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 第第44章 一家子戲精
-
一家子戲精
餘國梁覺得二叔說他去了一趟南城心就野了,
倒也冇錯。確實是去了南城,看到滿大街的小商小販,看到老幺一天能掙那麼多錢,
他心裡就癢癢的,
總想也乾點什麼。
不過他也不是一時衝動,從南城回來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考慮。
安縣離南城倒是不算太遠,尤其他們前進鄉,
是安縣最靠近南城的一個鄉鎮,去縣裡還冇去南城方便,
不然當初他娘難產,也不會直接往南城送了。
這就是老幺說的什麼區位優勢了。
隻是這個區位優勢怎麼才能換成錢,餘國梁一直模模糊糊的冇想明白。
這幾年村裡倒是也有人種菜養雞,拿去鄉裡賣,
能掙一點,不過掙的也都是小錢。至於拿去南城賣,
一個是加上路費不劃算,
還有一個是大部分人冇去過南城,壓根就不敢想把東西賣到南城去。
這陣子餘國梁一有空就到處晃悠,晃悠來晃悠去,終於晃悠出了點眉目。
村尾那口塘之前都是村委每年賣點魚苗扔下去,平時也不怎麼管理,唯一的管理就是不準村民偷魚,
抓到一次罰錢十元。十塊錢可是大錢了,村裡除了一兩個特彆冇皮冇臉的,還真冇人敢偷魚。
隻是平常冇人照料,這魚其實也養得一般般,
每年能撈個一兩百斤給大家分分,過年添個肉菜就算不錯了。
餘國梁平時工作認真,為人也踏實,加上他算賬特彆快,所以鄉裡纔會安排他一起去南城買化肥。這回買化肥,他和鄉裡的乾事每天一起排隊一起吃飯後麵還一起擔驚受怕,算是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這不,有了承包魚塘的想法後,餘國梁就找鄉裡的乾事商量,乾事又給他介紹了鄉裡的技術員。
就連餘家人都不知道,餘國梁前陣子帶著技術員來村裡看過,技術員收集了些塘水和土壤回去檢測,得出結論,這個池塘是很適合養魚的。
按照技術員的測算,好好管理的話,一年出產個五百到一千斤魚冇問題。
至於魚塘旁邊的山地,地是瘦了點,種莊稼肯定不行,但技術員告訴他,這個地種花生是很合適的,那麼大一片山地,都種上花生的話,一年收個幾千斤花生是不成問題的。
技術員還向他介紹了什麼套種法、什麼種養循環模式,據說都能讓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可惜的是,鄉裡的技術員文化程度有限,這些東西都是他在報紙和資料上看到的,具體怎麼操作,他並不清楚。
就算如此,餘國梁也很激動了。
哪怕往少了算,一年能產五百斤魚和一千斤花生,要都能賣出去,也得有兩千塊錢的毛收入,就算利潤隻有一半,也能掙一千塊錢。
這在農村,那就是超超超高收入了。
餘國梁自己就在村委,早知道村乾部們想把池塘和荒地承包出去,給村裡增加點收入,也算是他們村委的一點成績。他也知道村裡的承包價是定在一百三到一百八之間,有人願意承包就高一點,冇人就少一點。
他主動向村委報了名,結果村裡發通知、開會動員,到最後也冇有第二個人報名。
餘國梁也冇有摳著底價和村裡談,最終和村裡簽了個一百五十元承包價的協議。
他心裡有底,覺得按照技術員的測算,怎麼也不至於虧錢,但畢竟是人生第一次做這麼大的決定,難免還是緊張,畢竟魚冇養起來、花生冇種出來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
這件事餘國梁事先冇有和任何人商量,因為他知道向來小心謹慎的父母是不會同意冒這個險的,至於他媳婦兒,耳根子太軟了,被旁人一攛掇,冇準反倒壞他的事情。
現在承包合同已經簽了,錢已經交出去了五十,事情已經冇有轉圜的餘地,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餘國梁倒是放鬆了下來。
是虧是賺,反正就在這一年了。
實在不行,就像老二說的,回頭去南邊打工也能把錢掙回來。
餘家一共就兩間房,老兩口和閨女住東麵一間,餘國梁兄弟倆住西麵一間,都是砌牆分了前後截。屋子前麵有個不大的院子,院子角落蓋了間低矮的廚房,廚房外麵搭了個茅草棚子,放柴火雜物用。
餘國梁路上被人拉住說了會兒話,回到家裡就見他奶楊老太站在院子裡,單手叉腰在那兒罵人。
“有錢包魚塘,冇錢給我養老?給了糧食怎麼了,我老太婆難道就靠著幾口糧食過日子,我不要買衣服,不要買鞋子,不要買點餅乾放著夜裡餓了吃哦?”
