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奪我家產?我嫁你小叔做軍嫂! 121
不交口糧就想白吃
餘年順順當當糊弄了過去,孟翠花和張紅英都沒起疑心。
三人麻利地把藥材過了秤,領了錢,揣著熱乎的毛票回到薑舒敏的小院。
陸老爺子那屋正熱鬨。
老爺子盤腿坐在炕沿上,對著圍在腳邊的三個蘿卜頭——金花、銀花和小旺財,唾沫橫飛地講著京都的新鮮事兒。
三個小家夥聽得入神,小腦袋仰著,眼睛瞪得溜圓。
薑舒敏就坐在門檻上,膝頭攤開一本磨了毛邊的《赤腳醫生手冊》,看得專注。
外邊瓦片凹槽水珠淅淅瀝瀝落下,廊下勾勒出一幅靜謐美好的畫麵。
剛進院門的孟翠花、張紅英和餘年,一時都看呆了眼。
聽到動靜,薑舒敏抬起那雙漂亮的狐眸,見是她們回來了,利落地合上書,嘴角漾起笑意:“回來了?正好,開飯。”
話音剛落,三人身後又轉出幾個人影——陸澤中、挺著肚子的李鳳嬌,還有繃著臉的陸明謙,也前後腳進了院子。
“姐!”
餘年幾步竄到薑舒敏跟前,獻寶似的從褲兜裡掏出一卷卷得緊緊的小額毛票,一股腦塞進她手裡,咧著嘴,露出一口白牙:“瞧見沒?
今天我弄了整整三筐!錢都給你!”
他得意地晃著腦袋,眼角故意掃向後麵的陸明謙。
“不像某些人,半筐都湊不齊就溜下山了,嘖嘖。”
陸明謙的臉瞬間黑如鍋底,盯著餘年後腦勺的眼神像是要戳出兩個洞。
這個餘年,想找他的時候影兒都摸不著,不想見的時候偏又跳出來礙眼!
“姓餘的!”
陸明謙幾步上前,聲音帶著壓不住的火氣,“你少在這兒陰陽怪氣!
不就比我多挖兩筐?得意什麼?
有本事明天比一場,看誰弄得多!”
他下意識想掏口袋,裡麵那幾張可憐巴巴的毛票卻讓他伸到一半的手又縮了回去,臉上青一陣紅一陣。
想當初在京都,他陸少爺什麼時候為這點仨瓜倆棗受過氣?
連給小費都不止這個數!
一股憋屈直衝腦門。
“夠了!”
薑舒敏冷著臉,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道,“要吵出去吵,彆在這兒鬨心。”
餘年立刻換了副諂媚的笑臉:“姐,我可沒想吵,是這蒼蠅嗡嗡嗡趕不走嘛!”
一旁的孟翠花和張紅英看得津津有味,交換了個果然如此的眼神。
陸明謙和餘年為了薑舒敏明爭暗鬥,這戲碼可太下飯了。
“咱舒敏妹子就是招人稀罕!”
張紅英小聲嘀咕,語氣裡滿是佩服。
孟翠花深以為然:“那是!舒敏人好心善,就該配好的。
不過陸明謙這號吃回頭草的……
嘖,還是算了吧。”
她目光掃過屋子,“有福兄弟還沒回?該吃飯了。”
“沒呢,”張紅英探頭看了看,“跟著江隊長修大隊那老電線杆子去了,一會兒給他留口熱乎的就行。”
孟翠花和張紅英手腳麻利地換了身乾淨衣裳,纔在在桌邊坐下。
桌上菜色誘人,香氣撲鼻,一大盆油汪汪的蘑菇燉小雞,一盤子翠綠的炒青菜,還有一盆冒尖兒的白米飯!
在這年頭,這絕對算得上頂好的夥食了。
小小的飯桌擠得滿滿當當。
陸老爺子正拿著一個藍邊大海碗,用木勺仔仔細細地給三個孩子分菜。
雞塊、蘑菇,堆得冒了尖兒,分量十足。
李鳳嬌挺著肚子站在一邊,眼睛直勾勾盯著那碗裡的肉,心疼得直抽抽:“爸!您老糊塗了?
一個丫頭片子一個小崽子,又不是咱老陸家正經血脈,能吃得了這麼多?撐壞了咋整?”
她舔了舔嘴唇,伸手就去搶老爺子手裡的碗,“我肚子裡這可是您老陸家的金孫!正缺油水呢,這碗先給我!小孩子嘛,扒拉點青菜葉子就夠……”
“啪!”
陸老爺子手裡的筷子快如閃電,狠狠敲在李鳳嬌的手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老爺子虎目一瞪:“李鳳嬌!你要臉不要?
跟孩子搶食?你肚子裡的金貴,還沒落地呢!
現在補?補進誰嘴裡了?
你上山了還是下地了?光長嘴等著吃現成的?”
老爺子不再理她,穩穩地把三碗堆尖的飯菜遞給眼巴巴的三個孩子。
金花、銀花和小旺財捧著沉甸甸的碗,乖乖坐到牆根的小馬紮上,埋頭吃得噴香。
老爺子又拿出個大海碗,手腳麻利地給趙有福也撥了滿滿一碗肉菜留起來。
分飯分菜,老爺子自有章法。
孟翠花、張紅英、餘年,包括薑舒敏,每人麵前都是堆尖冒油的一大碗,米飯更是敞開了添,管夠!
薑舒敏深知大家肚子裡缺油水,難得吃頓好的,特意叮囑過米飯多做些。
輪到陸澤中和李鳳嬌時,盆裡的菜湯明顯多了,肉塊卻稀稀拉拉沒幾塊,湯水汪汪的。
“爸!您這也太偏心了!”
李鳳嬌看著自己碗裡清湯寡水的幾塊蘑菇和零星的雞骨頭,聲音都尖了,“我這碗裡哪還有肉啊?湯泡飯呢!”
陸澤中也憋著火,他碗裡的肉還沒餘年的三分之一多,甚至比不上孟翠花和張紅英碗裡的豐盛。
他啪地把筷子往桌沿上一磕:“爸!我是您親兒子!
您對倆外人比對我還好?這說得過去嗎?”
他臉拉得老長,飯也不吃了,就盯著老爺子。
孟翠花和張紅英看著自己麵前那冒尖的一大碗肉菜,再瞅瞅陸澤中兩口子的碗,臉上都有些訕訕的。
畢竟是在彆人家吃飯,這對比也太明顯了。
薑舒敏一眼看出她們的窘迫,給了她們一個安撫的眼神,聲音清晰地響起:
“翠花姐挖的蘑菇,紅英嫂子也出了大力氣。
這青菜是翠花姐自家自留地摘的,柴火是有福大哥一捆捆從後山揹回來的。
該吃多少就吃多少,甭想那些有的沒的。”
她頓了頓,目光轉向陸澤中和李鳳嬌,“我爸分得公平。”
陸老爺子像是纔想起來似的,撩起眼皮,慢悠悠地看向兒子兒媳:“對了,光顧著吃了。
你們仨,今天的口糧呢?
早飯加晚飯,糧票就算了,給現糧。
按人頭算,一人一天一斤半不過分吧?
仨人,攏共四斤半糧,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