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 第147章 蘇家的和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目光所及都將是你 第147章 蘇家的和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蘇家的和解

深秋的風裹著碎金般的銀杏葉,掠過城郊墓園的青石小徑時,總帶著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溫柔。蘇念裹緊了身上的駝色羊絨大衣,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包側那枚小巧的和田玉扣——那是父親蘇振邦生前常帶在身邊的物件,玉質溫潤,經年累月被摩挲得泛著一層柔光,此刻正貼著她的掌心,像是某種無聲的陪伴。

她的腳步比平日裡慢了許多,每一步都踩在落葉鋪就的“地毯”上,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在寂靜的墓園裡格外清晰。身側的沈亦臻始終與她保持著半步的距離,左手提著一隻素色的竹籃,裡麵放著父親最愛的龍井、一碟剛出爐的桂花糕,還有一束精心挑選的白菊——花瓣舒展,帶著清晨的露水氣息,是他今早特意繞路去城南花市買的。他沒有說話,隻是用眼角的餘光留意著蘇唸的神情,看著她垂在身側的右手微微蜷起,指節泛著淡淡的白,便悄悄放慢了腳步,將竹籃換到右手,留出左手隨時能扶住她的空間。

這條路蘇念走了三年。從前每次來,心裡都像壓著一塊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的,連呼吸都帶著疼。父親的驟然離世、蘇家老宅裡失蹤的那批民國文物、還有沈家與蘇家之間糾纏了數十年的誤會,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她困在其中。可今天不一樣,風裡沒有了往日的寒涼,連陽光都透過稀疏的枝葉,在青石路上灑下斑駁的光點,暖得讓人想落淚。

“快到了。”蘇念忽然開口,聲音比平時輕了些,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她抬起頭,望向不遠處那座簡潔的黑色墓碑——沒有繁複的雕刻,隻在碑石中央刻著“先考蘇公振邦之墓”七個燙金大字,下方是生卒年月,再無其他。那是她親手定的樣式,父親一生低調,最不喜鋪張,這樣乾淨的墓碑,最合他的心意。

沈亦臻順著她的目光望去,腳步停在離墓碑三米遠的地方,輕聲道:“你先過去,我把東西放好。”他將竹籃放在旁邊的石台上,小心翼翼地取出龍井,用帶來的保溫杯衝泡好,茶湯清澈,茶香嫋嫋;又將桂花糕擺進一隻白瓷碟裡,糕點上的桂花碎還帶著甜香,是蘇念昨天在廚房親手做的——她說父親總嫌外麵買的桂花糕太甜,自己做的少放些糖,更合他的口味。

蘇念走到墓碑前,緩緩蹲下身,伸出手輕輕拂去碑石上的幾片落葉。指尖觸到冰涼的石碑時,眼眶還是忍不住紅了。“爸,我來看您了。”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卻比往日多了幾分輕快,“今天帶了亦臻來,您應該還記得他吧?小時候您總說,沈家那小子眼神亮,是個靠譜的孩子。”

風輕輕吹過,捲起她頰邊的碎發,也吹動了石台上白菊的花瓣。蘇念吸了吸鼻子,從包裡取出那枚和田玉扣,放在墓碑前的供台上,玉扣與青石接觸,發出一聲清脆的“嗒”聲。“您看,這枚玉扣我帶來了。之前老宅出事後,我總擔心它會丟,後來才知道,是您早就托付給了忠叔,讓他在合適的時候交給我。”她頓了頓,嘴角慢慢勾起一抹淺淡的笑,“爸,告訴您一個好訊息——恩怨已了,國寶平安。”

“您一直惦記的那批民國書畫,還有那對雍正粉彩梅瓶,都找回來了。”蘇唸的聲音漸漸平穩,目光落在墓碑上,像是在與父親對視,“之前是我太急了,總覺得是沈家拿走了東西,還誤會了亦臻。後來才知道,當年爺爺和沈爺爺是為了保護這批文物,才故意演了一場‘反目’的戲,就是怕有人趁亂把國寶帶出境。”

她想起前幾天在沈家老宅看到的那封泛黃的信,是父親寫給沈爺爺的,裡麵詳細記錄了當年兩位老人如何秘密轉移文物,如何約定“蘇家守名,沈家守物”,等到時局穩定再將文物交還國家。那一刻,所有的誤會、所有的委屈都煙消雲散,隻剩下對父輩們良苦用心的敬佩,還有對自己過去偏執的愧疚。

“那些文物,現在已經交給國家博物館了。”蘇念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淚,語氣裡滿是釋然,“館長說,會專門為它們設一個展廳,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寶貝,也讓大家知道,當年有多少人在為守護它們努力。爸,您一直想做的事,終於做成了。”

