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206章 文化解碼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206章 文化解碼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鄂溫克族老薩滿佝僂著背,從樺皮箱中取出鹿骨占卜杖。那杖身曆經百年摩挲,泛著琥珀般的光澤,雕刻的

“蒼狼白鹿”

圖騰中,狼眼嵌著鬆脂凝成的黑晶,鹿眸則是馴鹿乳化石打磨的乳白珠子。骨節處嵌著十二枚真菌囊,以樺樹皮裹緊,用鹿筋繩捆紮,繩結樣式對應著十二節氣

——

小滿結緊實如麥粒,冬至結蓬鬆似雪團。

“吾族與馴鹿共生千年,菌脈與鹿群呼吸相應。”

薩滿將真菌囊逐一取下,置於火塘旁的鹿骨刻紋上。那骨紋鑿刻於猛獁象腿骨,圖案複刻著大興安嶺深處的上古岩畫:蒼狼銜著鬆枝踏雪,白鹿口吐菌菇引路,人與鹿共飲溫泉,菌脈如蛛網蔓延於天地之間。火塘的鬆木柴劈啪作響,火星濺在骨紋上,竟似活物般沿著紋路遊走,在狼首與鹿蹄之間勾勒出光帶。

王遠凝目細看,隻見火光照耀下,骨紋裂痕如冰河開裂,新顯露出的紋路竟與《蒙古秘史》開篇

“蒼狼白鹿渡騰汲思海”

的遷徙路線分毫不差。每道裂痕儘頭標有符號:狼首裂痕末端刻

“雪”

字,對應能在

-

30c生長的雪絨菌;鹿蹄裂痕旁刻

“苔”

字,指向依附馴鹿苔蘚生長的耐寒菌種。更驚人的是,狼爪七趾分彆對應北鬥七星方位

——

天樞趾刻

“鬆”

字,鬆木菌的抗寒之氣與天樞星的

“陽精”

相應;天璣趾刻

“乳”

字,馴鹿乳的溫養之性與天璣星的

“和氣化生”

共鳴。

“《周髀算經》雲‘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吾族以星野分菌脈。”

薩滿用鹿尾毛刷掃過骨紋,火星突然聚成北鬥形狀,“狼為天之樞機,鹿為地之靈引,菌脈乃天地之氣所化。”

王遠頓悟,這骨紋實為活的

“寒地菌譜”,古人以星象方位為座標,將菌種特性與天地運行規律相契,恰如《淮南子》“物類相感,本標相應”

的宇宙觀。

子夜時分,根河濕地籠罩在濃重的白霧中。慎思堂密探蒙著熊皮麵罩,如鬼魅般潛入鄂溫克族營地,青銅匕首的冷光驚起幾隻寒鴉。王遠正在火塘邊研摹骨紋,後頸突然一痛,眼前閃過青銅冰鑒的冷光,旋即陷入黑暗。

再度醒來時,他被縛於玄冰陣中央的青銅柱,九座冰鑒環繞如九宮,陣眼處立著三丈高的

“北極璿璣”

模型,以青銅鏈條連接北鬥七星方位。為首者掀開兜帽,露出額間的慎思堂刺青,手中把玩著從他懷中奪走的真菌囊:“聽聞鄂溫克族有‘鹿乳封菌’之術,能令菌絲在極寒中永生,交出秘法,饒你不死。”

“鹿乳封菌,封的是地脈之魂。”

王遠咬牙道,“爾等凡夫,安敢窺伺天地玄機?”

那人冷笑,以青銅刀劃開菌囊樺樹皮。一股奇異的香氣瀰漫

——

鹿乳的溫潤混著鬆脂的清冽,竟讓零下二十度的空氣中泛起暖意。然而菌絲甫一接觸外界寒氣,瞬間凝為冰晶,在月光下層層疊疊,竟顯影出

“蒼狼噬菌”

圖騰:巨狼昂首嘯天,雙爪踏碎冰晶,口中吞銜著一輪冰月,正是鄂溫克族傳說中

“狼神食月救蒼生”

的景象。

“地脈護符,啟!”

王遠大喊。

刹那間,菌囊外的鹿血鬆脂圖騰發出紅光,冰晶轟然炸裂,化作萬千馴鹿虛影。那些虛影生有水晶般的鹿角,角枝勾連間竟織成

“北極璿璣”

星圖,二十八宿方位分明,中央北極星處顯影出鄂溫克族神山的輪廓。慎思堂眾人目眩神迷,隻見星圖旋轉如漩渦,將他們捲入冰雪迷宮,每走一步便見場景變換:前一步是白樺林裡的馴鹿群,後一步卻置身於萬年冰川,耳畔響起薩滿的咒歌與馴鹿的嘶鳴。

王遠知道,這是薩滿以鹿血為引、鬆脂為媒,在菌囊外繪製的

“地脈護符”

生效了。鄂溫克族聚居地乃

“地脈樞機”

所在,如同人身的

“命門”,菌囊離之則失卻地氣庇護,卻也觸發了上古咒術

——

以地脈之力化萬象,困敵於虛實之間。他望向冰鑒陣眼,隻見

“北極璿璣”

模型的青銅鏈條開始鏽蝕,那是地脈陽氣反蝕太陰寒邪的征兆,正如《黃帝內經》所言:“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