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物語 第45章 新願生與槐葉搖
清晨的陽光剛透過槐樹葉,在巷子裡織出細碎的光斑,安諾就背著布包跑出了門。布包帶子上還掛著個小小的鳳仙花布偶,是上次畫展後夏棠娘特意給她縫的,裡麵裝著沒分完的桂花糖,還有用牛皮紙包好的鳳仙花種子——前幾天夏棠娘說想在院角種些,她特意留了最飽滿的幾捧。
剛走到夏棠家門口,就聽見院裡傳來“叮叮當當”的響聲,混著線軸滾落的輕響。推開門時,安諾差點被門檻上的竹筐絆倒,筐裡堆著五顏六色的碎布片,有印著碎花的棉布,有摸起來軟乎乎的絨布,還有幾塊洗得發白的粗布,是夏棠娘攢了好久的料子。夏棠娘正坐在小板凳上,老花鏡滑到鼻尖,手裡捏著根銀閃閃的針,線穿過布片時,還會輕輕抿一下線頭。
“安諾來啦?快坐,凳上剛擦過。”夏棠娘抬頭笑,眼角的皺紋擠成了月牙,她指了指桌上攤開的布偶樣稿,“上次畫展,那個穿連衣裙的姑娘不是說喜歡鳳仙花布偶嘛,我想著多做幾個。林舟下次去城裡,正好帶去美術館,說不定有人想把咱們巷的暖意帶回家呢。”
安諾眼睛一亮,放下布包就湊過去,指尖輕輕碰了碰桌上的粉色絨布:“夏棠娘,我也幫你!顧盼姐姐教過我繡小花瓣,針腳肯定齊整。”說著,她從布包裡翻出自己的小針線盒——是個舊木盒,上麵還貼著陳野畫的螞蟻貼紙,拿出粉線穿好針,對著樣稿上的花瓣輪廓,小心翼翼地起針。陽光落在她手背上,連帶著細細的棉線,都泛著暖融融的光。
不遠處的陳野家,熱哄勁兒一點也不輸。陳野趴在靠窗的木桌上,胳膊下還壓著本翻得卷邊的畫本,手裡握著支快沒水的紅色彩筆,在紙上塗塗畫畫。紙上已經畫了好幾隻螞蟻:有的背著顆圓滾滾的露珠,有的用觸角推著片鳳仙花花瓣,還有兩隻螞蟻並排走,像是在說悄悄話。
張大爺坐在旁邊的竹椅上,手裡拿著塊剛削好的桃木片,正用砂紙慢慢打磨。桃木片的形狀像隻小螞蟻,是他昨天特意從後山砍的料子。“小野,這螞蟻又要去乾啥呀?”張大爺笑著問,指了指紙上的空白處,“是不是缺個小房子?大爺給你雕個螞蟻窩,粘在畫旁邊咋樣?”
陳野抬起頭,鼻尖還沾著點藍色顏料,眼裡閃著光:“張大爺,我想畫《螞蟻的新家》!你看,它們要在槐樹根下搭房子,門口還要種鳳仙花,就像咱們巷裡的人一起蓋屋子、種花草一樣。”他說著,又拿起綠色彩筆,在紙上畫了片小小的槐樹葉,“等畫好了,我還要把它寄給報社的叔叔,上次叔叔說喜歡我的畫,說不定能登在報紙上,讓更多人看到螞蟻的幸福!”
張大爺聽了,笑得更歡了,放下桃木片拍了拍陳野的肩膀:“好!等你畫完,大爺幫你把畫掛在巷口的老槐樹上,讓路過的人都看看,咱們巷裡的小野是個小畫家!”
