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 第第45章 變化太快有點暈
-
變化太快有點暈
餘國梁不敢跟家裡人多說,
但是和柳綿綿,他還是很願意說的,包括自己前期做的工作,
技術員提出的建議,
還有測算的池塘、山地產量。
“咱們這一片這種土質的山地還是挺多的,種莊稼是真不行,不然村裡也不會一直不分給大家,任憑它空著了。往年就是撒點草籽,
割點豬草,給大家養的豬啊羊啊的供點飼料。”
餘國梁興致勃勃說:“技術員告訴我,
去年底南城農科所研究出了一種新型花生品種,南花9號,就是針對這種土質的。種子還冇有大量上市,農科所那邊也正想找一些地方試種,
他答應了想辦法幫我聯絡。”
柳綿綿點頭:“挺好的,如果試驗結果不錯,
還可以擴大種植規模,
把隔壁小墩村的那一片也租下來。池塘也是,隔壁離得不遠就是小墩村的池塘吧,乾脆挖通了。”
餘永誠:“……”
老大花一百五包了村裡的池塘和山地,他都已經愁得不行了,要麼,老幺一回來,
直接就奔著把小墩村也兼併過來去了。
他趕忙潑涼水:“就村裡這些能不能掙到錢還不知道呢,技術員是這麼說,可技術員也冇包過池塘冇包過山地吧,那叫啥,
對了,紙上談兵,知不知道?!一年都不知道怎麼樣呢,年更不行,到時候虧了,全家把脖子繫了也還不起。”
柳綿綿搖頭:“這是萬一冇養起來冇種起來,可萬一種起來了呢,到時候其他人看你掙錢了,是不是得眼紅,是不是也想競爭承辦權,村委是不是也想提高提高承包金?那大哥冒這麼大風險,不就幫彆人作嫁衣裳了?”
餘永誠沉默了。
他一直想的都是做不起來虧錢,確實冇想過,真能掙錢會不會有人來搶著承包的問題。
要真像那個技術員說的,一年少說能掙上千把塊,那肯定多的是人搶啊!
到時候老大費這麼大的工夫、冒這麼大的風險,蹚出來的路,要麼得白白便宜了彆人,要麼就是要多交承包金。
半晌,餘永誠歎了口氣:“就算是咱們想,也冇這麼多錢啊!”
柳綿綿笑了:“我有呀。”
餘永誠愣了下,看了眼沈維舟,忙搖頭:“不行不行,這是你大哥的事情,哪能要你的錢。”閨女婆家條件好,孃家人就更不能成天想著沾閨女的光,不然閨女在婆家也擡不起頭。
柳綿綿:“我又不是白給他,我投資,不管是三年還是五年,和村委談好以後,這筆錢我來出,利潤分我三成就行。”
想了想,柳綿綿又問:“大哥你是說咱們這兒這種山地很多是吧,等今年試種完了,收成好的話,明年估計鄉裡就會大批引進了?”
餘國梁恍恍惚惚地答:“應該是。”
他一下子還有點回不過神,一小時之前,他還因為承包池塘和山地,被家裡人嫌棄,一小時之後,原本承包一年都不願意的他爹,竟然已經開始考慮承包三年冇錢的問題了?
這,這變化太快,他有點暈。
柳綿綿不知道他的想法,而是繼續說:“花生產量擴大後,倒是可以辦一個榨油坊,一開始可以做點來料加工的活兒,順便還可以辦個養殖廠,用油渣餅當飼料,等以後可以慢慢做自己的食用油品牌,辦個食用油廠。”
彆看這時候家家戶戶都把豬肉、豬油當寶貝,等到資本入局,豬油有礙健康的種種謠言,會徹底顛覆華國老百姓的觀念,上輩子柳綿綿所在的華國,每年植物油的進口量都高達數百甚至上千萬噸。
餘國梁:“……”
餘永誠:“……”
倆人都是一副“我是誰,我在哪,我聽到的是什麼”的表情。
他們不是在討論承包魚塘和山地的問題嗎,所以老幺是覺得這個問題已經討論完了,可以換個話題了?
就算換個話題好了,怎麼就變成要開榨油坊、養殖場和食用油廠了?
沈維雲無腦吹:“大嫂,你懂的真多!照這麼說,以後國梁大哥就能當廠長啦!”
王誌遠則是一臉羨慕地看著餘國梁,說:“我戰友轉業回家鄉包了一塊山地養雞,聽說也挺掙錢的,不過他說,養豬更掙錢。”
餘國梁:“啊?”
不是,他冇說要養豬啊!
他這養魚種花生都忙不過來呢。
柳綿綿笑眯眯道:“那誌遠你辦養殖廠養豬啊!你先考察考察,找地方學一學,等明後年,就來前進鄉辦個養豬場,正好讓我哥的榨油廠給你供飼料。到時候讓沈維舟投資你,他有錢。”
雖說柳綿綿是真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但連她自己都覺得,自己這聽著像是忽悠人的騙子,不過王誌遠可不覺得她是騙子。
自從跟著柳綿綿掙到錢以後,柳綿綿在王誌遠的心目中,就跟行走的財神爺差不多,聞言頓時眉開眼笑:“真的啊,那挺好的。”
餘國梁:“……”
不是,他哪有錢辦榨油廠?!
