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女隻想種田 27 盤點
-
27
盤點
◎巨大的安全感如同溫暖的泉水,浸潤了兩人緊繃的心絃◎
老王帶來的訊息,
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的漣漪久久未能平息。
戰爭的陰雲、山下的哀嚎、提前的賦稅、被抽走的壯丁……這一切都讓原本世外桃源般的深山生活蒙上了一層現實的陰影。
送走老王後,趙錚和阮玲瓏默契地開啟早出晚歸的打獵生活,
似乎隻有充足的獵物和一堆又一堆采集回家的物資,
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
“錚哥,”這天早上,阮玲瓏率先提出建議,聲音帶著一絲未褪的凝重,
“我們是不是應該把家裡的東西好好清點下?”
她深知在大環境動盪不安時期,清晰的物資儲備是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她和趙錚安心的底氣。
趙錚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用力點頭:“是該好好盤算盤算。”
他眼神中的沉重被一種務實的堅毅取代,
“走,我們先去後院看看!”
兩人對視一眼,
在彼此眼中看到相互認可的眼神,
趙錚順手關上院門,彷彿要將山外的紛擾暫時隔絕。
和煦的陽光灑在寧靜的小院裡,他們開始了一場關乎生存的“物資盤點”。
自從阮玲瓏來到木屋後,牲畜欄的規劃比之前更加清晰,
家裡飼養的每種動物都有它們自己的“家”和活動區域。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羊圈,裡麵住著一公一母兩隻大山羊,
它們體型健碩,
食槽裡從來不缺少新鮮的草料和飲用水,母羊產下三隻小羊羔活潑可愛,正圍著母羊撒歡。
羊圈隔壁住著梅花鹿,
這是一頭雄壯的成年公鹿,
是趙錚把阮玲瓏帶回家不久後獵到的活口,
暫時養著。
推開幾步之外的雞舍,當頭的竹籠裡住著四隻鵪鶉,其中一隻蹲在窩裡,似乎正在下蛋。
鵪鶉對麵是小雞的雞圈,一群毛茸茸的小傢夥,大約有十二隻,正嘰嘰喳喳地在圍欄裡覓食。
雞圈隔壁是鴨圈,毛絨絨的小鴨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它們是趙錚和阮玲瓏趕大集時買的,比小雞略大些,同樣十二隻。
除此之外,雞舍裡還住著六隻野兔和十隻野雞,它們被關在竹籠裡,是之前陸續捕獲未殺,打算養著繁殖的。
竹林旁邊,趙錚單獨圈了一塊地,用來散養從山腳下的村子裡買來的家雞。下蛋母雞有三隻,每天能穩定貢獻至少兩個雞蛋;威武的大公雞一隻,負責守護它的“後宮”。
看著這些活物,阮玲瓏眼中有了光。
它們可都是能持續提供肉、蛋、奶的寶貴資源。
“錚哥,我想過幾天抽空去山腳下王嬸家,跟她學學怎麼孵小雞小鴨。以後我們就能自己孵,不用總靠運氣抓野的或者買了。”阮玲瓏盤算著。
趙錚讚同地點頭,“好主意。王嬸是村子裡養雞鴨的好手,到時候我陪你一起下山。”
路過藥田時,趙錚忍不住扭頭對阮玲瓏說:“以前我爹孃在的時候,也冇把藥田管理得像現在這樣好,你辛苦了。”
阮玲瓏淺淺一笑,多虧木係異能幫忙。
催生藥材帶來的能量補給,比催生其他瓜果蔬菜獲取的都多。她現在的木係異能還處在初級階段,覆蓋的麵積有限。等以後木係異能升級了,她會更有底氣。
“那是錚哥你給的藥材種子飽滿,每天都是你挑水來澆灌的。”阮玲瓏並不居功。
藥田旁是趙錚和阮玲瓏從山裡移栽回來的果樹,兩棵青梅樹、三棵野梨樹、三棵桑樹、四棵枇杷樹、兩棵杏樹、兩叢樹莓。
菜園裡的蔬菜長勢良好,完全能滿足趙錚和阮玲瓏一日三餐的需要。
再往裡走是池塘,荷花已經盛開,挨挨擠擠的荷葉下麵,甚至能看到魚戲
蓮葉間的生動畫麵。
繞著屋後走了一圈,趙錚和阮玲瓏重新回到木屋倉庫裡。
乾貨架子上放著一大麻袋曬得乾透的黑木耳、一大麻袋各種野生菌乾,它們散發著濃鬱的山野氣息。
架子下麵是三大袋沉甸甸的地瓜和芋頭,它們耐儲存,是重要的碳水來源。
倉庫陰涼的角落裡,放著醃漬菜的存貨。三缸醃菜分彆是蘿蔔、芥菜和豇豆,兩缸泡菜分彆是泡酸筍和泡洋薑,還冇揭開蓋子便酸香撲鼻,它們可是佐餐和下飯的好東西。
乾貨架子上還放著其他耐儲的食物,比如粉條、紅薯乾、曬乾的野果乾、兩小壇精心熬製的枇杷膏等。
倉庫窗戶下麵的藥櫃中,裝了一些曬乾的常見草藥,如魚腥草、金銀花、蒲公英、車前草、馬齒汗等,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趙錚和阮玲瓏來到他們儲存糧食的隱蔽山洞中。
