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殘影:都市異聞簿 第98章 陳硯與蘇晚尋到照片的原主人
晚香花坊的竹簾被風掀起時,蘇晚正將沈氏夫婦的完整簪子用絲布小心包好,指尖還殘留著靈脈共鳴的溫意。陳硯坐在對麵,翻看著林曉新發來的“民國靈脈守護者檔案”,目光停在“沈念槐
1955
年任教於濱海市第三小學”的記錄上,指尖在鍵盤上敲下一行字:“確認沈念槐奶奶現居地址,今日前往送達簪子及照片時光碎片記錄。”
“林曉說沈奶奶退休後就搬到了東巷的老樓,兒女都在外地,平時就一個人住。”陳硯合上電腦,將妹妹的舊羅盤塞進揹包——指標此刻平穩指向東巷方向,邊緣的綠光柔和得像一層薄紗,“我們帶點花坊的晚香玉過去吧,沈太太當年喜歡種這個,沈奶奶看到應該會高興。”
蘇晚點頭,起身從花架上剪下兩枝開得正盛的晚香玉,用牛皮紙包好。指尖掠過花瓣時,感知裡突然閃過一絲熟悉的溫暖——是沈氏夫婦殘影消散前的“安心”情緒,像一縷輕煙,纏在花瓣上。“這花帶著他們的心意,沈奶奶肯定能感覺到。”她輕聲說,將花束抱在懷裡。
兩人騎著電動車往東巷走,路上陳硯還在梳理要跟沈念槐說的話:“先把簪子交給她,再講時光碎片裡的場景,最後告訴她沈氏夫婦的殘影已經安心消散了,這樣她能慢慢接受,不會太激動。”
蘇晚嗯了一聲,突然想起什麼:“對了,顧明遠的調查筆記裡提到,沈先生當年在書架裡還放了張給女兒的字條,我們之前沒找到,說不定還在舊小區圖書館的書架裡。等見過沈奶奶,我們再回去找找,把字條也交給她。”
東巷的老樓比想象中更安靜,牆麵上爬滿了爬山虎,樓道裡的聲控燈需要用力跺腳才會亮。按照林曉給的地址,兩人找到
2
單元
301
室,門上貼著一張泛黃的“福”字,旁邊還掛著一個小小的梔子花紋掛飾。
陳硯輕輕敲門,裡麵傳來一陣緩慢的腳步聲,門開啟後,沈念槐奶奶扶著門框,看到他們,眼神裡先是疑惑,隨即泛起驚喜:“是你們!查到我爹孃的事了?”
“奶奶您好,我們是來給您送東西的。”蘇晚將晚香玉遞過去,“這是您母親當年喜歡種的晚香玉,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要交給您。”
沈奶奶接過花束,放在鼻尖輕嗅,眼眶瞬間紅了:“好香啊,跟我娘當年種的一模一樣。快進來坐,我去給你們倒茶。”
屋裡的陳設簡單卻整潔,客廳的茶幾上擺著一個相框,是沈奶奶年輕時的照片,眉眼間和沈太太有七分相似。蘇晚從包裡拿出絲布包著的簪子,輕輕放在桌上:“奶奶,這是您母親的梔花紋簪,當年她為了保護靈脈,把簪子掰成兩半,現在我們找齊了,拚成了完整的。”
沈奶奶的手抖得厲害,指尖輕輕拂過簪子上的紋路,眼淚掉在絲布上:“這簪子……我娘當年就是戴著它嫁給我爹的。我小時候總吵著要,她還說‘等你長大了,就把它交給你,讓你也做靈脈的守護者’。”
陳硯拿出手機,開啟之前記錄的時光碎片文字版:“奶奶,我們還看到了一些您爹孃當年的場景——您母親懷著您的時候,在老槐樹下埋了靈脈粉末的銅盒;火災前一天,您父親把護靈箱藏進書架,還寫了張字條給您,說‘等爹回來教你認星星’。”
“認星星……”沈奶奶突然捂住嘴,哭聲裡帶著壓抑多年的委屈,“我小時候總問王奶奶,我爹什麼時候回來教我認星星,王奶奶總說‘快了快了’,沒想到……”
蘇晚遞過紙巾,輕聲說:“奶奶,您爹孃當年是為了保護私塾的靈脈和學生,才沒能逃出來。他們的殘影一直在舊小區,就是想找到您,告訴您他們的心意。現在簪子找到了,真相也查清楚了,他們已經安心消散了,去了該去的地方。”
沈奶奶接過紙巾,擦了擦眼淚,又拿起簪子貼在胸口:“好,好,這樣我就放心了。我娘總說,靈脈守護者的使命就是‘護一方安寧’,他們做到了,我為他們驕傲。”
聊了一會兒,沈奶奶突然想起什麼,起身走進裡屋,拿出一個舊木盒:“這是我爹孃當年留下的唯一東西,裡麵有他們的結婚照,還有我小時候的長命鎖。你們幫我這麼大的忙,我也沒什麼好送的,這張結婚照你們拿著,就當是個念想。”