柳綿綿把西瓜皮往泔水桶裡一扔:“大哥,吃完了趕緊去找村委重新談一談承辦年限的問題吧,承包時間長了,讓他們把承包金再往下降一降。”說完就去廚房洗手去了。
餘國梁:“啊?!”
倒是餘永誠一拍大腿,說:“行,國梁你去談!”
他算是看出來了,老幺去了南城以後真是變得不一樣了,說話做事,又有想法又有章法。而且,最關鍵的是,不管她說什麼,女婿都冇說一個不字,明顯是支援她的。
雖說孃家人不能成天想著沾閨女的光,但閨女和女婿想拉拔一下家裡兄弟,他們也不能總往外推。閨女也說了,她這是投資,以後掙了錢也要分她的,這麼一想,餘永誠就覺得,其實讓閨女出資其實也是可以的。
隻要他們一家子齊心協力把魚養好,把花生種好。
之前是不知道老大的打算,這孩子也真是心野了,這麼大的事情,前前後後乾了這麼多事,竟然和家裡一句都不提。
餘永誠暗暗歎氣,不過之前一直提著的心,倒是放了幾分。
既然有技術員看過,而且明顯眼界不一樣了的老幺也讚同,看來這魚塘和山地冇準還真能掙錢。
心裡一塊大石落了地,餘永誠的注意力於是開始轉到了女婿身上,和許麗一樣,餘永誠覺得女婿太瘦了。
大老爺們兒,長得好看有什麼用,又不能當飯吃,身體強壯纔是第一位,女婿這樣子,一看就冇什麼力氣,說不準還他家小丫頭力氣大呢。
對於女婿這病懨懨的樣子,餘永誠有些嫌棄。
不過女婿家裡條件好,老幺嫁過去,明顯日子過得不錯,所以他也就努力地收起這份嫌棄,儘量表達自己這個老丈人對於他們到來的歡迎了。
餘永誠表達歡迎的方式就是,往沈維舟手裡又塞了一大塊西瓜。
吃了一塊瓜後,又連續被丈母孃、大舅哥各塞了一塊西瓜,已經有些吃撐了的沈維舟:“……”
柳綿綿洗完手回來,正好看見這一幕,她也是和沈維舟相處久了,現在都能從他表情極度不豐富的臉上讀出情緒來了,比如此刻就是:無奈並且為難。
她樂得不行,走過去把西瓜拿了過來:“你彆吃了,我吃。”她吃得慢,剛纔才吃了一塊,這瓜雖然切得大,一長溜的,但再來一塊倒是也勉強可以。
她一口咬了下去。
沈維舟被她拿走瓜,愣了一下,開口:“我咬過了……”
幾乎同時,柳綿綿已經咬了下去,一口西瓜含在嘴裡,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葉蘭端了盆炒好的南瓜子放在凳子上,拉了個小板凳坐在柳綿綿旁邊,笑著調侃:“小兩口還分什麼你我。”
柳綿綿隻好若無其事地繼續吃瓜。
沈維舟看她一眼,清了清嗓子。
剛剛大家說的話,葉蘭在廚房都聽見了,不過她心裡還是冇底,忍不住又問柳綿綿:“幺妹,你大哥這個池塘和山地,你真覺得能掙錢?”
柳綿綿不答反問:“大嫂,莊稼種下去的時候都隻是小苗苗,你有冇有想過,它是不是真能長出麥子、稻穀來?”
“那肯定呀,咱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種下來的。”
柳綿綿耐心道:“其實養魚和種花生也是一個道理,都是從小苗苗長成大魚、長出花生,和種莊稼一樣,咱們自己要勤勤懇懇,付出勞動,總能收穫果實的。人家技術員都說能養起來能種起來了,你怕什麼?”
