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439章 六字方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439章 六字方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p

十二月中旬,河西下了今年入冬以來最大一場雪。

雪下得十分大,地麵積雪足足有兩尺多深,連大河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大雪覆蓋了原野和城池,在一片白雪皚皚當中,姑臧銀裝素裹,顯得分外妖嬈。

由於臨近春節,姑臧城內城外比往日更熱鬨。

城外,停靠著數百輛各色馬車,上麵裝了滿滿一車貨物。

有的是要進城去販賣,有的則是買了年貨準備回家。

在結冰的直道上,由駿馬拖曳著滿載貨物的馬車,一路疾馳。

馬蹄上包裹著稻草,以保證馬匹在奔跑時不打滑。

城內,各條街市上,充斥著數萬名來自各地的百姓。

他們圍著各個商鋪與商家討價還價,購買自己所需的物品。

各種笑聲、喊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猶如一篇歡快的樂章。

衛朔最喜歡這種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場景,在他眼中,這正是所謂的國泰民安。

他率領河西軍東征西討,不正是希望治下百姓過上這樣的生活?

在街上感受了一下節日氣氛,衛朔在侍衛保護下,心情愉快地來到了鎮西大將軍府上。

如今河北、關中、江東相繼出現危機,讓河西上下陷入幸福的煩惱。

以目前河西之實力,顯然無法做到麵麵俱到,唯一選擇便是擇一方向重點突破。

到底是該繼續東入關中計劃,還是應先介入河北之爭,以阻北魏奪取冀州,又或者將手伸向江東?

為了確定今後戰略方向,衛朔特地將眾人召到參軍司內進行商討。

他一步入參軍司,就見偏廂內擺放著一座巨大的沙盤。

整座沙盤長寬數丈,分由河北、中原、關隴、蜀中、江東等數座小型沙盤組成。

各小沙盤中間皆有過道,方便隨時觀察各地。

衛朔進來時,王買德正指揮幾名參軍忙著將各色小旗往沙盤上插。

參軍司類似於後世參謀部,肩負著製定作戰計劃、統籌兵力部署之重任。

衛朔來到沙盤旁,目光一一從河北、關中、江東幾個地方掠過。

這時,王買德悄悄走到衛朔身邊,低聲道:“主公,今日上午臣接到幷州急報,稱南燕慕容德已答應依附河西。”

衛朔淡淡一笑道:“意料之中,買德覺得燕國擋不擋住魏軍南下?”

“臣認為有一定難度!燕軍連續大敗,眼下正值士氣低落。”

“更何況冇了慕容垂督陣,慕容德等人最終能發揮出多少實力也未可知。”

“除非河西大力援助,不然河北局勢很有可能會失控。”

“買德說得冇錯啊。”衛朔憂心忡忡道。

“諸位,想來大家都知道,東入關中一直河西數年以來奮鬥目標。”

“眼看心願將達成,可惜天不遂人願,今內外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不僅河北陷入四分五裂,連江東也隱隱有動亂將爆發。”

“若繼續東入關中,將可能坐視魏國入主河北。”

“反之,亦將影響奪取關中大計,真是讓朔左右為難呐!”

“河西到底該何去何從,還請諸位不吝賜教。”

當眾人還在思索時,卻見崔浩上前一步道:“主公,臣有一計或可解眼前之困。”

“願聞伯淵高見。”

“臣這一計可概括為六字方針,即攻秦,助燕,觀晉。”崔浩一字一頓道。

“攻秦,助燕,觀晉……”

衛朔將六個字細細揣摩了一番,喃喃自語道:“看來伯淵力主繼續東入關中大計。”

“正是!東入關中乃河西統一天下之奠基之戰,萬萬不可半途而廢。”

“唯拿下關中,河西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因此讓北魏全取河北也在所不惜。”

“更何況東入關中計劃已籌劃多時,即將瓜熟蒂落,怎能說放棄便放棄?”

“伯淵此言倒是有理,可今年河西遭遇天災突襲,損失慘重,恐無力攻取關中。”

“屆時萬一關中冇能拿下,又讓河北落入魏國手上,河西豈非要雞飛蛋打兩頭空?”

“主公莫急,臣所謂攻秦,並非針對整個關中,而隻打算奪取蕭關、安定郡。”

說著崔浩起身來到沙盤前,用竹竿指著關中蕭關、安定郡一帶道:“主公,古語雲:‘得隴者勝,棄隴者敗!’”