陳硯接過照片,照片裡的沈氏夫婦站在老槐樹下,笑容溫暖得像春日的陽光。他小心地收進揹包:“謝謝奶奶,我們會好好保管的。對了,我們還想回舊小區圖書館找找您父親留下的字條,找到後再給您送過來。”
沈奶奶點頭,又叮囑道:“你們小心點,彆累著。要是找到了字條,不用特意跑一趟,等我下次去舊小區看老槐樹的時候,再拿也一樣。”
離開沈奶奶家時,已是下午三點。兩人騎著電動車往舊小區走,路上蘇晚看著手裡的簪子,突然說:“沈奶奶提到她母親說‘讓她做靈脈守護者’,說不定她也有靈脈感知能力,隻是自己沒發現。”
陳硯嗯了一聲,想起沈奶奶看到簪子時的靈脈波動:“有可能,隻是她沒接觸過殘影,所以沒啟用。等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跟她說說靈脈的事,說不定她也能幫上忙。”
到了舊小區圖書館,還是之前那個熟悉的書架,陳硯按照沈先生當年的記錄,在第三層左數第五格仔細摸索——指尖突然觸到一張硬紙,他小心地將紙抽出來,是一張泛黃的字條,上麵的字跡與靈脈筆記裡的沈先生手跡一致:“念槐吾女,爹若未能回來,護靈箱在書架,銅片能護靈脈,勿讓惡人得之。待你長大,可尋蘇清和奶奶,她會教你認靈脈,認星星。”
“找到了!”陳硯的聲音帶著興奮,將字條遞給蘇晚,“上麵還提到了我奶奶,看來我奶奶當年確實和沈氏夫婦有約定,要幫他們照顧女兒。”
蘇晚接過字條,指尖的淡白光輕輕掃過紙麵——感知裡“看”到沈先生寫字條時的場景,他坐在油燈下,手有些抖,卻還是一筆一劃寫得認真,寫完後還在字條旁畫了個小小的星星。“沈先生真的很愛女兒。”她輕聲說,將字條小心摺好,“我們先把字條收好,下次見到沈奶奶再交給她。”
兩人走出圖書館時,老槐樹下的居民還在聊天,看到他們,王嬸立刻走過來:“你們找到沈先生的字條了?沈奶奶知道了肯定高興!”
“找到了,下次給沈奶奶送過去。”陳硯笑著說,“現在沈氏夫婦的心願都完成了,舊小區的靈脈也穩定了,以後不會再出現移動照片的事了。”
“太好了!”王嬸拍著手,“我們以後還能在老槐樹下聊天,再也不用怕照片了!”
居民們紛紛附和,有的說要給沈奶奶送點自己做的點心,有的說要陪她去看老槐樹,場麵熱鬨又溫暖。蘇晚看著眼前的場景,心裡泛起一陣踏實——原來守護靈脈不隻是破解異聞,還能讓這些跨越時空的情感得以圓滿,讓遺憾變成溫暖的回憶。
離開舊小區時,夕陽已經將天空染成了暖紅色。陳硯騎著電動車,蘇晚坐在後麵,手裡拿著裝有字條的信封。風從耳邊吹過,帶著老槐樹的清香,蘇晚突然說:“我們找到的不隻是照片的原主人,還有他們未完成的心願,未說出口的話。”
陳硯點頭,心裡滿是成就感:“接下來我們可以專心查廢棄醫院的影器和最後一個執念罐了,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肯定能順利解決。”
蘇晚嗯了一聲,指尖輕輕碰了碰胸口的簪子——感知裡,沈氏夫婦的靈脈能量還在,像一縷溫暖的光,指引著他們繼續前行。
而此時的拾遺閣,趙老闆正看著監控裡的畫麵,銀色麵具下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他從抽屜裡拿出一張舊照片,上麵是沈氏夫婦和沈念槐小時候的合影,照片背麵寫著“民國三十一年冬·念槐周歲”。“爹,當年您沒完成的事,現在終於有人替您完成了。”他輕聲說,將照片貼在胸口。
監控畫麵的角落,陳玥的殘影正站在舊小區的門口,手裡拿著一張畫著“廢棄醫院影器”的草圖,對著鏡頭輕輕揮手——像是在提醒陳硯和蘇晚,接下來的挑戰更艱巨,需要他們更加謹慎,也像是在為他們加油,相信他們能順利破解所有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