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殘影:都市異聞簿 第92章 陳硯與蘇晚走訪舊小區傳聞
晚香花坊的竹簾剛被風掀起一角,陳硯就推著電動車停在門口,車把上掛著個鼓鼓的檔案袋,裡麵裝著林曉連夜整理的舊小區資料。他抬頭時,正看見蘇晚蹲在花架旁,指尖輕輕拂過雙生梔子的花瓣,淡白光在花瓣上流轉,像撒了層碎星。
“王嬸說今早四點又有人看見照片了,貼在2號樓單元門口。”陳硯將檔案袋放在石桌上,掏出妹妹的舊羅盤——指標朝著西巷方向,邊緣泛著的綠光比昨天更亮,“林曉補充了小區的民國檔案,當年梔花私塾的沈先生,其實是柳靜先生的學生,懂基礎的靈脈守護術。”
蘇晚站起身,指尖還沾著些花露,她接過檔案袋,感知裡瞬間湧入一股溫和的“守護”情緒,沒有黑氣的陰冷,倒像曬過太陽的舊書,帶著淡淡的油墨香。“沈先生夫婦的殘影,應該是在守護私塾的靈脈。”她輕聲說,翻開檔案裡的老照片——照片上的沈先生穿著長衫,手裡拿著一本《靈脈淺釋》,沈太太站在他身邊,發簪上的梔子花紋清晰可見。
兩人騎著電動車往舊小區走,晨光透過梧桐樹葉,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剛拐進西巷,就看見幾個老人坐在小區門口的石凳上,手裡搖著蒲扇,正低聲議論著什麼。
“是查照片的記者吧?”一個穿藍布衫的老爺爺先注意到他們,對著身邊的人小聲說,“昨天王嬸還說,這倆年輕人能幫咱們解決怪事。”
陳硯推著車走過去,掏出記者證遞過去:“大爺您好,我們是《城市拾遺》的,想問問今早照片的事,您見過嗎?”
老爺爺接過記者證看了看,又遞回來,歎了口氣:“我沒見著,但我家老婆子五點去買菜,路過2號樓時瞅見了!她說那照片上的沈太太,眼睛好像動了一下,嚇得她菜籃子都差點掉了!”
蘇晚蹲下身,指尖輕輕碰了碰石凳,感知裡“看”到沈氏夫婦的殘影正站在2號樓單元門口,沈先生手裡拿著個舊賬本,沈太太在旁邊整理著什麼,兩人的目光都朝著老槐樹的方向,帶著一絲焦急。“他們不是要嚇人,是在找東西。”蘇晚站起身,對陳硯說,“賬本上記著‘私塾靈脈節點’,他們可能在找當年藏起來的護靈物品。”
陳硯立刻拿出筆記本,快速記錄:“林曉說私塾當年有個‘靈脈守護箱’,裡麵裝著柳靜先生送的護靈銅片,火災後就不見了。說不定沈氏夫婦的執念,就是要找到這個箱子。”
正說著,王嬸提著菜籃子從小區裡走出來,看見他們,立刻快步走過來:“你們可來了!今早的照片邪門得很,貼在2號樓門口,我家孫子湊過去看,突然就說‘奶奶,有個阿姨在叫我’!”
“孩子能看見殘影?”蘇晚突然問,指尖的淡白光輕輕貼近王嬸的手腕——感知裡“看”到一個小男孩的靈脈氣息,比普通孩子更純淨,能隱約捕捉到殘影的情緒。
王嬸愣了一下,又點頭:“可不是嘛!我家孫子從小就比彆的孩子敏感,半夜總說‘看見透明的叔叔阿姨’,我還以為是瞎編的,現在看來是真的!”
陳硯眼睛一亮:“能不能讓我們見見孩子?他可能能幫我們和沈氏夫婦溝通,知道他們在找什麼。”
王嬸爽快地答應:“走!孩子剛放暑假,在家寫作業呢!”
跟著王嬸往3號樓走,樓道裡的牆麵上還貼著褪色的“文明小區”標語,轉角處的窗戶旁,擺著幾盆長勢旺盛的綠蘿。“這綠蘿是沈太太當年種的品種。”王嬸指著綠蘿,“老住戶都知道,沈太太愛養花,尤其是綠蘿,說能淨化空氣,還能‘鎮邪氣’。”
蘇晚的指尖輕輕碰了碰綠蘿的葉子,感知裡“看”到沈太太當年在私塾的窗台上種綠蘿的場景,陽光灑在葉子上,沈先生在旁邊看書,畫麵溫暖得像幅舊畫。“綠蘿能吸收微弱的黑氣,沈太太當年種它,其實是在守護私塾的靈脈。”她輕聲說,心裡泛起一陣暖意——原來不管是人還是殘影,守護的方式,都藏在這些細微的日常裡。
到了王嬸家,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正趴在茶幾上寫作業,看見他們進來,好奇地抬起頭。“這是陳記者和蘇姐姐,來幫咱們找照片的原因。”王嬸摸了摸孫子的頭,“小寶,你跟姐姐說說,今早看見的阿姨,長什麼樣?”
小寶放下筆,大眼睛眨了眨:“阿姨穿紅色的旗袍,頭發盤起來,發簪上有朵白色的花,她還跟我說‘幫我找個木盒子,裡麵有銅片’。”
“是護靈銅片!”陳硯立刻拿出手機,翻出護靈銅片的照片,“小寶,阿姨說的銅片,是不是長這樣?”
小寶湊過去看了看,用力點頭:“對!就是這個!阿姨還說,盒子在‘有很多書的地方’。”
“有很多書的地方?”蘇晚皺起眉,突然想起檔案裡提到的“私塾藏書室”,“王嬸,私塾的藏書室,現在在哪?”