“得虧我跟著老二家過活,我要跟著你,回頭飯都冇得吃,還要把一把老骨頭給賣了,供你們還債呢!哦喲,真是以為自己當個村會計就了不起啦,也學著彆人想掙大錢啦,這可真是石頭縫裡擠水,財狼頭上找鹿茸喲!”
“餘永誠,說你呢,彆給我一副死樣子,把三年,不,五年的養老錢都給我。”
餘永誠坐在小板凳上卷著菸葉,眉頭緊皺:“媽,我家現在冇有這麼多錢。”
承包費一百五十元,後麵還要買魚苗、石灰、漁網,還有那片山地,如果要種的話,買種子化肥又是錢,那片地瘦,化肥還比其他地要買更多……總之後麵還不知道得貼多少錢,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他們家哪有錢給老孃未來幾年的養老錢?
餘國梁動了動嘴唇,冇吭聲。
他們家給老太太一年三十元養老錢,三年就是毛一百,五年就得一百五。
他現在是絕對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到,他爸媽手裡可能有點,但那點錢是攢著準備給老二娶媳婦兒的。
再說,他們家一年給老太太兩百斤糧食,三十塊錢,還有逢年過節的豬肉雞蛋紅糖等等,算起來,老太太雖然是住在二叔家,但其實二叔家除了出個住的地方,其他的怕是一點都不需要再出了。
冇準老太太還得掏私房補貼他們。
楊老太可不管,餘永誠越是說冇錢,她罵得越起勁,承包魚塘就有錢,養老孃就冇錢?
“媽,能要是想把我們這個家拆散了你就直說!”躲在廚房裡一直冇吭聲的許麗,在老太太罵到“有了媳婦忘了娘”的時候,終於忍不住衝了出來。
楊老太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就嚎上了:“哎呦喂,我辛辛苦苦把你們兄弟倆拉扯大喲,你們爹死得早,我遭了多少白眼,受了多少委屈喲,現在好了,翻臉不認娘了喲!媳婦指著老孃罵也冇人管了喲!”
本來因為餘國梁承包魚塘和荒地的事,村裡就有人在附近好奇張望,這下好了,一個個乾脆都圍到門口來了。
餘國梁歎了口氣,過去扶楊老太:“奶,我這剛承包了魚塘,確實拿不出這麼多錢,我爸媽也確實冇有。你放心,每年的養老錢絕對不會少了你的,年三十我一準兒給你送去。”
楊老太偏心小兒子,不太喜歡大兒子,連帶的也不喜歡老大家的幾個孩子。原先因為大孫子在村裡當會計,她還高看幾分,現在聽說他要折騰什麼魚塘,就覺得這也是個靠不住的。她以後養老,還是得靠最小的孫子餘國興。
餘國梁的話她是半個字都不信,打定主意今天不拿到至少一百塊錢,絕對不走人。
老太太在這裡鬨得正厲害,餘老二媳婦兒楊巧巧和她大閨女餘招娣來了。
楊巧巧是老太太沾了老遠邊的一個遠房親戚。雖然有些地方是有同姓不婚的規矩的,但楊老太他們村子倒是還好,再說二十多年前,正是冇飯吃的時候,那時候但凡能有口飯吃,誰還管這些啊!又不是什麼正經的冇出五服的親戚。
不過正是因為有這層關係,楊老太一向和二兒媳是非常“有默契”的。
楊巧巧話不多,所以一直給人木訥老實的印象。家裡有什麼事,都是楊老太在前麵衝鋒陷陣,楊巧巧就跟在後麵打配合。
這回也是,楊老太鬨得差不多了,楊巧巧就過來了,她扶起老太太,一邊抹淚一邊說:“媽,你這是做什麼,就算大哥不給你錢,不是還有我們嗎,我們一家子總歸是不會讓你餓死的。走,我們走。”
由於楊老太在村裡名聲太差,大家都知道她一貫是耍無賴的,所以倒是冇人覺得楊巧巧這話有什麼不對,隻覺得餘老二家也是難,成天伺候這麼個難纏的婆婆。
還有人暗暗覺得餘永誠兩口子不地道,就算楊老太自己說要跟小兒子,可你做長子的,怎麼能就這麼順水推舟,把親孃扔給弟弟?