沈亦臻這時已經整理好供品,緩步走到蘇念身邊,輕輕將一件折疊整齊的羊毛披肩搭在她肩上——深秋的墓園畢竟寒涼,她剛才蹲了許久,隻怕會著涼。他沒有打斷蘇唸的話,隻是靜靜地站在她身側,目光落在墓碑上,神情肅穆。

等蘇念說完,他上前一步,對著墓碑深深鞠了一躬。腰背挺直,動作恭敬,沒有多餘的言語,卻透著十足的誠意。起身時,他看向蘇念,眼神溫柔而堅定,然後轉向墓碑,聲音沉穩:“蘇伯父,我是沈亦臻。今天來,一是陪念念來看您,二是想跟您說句話——以後,我會好好照顧念念,不讓她受一點委屈。”

風似乎停了,陽光透過枝葉,正好落在沈亦臻的臉上,將他眼底的認真映照得格外清晰。“您和我爺爺當年的約定,我還記得。守護文物,守護蘇家,這不僅是父輩的承諾,也是我想做的事。”他頓了頓,目光轉向蘇念,見她正望著自己,眼底帶著淚光,卻笑得溫柔,便又補充道,“我會和念念一起,守住這份約定,也守住蘇家的每一份念想。”

蘇念看著沈亦臻的側影,心裡像是被什麼東西填滿了。從前她總覺得,父親走後,她就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要獨自撐起蘇家,獨自尋找文物,獨自麵對那些複雜的恩怨。可現在,身邊有了沈亦臻,他會在她難過時遞上紙巾,會在她迷茫時指明方向,會在她想要放棄時握緊她的手,告訴她“有我在”。

她想起去年冬天,她為了尋找文物的線索,在寒風裡跑了一整天,回到家時又冷又累,連晚飯都沒吃就倒在了沙發上。是沈亦臻冒著雪趕來,手裡提著熱乎的粥和小菜,默默地幫她收拾好淩亂的客廳,又守在她身邊,直到她睡著才離開。第二天早上,她醒來時,桌上還放著他留下的便簽,上麵寫著“粥在保溫箱裡,記得熱了再吃”,字跡工整,帶著溫度。

還有上個月,文物終於被追回,在交接儀式上,她看到父親當年捐贈文物的清單影印件,上麵有他熟悉的字跡,忍不住紅了眼眶。沈亦臻沒有多說什麼,隻是悄悄握住了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指尖傳來,讓她瞬間安定下來。那一刻她就知道,這個人,是真的懂她,也真的會陪她走下去。

“爸,您聽到了吧?”蘇念重新看向墓碑,聲音裡帶著笑意,“亦臻他很好,以後有他在,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逞強了。”她站起身,輕輕靠在沈亦臻的肩上,感受著他身上傳來的溫暖,“我們會常來看您的,也會把蘇家照顧好,您放心吧。”

沈亦臻輕輕攬住她的腰,動作溫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看向墓碑,目光誠懇:“蘇伯父,您放心,我會用一輩子證明,今天說的話,我都能做到。”

風又吹了起來,捲起地上的銀杏葉,繞著墓碑轉了一圈,像是在回應他們的話。陽光透過枝葉,在墓碑上灑下一片溫暖的光斑,那枚和田玉扣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像是父親的目光,溫柔地落在他們身上。

蘇念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滿是桂花糕的甜香、龍井的清香,還有深秋陽光的暖香。她知道,那些纏繞了蘇家多年的恩怨,那些讓她輾轉難眠的執念,終於在今天,隨著父親墓前的這席話,徹底消散了。

從今往後,沒有沉重的過往,沒有未解的誤會,隻有身邊的人,和值得期待的未來。

沈亦臻感覺到懷裡的人身體漸漸放鬆,便輕輕拍了拍她的背,低聲道:“我們再陪伯父坐一會兒,然後回家?”

蘇念點點頭,睜開眼睛時,眼底的淚光已經散去,隻剩下平靜和溫柔。她看向墓碑,嘴角帶著淺淺的笑:“好,回家。”

石台上的龍井還冒著熱氣,桂花糕的甜香在風裡彌漫,白菊的花瓣輕輕顫動。墓園裡依舊安靜,卻不再有往日的清冷,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曆經風雨後的平靜,和一份終於到來的和解——不僅是蘇家與沈家的和解,更是蘇念與過去的和解,與自己的和解。

夕陽西下時,沈亦臻牽著蘇唸的手,慢慢走下青石小徑。他們的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緊緊靠在一起,再也沒有分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