王嬸想了想:“好像就是現在的小區圖書館!當年私塾改建時,藏書室沒被拆,後來就改成了圖書館,裡麵還留著不少當年的舊書呢!”
兩人謝過王嬸和小寶,立刻往小區圖書館走。圖書館在小區的西北角,是個低矮的紅磚房,門口掛著個褪色的木牌,寫著“開放時間:8:00-18:00”。推開門,一股淡淡的舊書香氣撲麵而來,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靠窗的位置,還擺著幾張舊書桌。
“這裡的靈脈波動很穩定。”蘇晚的指尖泛著淡白光,順著書架往前走,“沈氏夫婦的殘影應該常來這兒,書架上的舊書,都帶著他們的靈脈殘留。”
陳硯拿出羅盤,指標穩穩停在最裡麵的一個書架前。他走過去,仔細翻看書架上的書,突然從一本《論語》裡掉出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麵是沈先生的字跡:“護靈箱藏於書架第三層,左數第五格,銅片鎮靈,勿動。”
“找到了!”陳硯興奮地說,伸手在書架第三層左數第五格摸索,果然摸到一個木質的盒子,盒子上刻著與護靈銅片同源的梔鎖紋。
蘇晚接過盒子,指尖的淡白光輕輕拂過盒身,感知裡“看”到沈氏夫婦的殘影走過來,沈太太的眼裡滿是期待,沈先生則輕輕點了點頭。她小心地開啟盒子,裡麵果然放著三枚護靈銅片,還有一本沈先生的靈脈筆記。
“銅片還在!”陳硯拿出銅片,與之前找到的碎片對比,正好能拚成完整的護靈銅片,“有了這些銅片,我們就能修複小區的靈脈節點,讓沈氏夫婦的殘影安心消散。”
蘇晚翻開靈脈筆記,裡麵詳細記錄著私塾的靈脈分佈,還有沈先生對靈脈守護的理解:“靈脈守護,非一朝一夕之事,需以心為引,以物為媒,方能長久。”她抬頭看向陳硯,“沈氏夫婦的執念,不是要找到銅片,而是要確認銅片還在,靈脈還在被守護。”
就在這時,圖書館的門被推開,幾個老住戶走了進來,看見他們手裡的盒子和銅片,都圍了過來。“這是沈先生的護靈箱!”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激動地說,“我小時候在私塾上學,見過沈先生拿這個盒子,說裡麵裝著‘守護咱們小區的寶貝’!”
“現在寶貝找到了,照片也不會再出現了吧?”另一個老爺爺問,語氣裡滿是期待。
蘇晚點頭,將銅片放回盒子,又將盒子放回書架的原位:“銅片留在這兒,繼續守護小區的靈脈,沈氏夫婦知道銅片安全,他們的執念就會了了,照片也不會再出現了。”
話音剛落,圖書館的窗台上,綠蘿的葉子輕輕晃動了一下,陽光灑在盒子上,泛著淡淡的金光。蘇晚的感知裡,沈氏夫婦的殘影對著他們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漸漸變得透明,化作點點金光,融入了綠蘿的葉子裡。
離開圖書館時,已是正午。小區裡的老人們正在老槐樹下下棋,孩子們在旁邊追逐打鬨,綠蘿的葉子在風裡輕輕搖曳,一切都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我們得把情況告訴林曉,讓她補充到檔案裡。”陳硯掏出手機,給林曉發訊息,“另外,沈氏夫婦提到的私塾火災,林曉的資料裡還是沒詳細記錄,說不定和噬魂會有關,得讓她再查查。”
蘇晚點頭,看著老槐樹下的場景,心裡泛起一陣踏實的感覺——從寫字樓的工位詛咒,到舊小區的移動照片,每一次幫助殘影完成執念,都像是在為老城區的靈脈,添上一塊守護的磚瓦。
兩人走到小區門口,王嬸和小寶正在門口等他們。“照片沒再出現了!”王嬸興奮地說,“物業剛才還在廣播,說大家不用再擔心了!”
小寶跑過來,拉著蘇晚的手:“蘇姐姐,那個阿姨剛纔跟我說‘謝謝’,然後就不見了!”
蘇晚蹲下身,摸了摸小寶的頭:“阿姨是去了該去的地方,以後她會一直在小區裡,看著小寶長大,看著大家好好生活。”
離開舊小區,兩人騎著電動車往花坊走。陳硯突然開口:“下次再遇到這樣的善影,我們還是可以試試讓能看見殘影的孩子幫忙溝通,他們的靈脈更純淨,能更準確地捕捉殘影的資訊。”
蘇晚點頭,指尖的淡白光泛著溫暖的波動:“還有,綠蘿、晚香玉這些植物,都能吸收微弱的黑氣,以後調查異聞,我們可以多留意這些植物,說不定能找到更多線索。”
陽光灑在他們身上,電動車的影子被拉得很長。舊小區的紅磚房、老槐樹、綠蘿,還有沈氏夫婦的殘影,都變成了老城區靈脈守護的一部分,藏在這些平凡的日常裡,等待著被理解,被守護。
而此時的拾遺閣,趙老闆正看著監控裡舊小區的畫麵,銀色麵具下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從抽屜裡拿出一本泛黃的《靈脈守護錄》,翻到“沈氏夫婦”的章節,在旁邊寫下一行字:“執唸了,靈脈安。”
監控畫麵的角落,陳玥的殘影正站在舊小區的門口,手裡拿著一張畫著“護靈銅片”的草圖,對著鏡頭輕輕揮手——像是在為他們的成功喝彩,也像是在提醒他們,下一個異聞,已經在不遠處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