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17章 市場拓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17章 市場拓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穀雨過後的第五日,張虎揹著新製的桐油布行囊,裡麵裝著六壇烏梅酒與十袋葡萄乾。行囊外側用苧麻線繡著醒目的麥穗紋,針腳細密

——

這是周嬸帶著婦女們連夜趕製的,她說商客遠遠瞧見這紋路,便知是牛角村的貨色。

\\\"臨安縣的

'

聚賢樓

'

是州府大官的落腳點。\\\"

林羽整理著張虎的衣襟,特意在他腰間繫了塊刻有

\\\"農社監事\\\"

的木牌,\\\"你見著掌櫃的,先送兩壇烏梅酒,就說這酒用的是後山百年烏梅樹的果子,經三蒸三曬,最宜春日祛濕。\\\"

臨安縣的市集比青陽縣熱鬨三倍,青石板路上車水馬龍,商鋪幌子上的金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張虎跟著商隊拐進西街,遠遠便望見

\\\"聚賢樓\\\"

的朱漆匾額,門前兩尊石獅子嘴裡含著滾動的石球,倒是與牛角村的滴灌竹筒一樣精巧。

\\\"小娘子,嘗塊葡萄乾吧?\\\"

張虎攔住一位戴銀簪的貴婦人,從袖中取出裹著桑皮紙的試吃包,\\\"咱農社的葡萄乾不沾沙,每顆都挑過蟲眼,配著烏梅酒吃,酸甜開胃。\\\"

他故意將桑皮紙折成花瓣形,露出裡麵紫晶般的果肉,紙角還印著小小的麥穗紋。

貴婦人尚未答話,旁邊的商鋪裡突然傳來冷笑:\\\"鄉巴佬也敢來賣貨?我家的蜜餞用的是蘇州糖霜,比你們的野果強百倍。\\\"

說話的是

\\\"天福號\\\"

的夥計,袖口繡著肥大的牡丹紋,與張虎的麥穗紋形成鮮明對比。

張虎漲紅了臉,卻想起林羽教的

\\\"以味服人\\\":\\\"小哥若是嘗過咱們的烏梅酒,便知什麼叫

'

野果釀瓊漿

'。\\\"

他揭開陶壇封蓋,桂花香混著烏梅的酸甜頓時漫出,引得路過的茶客紛紛駐足。

\\\"好香!\\\"

戴銀簪的貴婦人眼睛一亮,\\\"給我兩壇,再配五袋葡萄乾

——

明日府上的茶會正好用。\\\"

她指著張虎的木牌,\\\"農社的東西,倒比城裡的精緻。\\\"

\\\"聚賢樓\\\"

的王掌櫃最終被酒香吸引。他捏著酒罈上的錫製麥穗紋酒蓋,聽張虎講完

\\\"三蒸三曬山洞窖藏

\\\"的工藝,忽然笑道:\\\"

你這小郎,比我鋪子裡的賬房先生還會說話。這樣吧,先留兩壇試銷,若三日賣完,咱們按七成利結賬。\\\"

與此同時,林羽正在豐州城的官驛舉辦品鑒會。他借了陳縣令的名帖,邀來三位鄉紳、兩位富戶,將烏梅酒盛在從破窯淘來的粗瓷碗中

——

故意不用精緻酒具,反顯山野風味。

\\\"諸位請看,這酒色如琥珀,掛杯如蜜。\\\"

林羽舉起酒碗迎向陽光,酒液在碗壁留下的紋路清晰可見,\\\"喝入口中,初嘗是烏梅的酸,轉瞬便有桂花的甜,最後舌根回甘,正是《酒經》中說的

'

一酸二甜三回味

'。\\\"

\\\"可惜盛酒的陶瓶不夠精美。\\\"

穿綾羅的富戶晃著酒碗,\\\"若換作景德鎮的瓷瓶,倒是能送進京。\\\"

\\\"瓷瓶雖美,卻隔了煙火氣。\\\"

林羽取出新製的竹編酒簍,簍身刻著簡略的滴灌竹筒圖,\\\"咱們的酒裝在陶瓶裡,喝的是山野的露水;若換作瓷瓶,便像把活物關進了籠子。\\\"

他忽然壓低聲音,\\\"況且,這陶瓶上的麥穗紋,可是皇上親定的勸農標誌。\\\"

富戶的手頓在半空

——

他想起去年聖壽節,宮中確實賞賜過刻有麥穗紋的餐具。再看酒簍上的滴灌圖,竟與《大康農政要覽》裡的插畫如出一轍,頓時態度緩和:\\\"明日我讓賬房去牛角村下訂單,先訂二十壇。\\\"

三日後的返程路上,張虎的行囊空了,卻多了三張竹簡契約:\\\"聚賢樓\\\"

的試銷約、貴婦人的長期供貨單、還有

\\\"天福號\\\"

掌櫃的致歉信

——

後者嘗過烏梅酒後,主動提出要代理葡萄乾。少年騎在牛背上,望著遠處的青山,忽然發現自己不再害怕與陌生人說話,甚至能對著商鋪的金字招牌,說出比山泉水還要清亮的介紹詞。

\\\"哥,州府的商人問咱們有冇有

'

貢品級

'

的酒。\\\"

張虎晃著手中的碎玻璃,這是他從

\\\"聚賢樓\\\"

後廚撿到的,\\\"我說等燒出玻璃瓶,能裝著酒去見皇上。\\\"

林羽輕笑,摸了摸腰間的陶瓶

——

瓶身的麥穗紋在夕陽下泛著微光,像片金色的麥田。他知道,市場的拓展從來不是靠伶牙俐齒,而是讓每一塊果脯、每一滴酒都帶著土地的誠意。當商客們接過印著麥穗紋的陶瓶時,摸到的不僅是粗糙的陶土,更是二十七個手掌在無數個日夜中,揉進時光的、沉甸甸的希望。

是夜,牛角村的曬穀場燃起篝火,張虎向村民們講述州府的見聞,手舞足蹈間碰倒了裝葡萄乾的竹筐。周嬸笑著撿拾滾落的果實:\\\"咱們的葡萄乾,怕是要跟著商隊,走出大康朝了。\\\"

火光映著林羽新寫的《商路日誌》,上麵記著:\\\"凡商客往來,必以實相告;凡契約簽訂,必留三成利與耕者。\\\"

筆尖劃過

\\\"玻璃瓶燒製\\\"

的待辦事項,他忽然想起在縣學見過的琉璃盞

——

或許,當牛角村的麥穗紋爬上透亮的玻璃瓶,那些在市集上閃爍的陽光,終將成為照向更廣闊天地的火炬。

當北鬥星爬上中天,張虎抱著從

\\\"聚賢樓\\\"

帶回的酒幌子睡著了,幌子上

\\\"牛角珍釀\\\"

四個大字在夜風中搖晃。而在更遠的地方,臨安縣的商鋪裡,貴婦人正將葡萄乾分給客人,琥珀色的烏梅酒在粗瓷碗中盪漾,每一口都帶著山野的清甜,彷彿在向整個大康朝訴說:有片叫牛角的土地,正在用智慧與汗水,釀出屬於耕者的、永不乾涸的希望之泉。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