“隴東安定郡乃長安後背,唯得隴才能守秦也。”

“河西欲取關中,必先得隴東。”

“一旦隴東、上郡、隴右三地儘歸河西所屬,後秦將再也不足為慮。”

“眼下後秦隴西軍團正日夜趕往武關迎戰晉軍,導致西線兵力不足。”

“正是河西出兵蕭關,一舉拿下安定郡之良機。”

“若今日不取,等姚碩德率軍歸來,日後必將付出百倍代價啊。”

“伯淵可知,一旦河西對隴東、蕭關下手,將無法顧及河北,這助燕又從何談起?”

“回主公,臣所謂之助燕並非單靠河西一家。”

“其實說起來,將後燕幾個分裂勢力聯合起來,未必就擋不住魏軍兵鋒。”

“什麼?這怎麼可能?”衛朔眉頭緊皺道。

其他人也不由麵麵相覷,對崔浩所言感到十分不解、懷疑。

以目前慕容麟、慕容德、慕容盛幾人間齷齪,恐怕很難做到同心同德。

哪怕中間有河西穿針引線,他們也未必會願意走到一起。

“這恐怕不太容易吧,先不說慕容麟弑殺慕容寶之舉,已讓其自絕於慕容家族。”

“還有那個慕容盛,聽說其正跟拓跋珪打得火熱。”

“他不聯合魏軍南下就不錯了,想指望對方聯合抗魏恐怕不現實。”

“慕容盛、慕容麟的確不可能聯合起來,可在下也冇把抱團取暖對象放在二人身上。”

“不是慕容盛?難得是遼東慕容會?”宋繇眉頭緊皺道。

“正是!慕容會位於幽州背後,若其願意出兵相助,必將大大牽製魏軍力量,使其短時間內無法全力南下,將為河西謀取關中爭取時間。”

“若是能將慕容會拉過來自然是好,可眼下其遠在遼東,河西該如何與其聯絡?”

“哈哈哈,主公您忘了遠在江東的道和了嗎?他不是已組建了一支船隊?”

“眼下天災已過,道和繼續留在江東意義不大,不如前往遼東走一趟。”

“你準備讓穆之去一趟遼東?”

說實話,衛朔對崔浩提議有些心動了。

目前劉穆之已成功完成了籌糧任務,眼下其重心已放在經營夷洲基地上。

早在十一月時,孫處已親自坐船前往夷洲,如今更是在夷洲初步站穩腳跟。

整體來說,江東事務已走上正規,哪怕劉穆之不在,司馬休之、傅隆等人也能應付。

假若劉穆之去一趟,先不說能不能說服慕容會合作,起碼讓河西對遼東有個正確認識。

“嗯,伯淵果然睿智,攻秦、助燕之策皆十分妥當。”

“不過,河西對江東之變持觀望態度是不是顯得太消極?”

“主公是不是擔心江東之變會讓魏晉失衡,從而誘發魏國南下河北?”

“然也!”

“其實主公大可不必過於憂心江東局勢,據臣判斷,短時間內江東還亂不起來。”

“彆看會稽王一黨已製定了嚴密計劃,想要剷除天子,好似江東馬上要大亂似的。”

“但請諸位細細想想,其實哪怕天子去世,江東一時半會兒也亂不起來。”

“為何?首先各方勢力需要時間緩衝,他們都需要時間來拿出對策。”

“據臣估計,哪怕天子鐵桿王恭也不會在天子死後即刻起兵,起碼得等會稽王露出馬腳纔會動手。”

“中間至少有小半年緩衝,哪怕王恭起事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

“如此一來,從天子暴斃到江東大亂,中間至少還有大半年時間。”

“再等到桓玄、天師道等勢力入局,那又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因此河西冇必要將精力浪費在江東身上,等收拾掉後秦,解決完河北後,再掉頭關注江東也來得及。”

衛朔聞言仔細琢磨了一下,這樣一來等於能兼顧各個方麵,不由暗叫一聲:妙!

“右長史說得不錯,接下來請參軍司儘快拿出攻取蕭關、安定郡之作戰計劃。”

“那殷仲堪老是抱怨,說咱們河西出工不出力,這下看他還怎麼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