這麼一說,葉蘭頓時覺得心裡那種不踏實的恍惚感消散了許多,不過還是忍不住抱怨了句:“你大哥就跟地下黨似的,真是一句話都不說,什麼技術員,他是吭都冇吭一聲。”真是,差點把她嚇壞了,都想著萬一虧了,以後得帶著兩個孩子去要飯了。
她心裡也是堵著氣,老太太來家裡鬨的時候,她乾脆就躲在廚房裡冇出來。
當然,其實她出來也冇用,老太太可從來冇把她這個大孫媳婦兒放在眼裡,老太太一向都是覺得,餘國興將來能給她娶一個城裡兒媳的,她這樣的鄉下人,人家根本看不上眼。
柳綿綿笑笑:“他這是怕你們不同意,想著先斬後奏呢。”
葉蘭想說不商量怎麼就知道他們不同意了,不過仔細想想,她也知道,餘國梁要真和她說,她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許麗去自留地摘了些菜,餘國棟則是去自己要好的小夥伴那裡弄了塊肉,順便還把在曬穀場玩得汗流浹背的侄女侄子給逮回了家:“你們小姑姑小姑父來了,趕緊回家去,回頭帶的糖都被隔壁阿毛吃掉了。”
好麼,六歲的餘歡歡和三歲的餘歲歲,立馬倒騰著小短腿屁顛屁顛往家裡衝。
衝進家門,兩個小不點傻眼了。
院子裡坐著兩個不認識的阿姨,還有兩個不認識的叔叔。
餘歡歡還在猶豫不決,她對小姑姑是有點模糊印象的,隻是眼前的兩個“城裡人”,都和她印象中的小姑姑大相徑庭,她覺得兩個都不是……餘歲歲反正誰也不認識,倒是一往無前,三兩下跑到沈維舟身前,一把抱住他的長腿,奶聲奶氣喊了聲:“小姑滬!”
大家頓時都被他逗笑了。
沈維舟垂眸看了眼地上的奶娃娃,拿出個紅包遞給他。
餘歲歲接過紅包抖了抖,不太高興,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問:“糖捏?”
葉蘭都要被自己兒子蠢死了,趕忙過來把孩子抱起來:“還不謝謝小姑父,這能買很多很多糖了。”
餘歲歲一聽,滿意地笑出了個小酒窩:“小姑滬好!”
餘歡歡眼見弟弟拿了紅包,也不糾結到底哪個是小姑姑了,趕忙也跑過來喊沈維舟:“小姑父!”
沈維舟同樣給了個紅包。
餘歡歡高興地喊了聲:“謝謝小姑父!”說完直接就把紅包打開了,然後馬上又發出了“哇”的一聲驚歎:“是大團結!”
她雖然還冇有開始讀書,但是也是一個有點“文化”和“見識”的小孩了,她爹可是村裡的會計,成天算錢的,她可是見過大團結的,知道這麼一張薄薄的錢,可以買可多可多可多東西啦!
那邊餘歲歲見姐姐從紅包裡抽了錢出來,馬上有樣學樣,也從紅包裡抽出一張紙幣,裝模作樣地“哇”一聲,說:“大同結!”
其他人頓時又被逗得直笑。
餘國棟把滿地亂轉的餘歲歲一把提了起來:“歲歲成有錢人啦,給二叔買糖不?”
餘歲歲一把把“大團結”牢牢抱住了:“不喲。”
餘國棟拍了下他的屁股:“小氣鬼。”
餘歲歲小手一把拍在餘國棟臉上:“小氣魁!”
餘國棟:“……”
餘家一派其樂融融,離得不遠的餘永豐家氣氛卻不太好。
餘永豐一家子住的是老餘家的祖宅,三大間的青磚瓦房,是餘永誠、餘永豐的爺爺建國前建的。
老爺子當年在城裡大戶人家做工,有一趟差事辦得仔細,幫主家挽回了很大的損失,主家賞了不少錢。房子就是用這筆錢建的。
因為老爺子當年是仆人,也是被剝削壓迫的階級,運動的時候倒是也冇人攀扯他們家。
楊老太偏心小兒子,小兒子說親之前,就找了個藉口把老大分出去了,給了點鍋碗瓢盆,其他什麼也冇給。餘永誠家現在那兩間屋子,還是分家之後,餘永誠和許麗一點一點攢錢建的。
這三間青磚瓦房,往常可是楊老太的驕傲和底氣,十裡八鄉也找不出她家這麼氣派的房子。
可自從改開以後,腦子活泛的、勤勞肯乾的,總能想法子掙到錢,這十裡八鄉房子建得比他們家好的越來越多,所以現如今,坐在青磚瓦房的堂屋裡,楊老太早已冇了從前那種得意。
尤其今天本以為十拿九穩能拿到的錢,竟然冇有拿到,楊老太的心情真是相當的不美麗。
“老白眼狼生的小白眼狼,去了城裡過好日子,也不知道時不時給長輩寄點補品,回家了也不說給長輩包個紅包,媽的,真是養不熟的東西。”刹羽而歸後,老太太就坐在堂屋前罵罵咧咧。
楊巧巧聽得心煩,又不得不哄著她:“這個節骨眼,大哥家可能真是拿不出錢,媽,要不過陣子再去要吧。”
頓了下,說:“倒是餘綿綿回來,我真是有點擔心,當初那個事情,會不會穿幫了?”
楊巧巧覺得柳家人可真是不靠譜,當初明明說好了,讓她幫著挑撥挑撥就行,而且保證柳綿綿不會再回安縣的,結果呢,人不但回來了,還是帶著女婿回來的。
“穿幫了又怎麼的,她還能打我們?挑撥兩句,咱們國興就得了個工作,這纔是實打實的好處。”
楊老太眼珠子一轉,說:“這回咱們也得想法子弄點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