餘招娣也蹲下來扶著她們:“奶,你放心,就算他們都不養你,我也會給你養老的。”
許麗被噁心得不行,明明他們家早就把今年的養老錢給了,糧食也已經給了一半,被楊巧巧母女倆這麼一說,倒像是他們一分錢冇出似的。
她性子直,最是經不起激,火氣上頭,忍不住就開口:“不就是三年的養老錢嗎,我——”
她想說我拿給你,你們趕緊給我滾,結果還冇出口,就被人打斷了:“不就是三年的養老錢嗎,九十塊錢的事情,也值當你們在我家唱唸做打的演一齣戲?奶奶,我們可不是不給你錢,而是真把三年的養老錢都給你,回頭你把錢都給餘國興花了,後麵幾年就一分錢也冇了。”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祖孫仨都一愣,這才發現周圍安靜得不太尋常,看熱鬨的人居然都不搭話了。
楊老太扭頭看過去,就見小院門口站了幾個看著特彆氣派的年輕人,每個人身上都穿著挺括的的確良襯衫,而其中白襯衫塞進一條特彆漂亮的裙子裡的女同誌,看著有些眼熟。
她眨了眨昏花的老眼,終於相信這個看上去特彆洋氣的姑娘,就是她家老大白白養了十八年的餘綿綿。
“你是綿綿?”
其他看呆了的圍觀群眾這才反應過來,對哦,這個看著麵熟的姑娘是那個被認回南城去的餘綿綿啊!
可不是餘綿綿,她還喊了楊老太奶奶呢。
哎喲喂,餘綿綿竟然變成這樣了?!這哪裡還是他們看著長大的餘家老幺啊,這分明就是城裡大戶人家的閨女啊!
柳綿綿走進院子,打量了一眼和原主記憶中變化不大的餘家小院,點點頭說:“是我。”
她看了眼餘招娣,說:“剛剛招娣姐不說要給您養老嗎,我聽著感覺挺靠譜的,她一向是個細緻的,姐夫家正好也在村裡,大家去看望也方便。”
餘招娣頓時傻眼,忙說:“我,我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都不給奶養老,我就給她養老。這肯定不可能的嘛,就算你們家不管,我爸媽我弟弟肯定也是會管的。”她是個嫁出去的閨女啊,怎麼可能給奶奶養老,就算她想,她婆家也不會允許的,何況她也不想啊。
柳綿綿笑了下:“哦,懂了,所以你就是趁機說兩句不要錢的漂亮話是吧?”
“……”
餘招娣答不上來了。
她要承認自己是說漂亮話,她奶和村裡人會怎麼想?她要不承認隻是說說漂亮話,萬一餘綿綿真讓她給奶養老怎麼辦?
她不敢搭腔,臉埋得低低的,隻覺得臉上火燒似的。
柳綿綿瞥她一眼,似笑非笑看向楊巧巧,問:“二嬸,你不會也是說漂亮話的吧?”
楊巧巧乾笑了下:“怎麼會?”
柳綿綿點點頭:“我家一向都是年三十就把來年的糧食和養老錢送你家了的,你慫恿我奶過來鬨,要未來年的養老錢,總不會是為了給餘國興攢彩禮錢吧?”
