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乃翁,大唐中興了! > 第155章 汴州頑石 利刃開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乃翁,大唐中興了! 第155章 汴州頑石 利刃開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杜豐推動兩稅法的決心,伴隨著巡田黜陟使的出京,如同無形的壓力,迅速傳導至帝國的四肢百骸。然而,新政的利刃首先碰上的,並非鬆軟的泥土,而是盤踞在地方、堅硬無比的頑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塊頑石,便矗立在漕運樞紐、豪強雲集的汴州。

汴州刺史上官泓,出身關中著姓上官氏,雖非頂尖門閥,但在汴州經營三代,與本地諸多田連阡陌的豪強關係盤根錯節,其本人更是朝中某位親王的女婿。他對於朝廷派來的巡田黜陟使,表麵恭敬,實則陽奉陰違。清丈田畝的文書下發月餘,進展卻極為緩慢,上報的田畝數字與“察事司”暗中調查的結果相差懸殊。

這一日,汴州最大的地主,亦是上官泓的妻舅,趙郡李氏的家主李孝賢,在其雕梁畫棟的府邸中設宴,款待上官泓及幾位心腹屬官。酒過三巡,李孝賢揮退歌姬,麵露憂色:“上官使君,朝廷此次派來的黜陟使,油鹽不進,日日催促清丈,這可如何是好?我李家那些隱田,若是被清查出來,這賦稅……”

上官泓抿了一口酒,冷笑道:“孝賢兄何必擔憂?清丈田畝,談何容易?鄉間刁民愚頑,胥吏懈怠,丈量器具不準,天氣不佳……理由多的是!他一個京裡來的官,人生地不熟,還能翻天不成?拖上一拖,等這陣風頭過去,自然不了了之。”

另一名官員也附和道:“使君所言極是。再者,朝廷此舉,實乃與民爭利,有違聖人之道。我等隻需以‘體恤民情’、‘恐生變故’為由,徐徐圖之,朝廷那邊,自有王爺和諸位朝臣為我們說話。”

他們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行的卻是維護自身利益的勾當,企圖用拖延戰術,將新政消磨於無形。

然而,他們低估了杜豐的決心,也低估了劉晏和巡田黜陟使的手段。

此次派往汴州的巡田黜陟使,名為韓洄,乃是劉晏一手提拔的乾吏,精於算計,為人剛直不阿。他抵達汴州後,並未急於與上官泓正麵衝突,而是帶著幾名精於算術和測量的屬下,換上便服,深入鄉野,親自覈查田畝,走訪農戶。

在“察事司”暗線的配合下,韓洄很快掌握了大量上官泓與李孝賢等人勾結、阻撓清丈、隱匿田產的證據。更關鍵的是,他發現了汴州府庫賬目中的巨大漏洞——曆年上繳的賦稅,與根據實際田畝估算的應繳數額,相差近三成!這其中巨大的差額,顯然流入了上官泓及其黨羽的私囊。

韓洄不動聲色,將收集到的證據秘密整理,以密信形式,通過“察事司”的渠道,直送長安政事堂杜豐案頭。

長安,杜豐看著韓洄送來的厚厚一疊證據,臉色陰沉如水。他早就料到改革會遇阻,卻沒想到地方官吏的膽大妄為和貪婪至此!這不僅僅是阻撓新政,更是貪腐國帑,蛀空帝國根基!

“上官泓……趙郡李氏……”杜豐眼中寒光閃爍。他知道,若不拿下一個足夠分量的“典型”,兩稅法必將寸步難行。汴州,這塊漕運咽喉之地,必須打通!

他立刻做出部署:

1.

明發詔書:以政事堂名義,嚴辭斥責汴州等地清丈田畝進展遲緩,重申兩稅法為國策,任何人不得阻撓,違者嚴懲不貸。此舉意在敲山震虎,施加壓力。

2.

密令韓洄:授予其臨機專斷之權,若上官泓等人依舊冥頑不靈,可采取果斷措施,必要時,可先拿下首惡,再行奏報!

3.

調動力量:密令駐紮在汴州附近的忠武軍一部,隨時聽候韓洄調遣,以防狗急跳牆。

4.

釜底抽薪:令淩素雪動用“察事司”力量,蒐集朝中為上官泓等人暗中撐腰的官員(尤其是那位親王)的不法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杜豐的應對,如同精準的外科手術,既有明麵的威懾,又有暗地的準備,更有隨時可以動用的武力後盾。

詔書抵達汴州,上官泓等人起初不以為意,認為不過是朝廷例行的催促。然而,當他們發現韓洄態度愈發強硬,甚至開始繞過州府,直接指揮下屬官吏和部分願意配合的清流士紳進行丈量,並且忠武軍的調動跡象也隱約傳來時,才真正慌了神。

李孝賢再次找到上官泓,已是滿麵驚慌:“使君!那韓洄是鐵了心要拿我們開刀啊!還有軍隊調動,這……這可如何是好?”

上官泓此刻也失去了往日的鎮定,冷汗涔涔。他意識到,杜豐這次是動真格的了,絕非以往那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整頓。

“不能坐以待斃!”上官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韓洄不過一介巡田使,無憑無據,敢動我這四品刺史?隻要我等咬死不認,他奈我何?再者,京城那邊,王爺也不會坐視不管!”

他決定硬抗到底,甚至暗中指使家奴部曲,散佈韓洄“苛政擾民”、“意圖逼反百姓”的謠言,並組織了一些地痞無賴,騷擾清丈隊伍,製造事端。

然而,他低估了韓洄的果決,也低估了杜豐賦予巡田使的“先斬後奏”之權!

就在上官泓自以為得計之時,韓洄突然發難!他手持杜豐密令與部分確鑿證據,在忠武軍一小隊精銳的配合下,於刺史府衙之內,當眾擒拿上官泓!同時,另一路人馬直撲李孝賢府邸,將其及其核心子弟一並鎖拿歸案!

罪名:貪腐國帑,阻撓新政,對抗朝廷!

訊息傳出,汴州震動!所有觀望的豪強官吏,無不膽寒!他們沒想到,杜相的手段如此酷烈,行動如此迅速!一位背景深厚的刺史,說拿就拿!

韓洄雷厲風行,迅速接管汴州政務,以涉案官員和豪強的家產充公,暫抵虧空,並強力推進清丈田畝。有了上官泓和李孝賢的前車之鑒,再也無人敢明目張膽地抵抗,清丈工作得以迅速展開。

汴州這塊頑石,被杜豐以泰山壓頂之勢,硬生生劈開!訊息傳回長安,朝野再次見識了這位年輕宰相的鐵腕。那些原本還在串聯抵製兩稅法的勢力,氣焰頓時為之一窒。

然而,杜豐知道,拿下上官泓隻是開始。朝中那位親王,以及更多隱藏的反對者,絕不會善罷甘休。帝國的賦稅改革,在汴州濺起第一朵血色的浪花後,必將迎來更洶湧的反撲。但他無所畏懼,改革之劍既已出鞘,不見血,絕不歸鞘!他要借著這股勢頭,將兩稅新法,徹底釘死在大唐的疆域之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