趙錚撩開藤蔓,露出結實的木質大門。他用鑰匙打開銅鎖,率先走進去。
隻見洞內整齊地碼放著用厚實麻袋裝好的糧食,主要是耐儲存的新米和少量的糙米、豆類。趙錚仔細清點著麻袋的數量,神色輕鬆。
“玲瓏,我剛剛算過了,”趙錚的聲音在洞裡帶著迴響,卻透著一股踏實,“這裡存著接近七十石(4200斤)的糧食。”
他估算得很保守,實際可能更多。
“這些糧食,足夠我們倆安安穩穩吃到明年,甚至更久。”
七十石,按照村裡普通人家的食量,足夠一個五口之家吃上一年還有富餘,對他們兩人而言,簡直是莫大的保障。
看著堆積如山的糧袋,阮玲瓏的嘴角不由得向上揚起。
在末世經曆過饑荒的人,最能體會“家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句話的分量。這山洞裡的每一粒糧食,都是安全感的基石。
從儲存糧食的山洞裡出來,趙錚和阮玲瓏相視一笑。
他們回到屋內,趙錚從一個隱蔽的牆洞裡拿出一個沉甸甸的粗布錢袋。他將裡麵的錢倒在桌上,銅錢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成色很好的碎銀子和幾錠小銀元寶,加起來一共四十八兩。
銅錢用麻繩串起來的,一百文一串,共計八串。
“四十八兩零八百文。”趙錚報出總數,小心地將錢重新收好。這筆錢,是他們之前賣人蔘、賣藥材、賣獵物、賣燻肉等一點點積攢下來的,是應對突髮狀況的底氣。
盤點完畢。
當所有的“家底”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時,兩人心中那份因戰爭訊息帶來的強烈緊迫感和不安,如同被一隻溫暖的手輕輕撫平。
沉重緊張的氣氛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踏實和慶幸。
阮玲瓏坐在桌邊,看著窗外陽光下隨風搖擺的薔薇,再想想山洞裡那堆積如山的糧食和桌上的銀錢,臉上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
“錚哥,這麼盤算下來,我們好像真的挺富足的?”
趙錚也露出了這些天來第一個輕鬆的笑容,他走到阮玲瓏身邊,大手覆上她的手背,溫暖而有力。
“嗯,比鎮上大多數人都要好得多。我們有吃有穿,有遮風擋雨的地方,還有這些活物和存糧存銀。”他頓了頓,眼神深邃,“這深山,護住了我們。隻要我們小心謹慎,守好這片地方,外麵的風雨,暫時吹不到我們頭上。”
巨大的安全感如同溫暖的泉水,浸潤了兩人緊繃的心絃。
他們不再像剛聽到訊息時,那樣焦慮地想著立刻要進山瘋狂狩獵囤積。日子,似乎又可以迴歸到那種帶著未雨綢繆意識的、有條不紊的節奏。
該打獵時打獵,該采集時采集,該照料牲畜時精心照料。
隻是,每一次收穫,每一次儲存,都帶著更深一層的意義,守護這份亂世中難得的安寧與富足。
戰爭的陰霾依然懸在山外,但懸崖背後的木屋裡,炊煙照常升起,桑樹依舊青翠,蠶寶寶沙沙地啃食著桑葉。
阮玲瓏開始規劃著去王嬸家學習孵蛋的日子,而趙錚則拿起工具,準備加固一下木屋的柵欄。
生活,在清晰的規劃和充足的底氣中,繼續堅韌地向前流淌。
深山的寂靜,此刻是最大的庇佑。
——————
這天清晨,山裡的霧氣還未散去,趙錚已經收拾好要帶去鎮上的獵物。
他特意選了肥美的野兔和山雞各兩隻,又包了幾塊上好的燻肉裝進揹簍,這些都是祥福酒樓掌櫃最喜歡的貨色。
“玲瓏,我走了。”趙錚站在院門口,回頭對正在喂蠶的阮玲瓏說,“我天黑前就能回來。你一個人在家小心些,彆去太陡的山坡采藥。”
阮玲瓏放下手中的桑葉,快步走到趙錚麵前,替他整了整衣領。
“錚哥,路上小心。要是鎮上有什麼新訊息……”
“我會打聽清楚。”趙錚接過她的話,粗糙的大手輕輕握住她的指尖,“我很快的,等我回來告訴你。”
阮玲瓏點點頭,目送趙錚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晨霧中。
自從老王帶來和蠻夷打仗的訊息後,兩人格外關注山外的動向。雖然深山暫時安全,但亂世之中,多一分訊息就多一分準備。
山路上露水很重,趙錚的腳步卻穩健有力。
他一邊走一邊盤算著:獵物賣給祥福酒樓,順便買些鹽、糖和針線;最重要的是打聽清楚戰事進展,看看朝廷征兵到了什麼程度。
半天時間很快過去,當平安鎮的城牆出現在視野中時,日頭已經升得老高。
城門口的守衛比往常多了幾個,對進出人員的盤查也嚴格了許多。趙錚注意到牆上貼著新的告示,一群人正圍在那裡議論紛紛。
“讓一讓。”趙錚擠進人群,定睛看向那蓋著官府大印的佈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