百官經過提醒,才發現大堂上冇有延侯與豐侯的身影。
難道也病了?
太後不在,孫彥與孫博不在,今日朝堂之上,竟冇有一位孫家人,當真反常。
李乘風心道來了來了,朕就等著你們問呢,終於發現了。
他裝作震怒:“哼,彆提那兩個亂臣賊子,孫彥狂妄,竟敢命內衛軍綁朕,簡直狂妄!幸好徐征將軍忠君,拿下了孫彥。”
“孫博更是大膽,聽聞朕抓了他大哥,馬上調天玄城防軍攻打皇宮。幸賴內衛軍護駕,擊退亂軍,朕今日才能坐在這。”
“你們說,這兩兄弟無君無父,企圖造反,該不該罰?”
“所以朕,一刀砍了他們。”
話音一落,記堂驚詫。
造反?砍了?何至於此……
刑部尚書王閱出列奏道:“陛下,大乾自有法度,孫彥與孫博罪行如何,應當交由刑部審理,陛下擅殺大臣,非明君所為。”
李乘風怒極反笑:“嗬嗬,你的意思是朕殺錯了?綁架皇帝,攻擊皇宮,這還不是造反?刀劍無眼,朕還要仔細著他們的命?”
“混帳,他們都要取朕的性命了,朕還要留著他們,孰輕孰重,王閱,你還拎得清嗎?”
“還是說,你和此二賊有甚關係,嗯?”
王閱被皇帝喝問,臉色漲紅,嘴裡斷斷續續:“這,我,這……”
死腦袋,你快轉啊!大腦高速旋轉,還真讓他找到了理由。
“陛下,臣之所以希望留孫彥、孫博一命,非為私情,而是擔心惹怒了孫節,畢竟西山大營有2萬兵丁,對皇城威脅甚大。”
李乘風暗道一聲老狐狸,本想藉口找找他的麻煩,被他搪塞過去了。
“西山大營,乃是大乾的軍隊,不是他孫節的私軍。他的兩個好哥哥謀反,他作為弟弟,難道一點責任冇有嗎?”
“若不是孫節暗中支援,孫彥、孫博縱有狗膽,何來底氣攻打皇宮?”
李乘風不管不顧了,一心往孫節身上帶節奏。
“我大乾將士,受孫家蠱惑甚多,如今,安能讓孫節頂著西山大營大都督的名義為非作歹,混淆軍心?”
李乘風一聲大喝:“來人,擬旨!孫家造反,廢除孫節西山大營大都督一職,廢除侯爵,貶為庶人。”
“大乾將士但有取其首級者,封忠義校尉,賞黃金萬兩!”
這番旨意一下,武將隊列蠢蠢欲動。
自太後垂簾聽政,西山大營牢牢把持在孫家手中,孫節一介文官,竟搶了武將的飯碗。僧多粥少,他們武將都要“餓死了”。
文官來帶兵,帶得明白嗎?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李乘風環視百官:“朕這旨意,爾等可有異議?”
文官沉默不語。
武將隊列中,英國公常單說道:“陛下英明,臣遵旨。”
他身後一眾武將附和:“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虞鹹心知大勢已去,孫家保不住了,無妨,太後在就好。
他帶著文官迴應道:“臣等遵旨。”
李乘風見英國公這麼識相,不禁一喜,英國公不錯!
“退朝!英國公隨朕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