中午的太陽漸漸升起來,巷裡飄起了糖包的甜香。顧盼提著個藍布食盒走過來,食盒裡裝著剛蒸好的糖包,還有兩壺涼好的金銀花茶。她先走到夏棠家,掀開食盒蓋子,甜香瞬間漫了滿院:“快嘗嘗,今天揉麵的時候加了點槐花蜜,比上次的更甜。”
安諾放下針線,拿起一個糖包,剛咬了一口,金黃的糖汁就順著指尖往下流。她趕緊舔了舔,笑著說:“顧盼姐姐,這糖包比畫展上的還好吃!下次再辦畫展,咱們一定要帶更多,讓城裡的人都嘗嘗巷裡的味道。”夏棠娘也拿起一個,慢慢咬著,點頭說:“是這個味兒,咱們巷裡的糖包,甜在嘴裡,暖在心裡。”
顧盼笑著應下,又提著食盒往陳野家走。剛到門口,就看見陳野舉著畫跑過來,畫紙被風吹得嘩啦啦響:“顧盼姐姐,你看我的螞蟻畫!”顧盼趕緊蹲下來,小心地扶住畫紙,仔細看著上麵的螞蟻:“畫得真好,小野,你看這隻背露珠的螞蟻,好像真的在走路一樣,把開心都畫出來了。”
下午的風漸漸變柔,巷裡的人都聚到了老槐樹下。老周搬來一張刷著藍漆的小桌子,上麵放著筆墨紙硯,還有一疊裁好的紅紙。“咱們把想做的事寫下來,貼在心願牆上,讓風幫咱們記著!”老周笑著說,指了指槐樹乾上的木板——那是林舟上次回來時釘的,木板上已經貼了好些心願紙條,有的是用毛筆寫的,有的是用彩筆塗的,還有的畫著小小的圖案。
夏棠娘第一個走過去,拿起毛筆,在紅紙上寫下“多做布偶送朋友”,字雖然有些歪歪扭扭,卻透著認真;張大爺也接過筆,寫下“種更多紅薯給孩子們吃”,還在旁邊畫了個小小的紅薯;李大嬸則拉著鄰居家的小娃,讓娃在紙上畫了雙小布鞋,自己在旁邊寫“教巷裡的娃做布鞋”。
安諾握著支粉色彩筆,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兒,在紙上寫下“和巷裡的人一起辦更多畫展”,還在旁邊畫了個小小的獎狀;陳野則踮著腳,在紅紙上一筆一劃地寫“畫遍巷裡的每一件幸福事”,寫完還特意在旁邊畫了隻舉著畫筆的螞蟻。
顧盼看著孩子們的心願,笑著拿起筆,在紅紙上寫下“每天給大家做熱乎飯”,寫完又覺得不夠,在旁邊加了個小小的糖包圖案。大家把寫好的心願一一貼在木板上,風吹過槐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在為這些心願鼓掌。
林舟站在一旁,手裡拿著相機,不停地按下快門。他拍下安諾踮腳貼心願的樣子,拍下陳野趴在桌上畫畫的模樣,拍下顧盼給大家遞糖包的笑容,也拍下老槐樹下滿牆的心願紙條。他想著,下次去城裡,一定要把這些照片做成一本厚厚的相簿,放在美術館裡,讓更多人知道,這條小巷裡,每天都在發生著溫暖的故事,每天都有新的幸福在生長。
夕陽西下時,槐樹下的紅燈籠被一一點亮,暖黃的光透過燈籠紙,灑在巷子裡。安諾和陳野坐在石階上,頭挨著頭分享今天的趣事;顧盼和夏棠娘坐在竹椅上,手裡拿著布片,聊著明天要做的布偶;張大爺則搬來個小馬紮,給圍過來的小娃講過去的故事,說他小時候在槐樹下撿槐花、烤紅薯的事。
巷裡的炊煙嫋嫋升起,和天邊的晚霞纏在一起,粉紫色的雲團映著紅燈籠,溫暖又安寧。安諾靠在顧盼身上,看著滿巷的熱哄,突然覺得心裡滿滿的。她小聲說:“顧盼姐姐,我覺得現在好幸福呀。”顧盼摸了摸她的頭,笑著說:“是啊,隻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每天都是幸福的。”
這就是巷裡的日子,沒有轟轟烈烈,卻藏著最踏實的溫暖——在一針一線的布偶裡,在一筆一畫的畫紙上,在一口甜香的糖包裡,也在滿牆的心願裡。就像老槐樹葉一樣,歲歲常青,永遠充滿生機,永遠藏著說不儘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