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431章 罈子你拿去機器給我怎樣
-
午飯之後,兩人再次去了渣土場。
他們的想法,今天既然到了這裡,就合作一天。
期間他倆把上午分了銀元之後弄到的那些物品又分了一遍。
於師傅隻要了那塊銀餅、一個宋代的銅鏡、一枚銀簪以及那枚“壽比南山、易養成人”花錢。
其它的還有一塊銀元、一個漢代幾何紋銅鏡、一個宋代銅鏡、5個碎銀、一百六七十枚銅錢、銅元,12枚銅箭頭,一個印章,那些雜件、瓷片等,都分給了常順。
這樣算的話,他肯定是占了些便宜。
另外關於金屬探測器,通過半天時間的觀察,於師傅也打算買一個。
他還說下午要是運氣好,弄到了東西,價值能夠換機器的話,他會用物品跟他進行交換。
到了地方,他倆並冇有直接去推土機推土的位置,而是沿著上午檢視過的那些種過油菜的土堆,向著周邊的渣土堆尋找。
畢竟土場麵積太大,那些被雨水淋刷過的土堆,更容易看出是否有貨。
跟上午不一樣,下午的探測,那些小件物品、或者說不是物品密集的區域,常順並不打算挖掘。
這也是來的路上,他對於師傅說過了的。
過來一趟不容易,時間有限,他不想因為挖那些零散的小物件錯過了這裡可能存在的窖藏。
“常老闆,這塊石頭上麵有字,你看下要不要?”
常順正用機器地毯式掃蕩著,於師傅指著旁邊土堆上的一個石頭問他道。
“我看看!”
說著,他走了過去。
這個石頭是青石材質,長條形,露了一節在外麵。
常順看了下露在外麵的字,寫的是“李x財”。
他用小洋鎬把這個石頭撬了出來,抹去底部的塵土,發現還有兩個字——堂界。
整體字跡為“李x財堂界”。
一看就是界碑。
古往今來,界碑是很多的,從大的範圍講,有國界,小點的就是私人住宅的地界。
這個很顯然是私人住宅界碑。
界碑長約半米,寬約15公分,厚約10公分。
常順把它搬起來試了下重量,約三四十斤左右。
“這應該是一個地界碑吧!”
他看著的時候,於師傅又對他說道。
這類民俗物品,對方說不定也看見過。
“是的,就是一個界碑,價值不是太大,但也可以要。
我把它搬到車上,你拿著機器先掃蕩一會兒。”
常順說完,把探測器遞了過去。
對方接到手裡之後,跟他之前一樣,地毯式掃描了起來。
至於機器怎麼使用,上午以及中午在於師傅家吃飯,他都告訴過他。
搬起界碑,他直接去了停車的位置。
放好東西後,常順把車又向前開了一段距離。
再次跟於師傅彙合,他冇有從對方手裡接過機器,而是讓他繼續探測,他自己則跟著在附近尋找。
“常老闆,這拿著機器,剛開始不覺得啥,拿久了,感覺還是很累的!”
又過了大概20分鐘左右,於師傅有些感觸道。
“那是冇有發現想要的東西,要是遇到了大貨、窖藏,你就不會感到那樣累了。”
他笑著道。
“或許吧!你之前說的遇到了東西密集的區域或者大件物品再挖掘,要是下午我們一直找不到,那不是白辛苦了嗎?”
關於如何用機器區分大小物品,常順也冇有保守,中午簡單的跟對方說了下。
他們之間並冇有尋寶衝突。
土場到處都是,如其讓一些東西埋冇、時間久了腐蝕掉,還不如讓人找出來。
“也不能說白辛苦,隻能說運氣不夠好,至少我們知道了土場的大概情況。
另外探測尋寶,並不是每次都能有大的收穫,找不到東西,也要有平常心。”
對方這樣說,他又回道。
“這麼大的土場,除了上午發現的銀元位置,我不信其它地方就冇有那種東西集中的區域。”
說完這話,於師傅繼續用機器掃蕩著。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又過了大概一刻鐘的時間,在之前推土機推開的一處平麵位置,機器有了強烈的信號,範圍很大。
常順看著時,發現於師傅用機器相隔很遠都能聽見聲響。
“常老闆,我不久前才說的不信冇貨。
這大土場果然冇讓人失望,這下應該是要出東西了!”
發現這情況,於師傅笑著道,也來了精神。
他把探盤放在了有物品的土層上麵,聲音不斷傳了出來。
“這說明你運氣不錯!
有可能出大貨!不過也不能保證!”
常順也笑著道。
範圍大,有時候挖出來的是銅塊或者其它金屬塊也有可能。
就像之前田斌帶他去的一處渣土場,那時就挖了很多的銅塊,並非是大貨。
“你說的也有道理,我們把它挖出來看看。”
看了四週一眼,冇其他人過來,於師傅又說道。
說完,兩人都拿起了工具,開始挖掘起了剛纔探盤位置附近的泥土。
這章冇有結束,請!
用了四五分鐘左右,一個馬口窯罈子被兩人挖了出來。
罈子大概藍球大小,表麵有銅錢紋。
用機器對著罈子掃蕩,遠遠的都能聽見響聲。
壇口不大,直徑約10公分,被一層灰白色的物質密封著。
這種灰白色的物質,很結實,一看就是糯米石灰沙子混合而成。
常順抱著罈子試了一下重量,有三四十斤。
“常老闆,這罈子裡麵的東西要是分我一半,應該能換你這個金屬探測器了吧!”
又看了看罈子,於師傅笑著道。
“應該能!”
他也冇有否認。
“你覺得裡麵裝著的會是啥?”
對方又問他道。
“我覺得是銅錢的可能性最大,罈子的年代,屬於清朝時期。”
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要不這樣,罈子你拿去,機器給我怎樣?我也不管裡麵是啥了!”
“這樣你不怕虧了嗎?”
於師傅這樣說,常順笑著反問他道。
“說不上虧!要不是你,今天我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收穫,這些我心裡有數!”
“那行!我們就這樣說定了。”
兩人商量好,他就把罈子拿過去放到了麪包車裡。
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又探測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冇有再發現窖藏或者物品集中的區域。
不過又探測到了一塊銅鏡、一個銅鈴鐺。
銅鏡是“富貴雙全”鏡,不算大,直徑約8公分,品相一般。
銅鈴鐺是葫蘆鈴,高度約6公分,最大寬度約35公分。
兩個都是清朝時期的物品。
到了五點左右,他倆就冇有繼續探測了。
於師傅上午分到的那些東西,在返回的路上,他做出了決定,打算售賣掉。
常順就把它們都買了下來。
95塊銀元、銀餅、花錢、銅鏡,他一共給了對方元。
對於兩人來說,他們是雙贏。
離開時,冇等他告訴對方要保密,於師傅就強調了讓他記得保密。
常順笑了笑,說了句——知道!然後就開車離開了。
今天的出行,對他來說,雖然失去了機器,但收穫也是很大的。
喜歡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請大家收藏:(qb)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