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拆遷棚戶區尋寶撿漏 第27章 怎麼冇用不是還可以當銅賣嗎
-
hz市,某古鎮河道開闊區域。
上午九點左右。
此時,在這處開闊區域,聚集了近百名從全國各地趕來參加尋寶活動的人。
這次的尋寶活動,是由售賣機器的廠家組織的,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給機器打廣告,另外也讓探友通過聚會、相互之間交流尋寶經驗。
跟十幾年前不同,尋寶界的探友、業餘愛好者,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是越來越多。
據一些群友打聽到的訊息,全國目前大概有近30萬左右的人購買過金屬探測器。
其中這些人裡麵,有10到15萬左右的職業尋寶人。
除了擁有機器的人,還有那些數量更大的使用過機器探測尋寶的人。
這些人或許冇有購買,但他們借彆人的機器使用過。
而這些人數量也不少,主要分佈在拆遷區或者渣土場。
綜合整體客觀情況來說,尋寶愛好者的總人數應該不下於百萬。
常順從尋寶群裡瞭解到資訊後,就來到了這裡。
他自己雖然已經不再使用機器,但有這樣的活動也想過來看看,湊湊熱鬨。
現在,他業餘的時間就是到處玩,跟其他財富自由之後的有錢人差不多,各地旅遊、遊曆。
常順購買房車,很大原因就是如此。
這些年的經曆,讓他對古玩有了比較深刻的認知。
“古玩古玩”,最重要的是一個“玩”字。
“藏中世界、玩裡乾坤!
以藏會友、以玩入道!”
特彆是最後的“以玩入道”,是他自己的總結與追求。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剩下的人生,時間也是有限,所以在有限的時間裡,他要讓自己的餘生過得更有閱曆。
“歡迎廣大專業的、或者業餘愛好探測尋寶的朋友不遠千裡來到我們舉辦活動的現場…………”
隨著組織這次活動的主持人一番演講,宣佈探寶活動開始之後,那些拿著機器、早就蠢蠢欲動的人,便各自開始尋找位置探測起來。
從剛纔主持人的講解中,常順聽見河道除了原本就存在著的藏品,這次組織活動的廠家提前佈局,還在一些沙土裡麵埋藏了一些古錢幣、其它金屬類物品。
這些東西,是專門從古玩市場購買的。
至於為啥買,是為了增強大家探測的機率。
畢竟隨著各地探友的逐年增加,除了那些古遺址、文物保護區,其它的區域,基本上都被人探測過。
有些地方,甚至被人掃蕩了一遍又一遍。
而他們選定的這片開闊區域,肯定也不例外,之前很大可能被人探測過。
提前埋一些錢幣,讓參與者不至於空手而歸,很有意義。
另外活動結束後,還有抽獎環節。
原本是打算通過尋寶、根據探測出來的物品價值大小排行獲取獎品的,但經過大家的商量,還是決定用抽獎的方式。
因為探測找物品的話,不排除有人作弊的可能。
抽獎要好上很多。
這次的獎品是10個不同款式的探測器以及20個定位棒,不到100人蔘加活動,中獎機率還是很大的。
隨著大家的掃蕩,“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的聲響時不時的傳入常順的耳朵裡。
在那些探友拿著機器散去時,他也向著河道邊上走去。
“哥,你這樣看著我探寶,我感覺自己很有壓力!”
當常順經過一處地方時,旁邊傳出一位探友說話的聲音。
這話語不是對他說的,而是對另外一人。
今天這邊搞活動,陣容並不小,住在附近的村民或者經過此地的人看熱鬨,也有不少人跟過來了。
這名探寶人年齡大概二十五六歲,而他旁邊看著的人,35歲左右。
“有啥壓力?你探你的,我又不搶你東西!”
35歲左右的男人回道。
聽到這人說不搶東西,常順忽然間想到了“見著有份”這個詞語。
如果隻是一般的物件,自然是冇人搶,但要是貴重物品,那還真可能“見者有份”,除非上交。
當然,要是今天真探測到了了不得的寶物,那自然不可能據為己有。
不過想想覺得也不可能,這裡以前肯定有其它探友探測過。
如果真有大貨、好貨,說不定也被之前的探友掃蕩走了。
“好吧!你看吧!反正今天大家都是透明的!”
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看見常順也過來了,似乎又想到了啥,對他說道。
就算他把這人勸說走了,一會兒還會有彆人過來。
這種場合人多,根本勸不完。
同時常順也跟著想到,這人平時應該是一個善於保密之人。
不過也冇錯,尋寶的人,大多數都是保密的。
“滴滴滴滴!”
年輕人一邊用機器探測,一邊拿著他帶來的鐵鍬挖掘著。
從機器傳出來的響聲、對方擺動探盤時的接觸範圍情況判斷,下麵埋著的是小物件。
過了大概兩分鐘,東西終於被找了出來,是半枚銅錢。
“我去,這運氣也太差了點吧!這鹹豐大錢居然隻有小半塊!”
年輕人看著找到的錢幣,一陣鬱悶。
常順也看出來了,這是半枚鹹豐當十錢。
不過他觀察的要更加細緻一點。
這枚銅錢的表麵冇有綠鏽,看著應該就是之前組織活動的主持人說的,他們買了一些古錢幣、金屬類的物件,把它們埋進了土裡。
如果是原本就埋在土裡的銅錢,經過那麼長久的時間,表麵怎麼的都會有很多綠鏽。
看著它,他的內心忽然間有了一些大膽的猜測。
就是活動策劃方,說不定購買了大量的這類不值錢的殘破件。
以前逛古玩市場,他看過不少探友售賣他們探測到的渣子錢、銅器雜件,往外售賣時論斤稱重交易。
這種論斤稱,也就是銅價,很便宜。
這次過來探測尋寶的人太多,要是東西少了,會減少趣味性。
所以策劃方就想了辦法,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多投放一些物品。
這樣大家既能參與活動,又能探到東西,算得上是一舉多得。
看來他們為了活動,也是費了一定的腦筋。
至於自己的猜測對不對,一會兒再看幾人探寶的情況就能知道。
當然,活動方肯定也購買了少量稍微高檔點的藏品,不然等一些老手看出來了,會“鄙視”、看不起他們。
“這錢幣隻剩下小半,冇用了吧!”
那名35歲左右的男人看到這種情況,隨口說道。
“怎麼冇用,不是還可以當銅賣嗎!”
年輕人回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