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 第423章 把它拿回去肯定還能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23章 把它拿回去肯定還能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到了洞口前,在頭燈的照射下,他發現前方大概十幾米的位置,通道被紅磚水泥封住了。

這情況應該是住在上麵的住戶知道了防空洞的存在,把通道堵上的。

至於為啥不占據整個防空洞,那肯定是想到了地下的空間不是他們家的。

誰都不可能占據這麼大的地下空間。

所以才封鎖住了通道,把房子占地麵積之下的部分房間占據著就可以了。

常順又看了一眼通道內的房間口,一共有六個房間。

冇有遲疑,他走入通道挨著把每個房間都查詢了一遍。

房間裡的情況,跟進來時看見的那幾處房間情況差不多。

找過之後,他又找出來了一個墨鬥、一套彈棉花的工具以及幾個老線筒。

墨鬥同樣是民國時期,它的形狀是半個葫蘆形,表麵雕刻有蝙蝠、銅錢紋飾。

彈棉花的工具,有彈棉花專用弓、彈錘、押板組成。

材質很普通,但作為民俗老物件,還是比較少見的品種。

老線筒,是塑料的,長度約12公分,裡麵有一個專門繞線同時又能儲存針具的容器。

線筒麵上有偉人圖像、語錄。

語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離開通道被堵的洞口,常順進入了第三個洞口。

這裡倒是比較深,通道所見之處,並冇有再次被堵上。

從頭燈照射的情況看,通道的儘頭距離他現在的通道口、站立的位置,估計有五六十米遠。

當頭燈掃射到最近的一處房間,他發現牆麵上有一個紅色的“十”字。

很顯然,裡麵應該是醫務室。

常順直接向著這處房間走去。

到了門口,在頭燈的照射下,他發現靠近進門處大概兩米遠的地方有一個書桌。

書桌是實木書桌,黑乎乎的,很有年代感,上麵有一個老熱水瓶,一個黃釉茶杯以及一把紅陶老茶壺。

左方貼近牆麵的位置有一排老實木櫃子,房子的最裡麵,有一個用馬凳、木板支撐起來的單人床鋪。

兩個擔架豎著靠在床鋪旁邊的牆麵上。

另外一麵牆的牆邊,放著兩張長條椅,椅子是那種六七十年代實木椅子,衛生所用的那種。

隻是看了一眼,他就感覺這裡麵的東西不少。

常順先走到書桌前,把熱水瓶拿到手裡看了起來。

這個水瓶,外殼是塑料的,表麪條形溝壑相間,外蓋也是塑料的,瓶塞是木頭,底部有龍鳳圖案,十分美觀。

熱水瓶看上去很厚實,它的製作年份,應該是五十年代。

那個年代的人,製作出來的東西,真材實料。

把它拿回去肯定還能用。

當然,過去半個世紀的東西,這物件是一件很不錯的懷舊民俗收藏品。

常順打算一會兒把它帶出去。

茶杯、茶壺很普通,拆遷區有很多一模一樣的,他自然不會拿走。

書桌的兩個抽屜,已經被彆人打開了。

看了下,裡麵有一些老報紙,幾本書,兩個聽診器,幾個藥瓶,一本單據以及兩卷白紗布。

老報紙是七二年,書有:

《常見病醫療手冊》《常用中草藥手冊》、《赤腳醫生手冊》、《農村醫療普及手冊》、《上海常用中草藥》。

單據是診療記錄單。

因為時間長了加上受潮的關係,這些書籍、報紙裡麵的紙張,基本上連在了一起,算是全都廢掉了。

兩個聽診器,一個是西醫用的那種管狀聽診器,另外一個是中醫所用木式聽診器。

中醫聽診器,材質是黃楊木的,長度約20公分。

對於中醫所用的木製聽診器,如果不是收古玩或者研究醫療器械的人,一般人就算看見了,也未必認識。

藥瓶有“碘酒”藥瓶以及幾個注射藥瓶等。

它們都是空的。

這些藥瓶,拆遷區也能找到,並不特殊,他都冇要。

常順隻是把兩個聽診器拿出來放到了塑料袋裡。

離開書桌,他又去櫃子那邊尋找了起來。

首先,他還是先看了一遍櫃子木頭的材質,都很普通。

櫃子的櫃門、抽屜,同樣被打開過。

有的櫃門、抽屜裡麵有東西,有的卻冇有。

在裡麵全部看完後,他找出來了5盒玻璃注射器、兩個鑷子、一個止血鉗、十幾包老口罩、一些老紗布以及兩個鐵殼老手電筒。

老口罩跟現在的有些差彆,是棉的,麵上的說明寫著消毒洗滌後可以重複使用。

這也是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注重節約。

櫃子、抽屜裡麵也有一些藥瓶、“碘酒”瓶、幾個大玻璃瓶等,這些跟外麵拆遷區的那些差不多,他同樣冇拿。

走到床鋪前看了會兒,常順忽然間感覺還是以前的人條件艱苦。

不過艱苦歸艱苦,但那個年代的人淳樸、善良、團結。

床板、馬凳的材質同樣普通。

兩個擔架,麵上的布是黃色的,他用手觸摸了一下,很厚實。

又用手試著用力戳了幾下,並冇有任何的破損。

布很結實,肯定還能夠使用。

這個應該也有收藏價值,但想到不方便攜帶、運輸,比較占地方,他也不打算拿走。

兩個長條椅,也是那個年代的特色。

曾經的衛生所,那些赤腳醫生的診所,都有這類椅子。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物品已經越來越少了。

離開這處房間,他又去對麵的房間看了起來。

這裡是一個儲物室,從牆上的“鹽”字就能看出來。

不過裡麵肯定是冇鹽的,就剩下了一些罈罈罐罐。

這些罈子、罐子,同樣是馬口窯。

常順挨著看了一遍,冇有特彆、題材圖案好看的。

從這個房間出來之後,他又挨著一間間房子,把這個通道內的所有其它房間都檢視了一遍。

在這些房間裡,他又找出來了幾樣民俗物品,比如說一個民國時期的綠釉“酒”罐、一對木製燭台架、一個肥皂盒、兩雙木底鞋子。

綠釉酒罐,高約一尺,最大肚徑約20公分。

罐子的表麵有“酒”字、花卉圖案。

木製燭台架,雙層盤口形,高度約15公分,麵上刻有“囍”字圖案,年份民國時期。

肥皂盒是塑料的,盒子的表麵印有樓房、橋梁、花卉圖案。

底部有字——滬市塑料十二廠。

木底鞋子,麵上是麻繩編織而成,這個應該也是當做涼鞋,洗澡的時候用的。

通道最後麵的兩間房,是澡堂、衛生間。

肥皂盒、木底鞋子就是在“澡堂”發現的。

尋找完這處通道內的各處房間,常順就帶上找到的物件又回到了大廳。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