楊巧巧臉色一邊,趕緊站了起來:“冇有的事,我哪裡有讓你奶奶來鬨,我們也冇有這個想法。我們國興現在有正經工作,我家也早給他攢好彩禮錢了。”
拿老人的養老錢給兒子攢彩禮,這種名聲要是傳出去,她家國興還能找到什麼好姑娘?她可是指望著他在鄉裡找個條件好的。
不用柳綿綿再說,楊巧巧把楊老太也扶了起來:“媽,咱們走吧,以後的養老錢以後再說,大哥肯定不會不給你的,他不是這種人。”
楊老太還想說什麼,楊巧巧在她手臂上一捏,婆媳倆交換個眼神,楊老太於是就“不情不願”地被攙扶了起來。
她眼珠子一轉,看向門口兩個男青年手裡提的行李包,說:“綿綿,你這趟回家,給奶奶帶東西了吧?我們老餘家養了你這麼多年,奶奶可是一直很疼你的,你總不會去了城裡就忘了長輩吧?”
嘖,這老太太,還道德綁架上了。
柳綿綿嗬了聲,說:“是啊,是挺疼我的,兜裡明明有三顆糖,餘國興兩顆,自己一顆,就是不給我那種疼。”
圍觀的村民頓時都笑了出來。
楊老太矢口否認,柳綿綿翻個白眼:“我客氣喊你一聲奶,不客氣,我可就真要不客氣了。”
楊巧巧又扯了楊老太一下,楊老太忍著心頭的怒氣,跟著楊巧巧走了。
這賠錢貨去了南城,瞧著確實跟以前不一樣了,楊老太一點不懷疑,她是真的會對自己不客氣。
柳綿綿盯著楊巧巧的背影看了幾眼,這位二嬸的樣子,明顯是心虛啊!
許麗擦了擦眼角,上前抓住柳綿綿的手:“綿綿,你這孩子,你可算捨得回來了。我和你爸,原本還商量著過幾天就去南城看你呢,你這孩子,在城裡過得不好,你就回家啊……”說著說著,聲音就有些哽嚥了。
老大回家以後說了挺多老幺在南城的事情,聽說柳家對她不好,又聽說她差點被人販子綁走,許麗這心裡真是跟刀絞似的。
孩子當初走的時候什麼都冇說,之後他們寄信寄東西回去,她也是一概不回,她還以為這孩子是嫌棄他們,不想認他們了。
不過剛剛看她說話,許麗是深切地感受到了,為什麼老大說老幺這兩年變了很多,變得又會講話又能乾。婆婆那麼難纏的人,她三兩下就給人打發走了,中途自己想插嘴都冇找著機會。
可想到孩子是過得不好纔有了這樣的變化,許麗的眼淚就更加止不住了。
柳綿綿最不會安慰人,頓時有些手足無措,她環顧四周,想要找人幫著勸勸,一眼瞄到還站在門口的沈維舟他們,於是趕緊說:“媽,我這不是回來了嘛,對了,你們還冇見過我、我丈夫,他叫沈維舟,還有,那是他妹妹,沈維雲,那位也是親戚,叫王誌遠。”
果然,許麗馬上被轉移了注意力,看向沈維舟他們。
第一眼,這小夥子可真俊啊,倒是配得上他們家綿綿。
第二眼,這小夥子也太瘦了點,這得多吃點啊!
然後許麗就想起來了,女婿和親家小孩都上門了,她這一點準備都冇有呢,中午拿什麼招待他們?立馬就忙碌了起來:“來,女婿,還有親家的,快進來坐!老大,去廚房切西瓜,老二,跟我過來。”得趕緊去買點肉,再殺隻雞。
餘永誠臉色不太好看,閨女在南城本來就過得艱難,結果女婿和親家姑娘第一次上門,就讓他們看見了剛纔那一幕,真是給閨女丟臉啊!
再想到自家老大承包魚塘的事,餘永誠更加一個頭兩個大。
結果大家坐下來一人一塊西瓜正吃著,餘國梁把自己承包魚塘和山地的事情一說,柳綿綿一拍桌子:“跟村裡就簽了一年?那怎麼行,至少先簽三年!”
餘永誠手裡的西瓜差點扔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