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210章 陰陽交感之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210章 陰陽交感之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長白山火山口的硫磺霧氣如輕紗漫卷,九座青銅鼎爐依九宮八卦之位錯落環布,每座鼎爐皆高數丈,鼎足雕飾玄龜負山,鼎耳鑄刻鸞鳳銜環,鼎身則以《山海經》神獸為紋,氣象威嚴:

中央主鼎:燭龍盤繞鼎腹,龍口銜著赤焰寶珠,鱗片間鑲嵌硫磺結晶,隨呼吸明滅,恍若真神蟄伏;

東方三鼎:青龍踏雲紋栩栩如生,龍首朝向湯穀方向,龍鬚以金絲勾勒,與火山熱氣共振時,竟有雲霧從龍嘴溢位;

西方三鼎:白虎銜冰紋寒氣逼人,虎目嵌著北極玄冰碎晶,鼎身凝結的霜花自動勾勒出《禹貢》“西方流沙”

地圖;

北方玄鼎:玄武馱鼎紋最為奇特,龜蛇纏繞間暗藏北鬥七星,鼎中玄冰竟隨鬥柄轉動而移位;

南方朱雀鼎:朱雀展翅紋口銜火精石,尾羽化作火焰狀紋路,鼎中溫泉蒸騰的熱氣在此處凝成赤虹,垂落如絳紗。

林羽足蹬雲紋麻鞋,手持殘破的《周易參同契》——

此乃東漢魏伯陽所著丹經,紙頁間夾著硫磺熏染的黃符,符文與鼎爐紋路隱隱共鳴。他以鼎爐為筆,火山為硯,指點方位道:“《參同契》雲‘坎離匡廓,運轂正軸’,坎為水(玄冰),離為火(溫泉),此陣仿‘水火既濟卦’,上坎下離,如鼎中煎藥,需令陰陽二氣交媾。”

說罷指向中央主鼎,“冰魂菌核屬陰,為‘虎’;鬆木菌屬陽,為‘龍’,龍虎交媾之處,便是菌脈重生之地。”

王遠雙手捧來鄂溫克族

“馴鹿乳金壺”,壺身以鹿骨鑲嵌鬆脂,中央刻著

“鹿乳破障”

圖騰:一頭馴鹿踏碎冰原,鹿角間流淌乳漿,下方是鄂溫克族薩滿手捧菌囊的剪影。“此壺傳自族內‘鹿乳仙人’,”

他語氣鄭重,“吾族傳說,遠古冰災時,馴鹿以乳化冰,助先人培育出第一簇寒地菌。”

壺中馴鹿乳呈琥珀色,散發著鬆針與苔蘚的清冽氣息,正合《抱樸子》所言

“靈乳含光,能破萬障”。

鼎爐點燃之際,火山深處傳來悶雷般的轟鳴,岩縫中滲出赤紅岩漿,如地脈之血注入爐底。林羽以青銅勺舀取馴鹿乳,乳滴懸空時竟凝成珍珠狀,映得鼎中玄冰與溫泉如晝夜交替。“滋

——”

乳滴觸及冰魂菌核的瞬間,騰起紫金色煙霧,如《抱樸子內篇》記載的

“紫華之液”,煙霧中隱約可見馴鹿與鬆樹的虛影交疊,正是

“鹿乳破障,鬆木生暖”

的具象化。

冰魂菌核(陰)表麵的冰晶本如鎧甲般森冷,遇乳霧後竟如春日融雪,鱗片層層豎起又舒展,露出底下半透明的菌絲;鬆木菌(陽)的棕褐纖維則如甦醒的虯龍,菌絲尖端滲出鬆脂般的液體,在紫霧中畫出弧光。兩者雖未接觸,卻在霧氣中形成

“陰陽魚”

雛形

——

冰魂菌核為陰魚,眼點是鬆木菌的一滴鬆脂;鬆木菌絲為陽魚,眼點是冰魂菌的一粒冰晶,恰合《太極圖說》“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

的妙理。

鼎爐間的青銅管道突然發出蜂鳴,玄武鼎的玄冰之氣與朱雀鼎的溫泉之精,經管道彙入中央主鼎,在

“陰陽魚”

周圍形成渦流。林羽觀之大喜:“《參同契》雲‘循環無端,運轉不停’,此乃地火與玄冰的‘周天運轉’,菌脈生機,正在其中!”

話音未落,九座鼎爐同時噴出不同顏色的霧氣

——

青龍鼎青霧、白虎鼎白霧、朱雀鼎赤霧、玄武鼎黑霧,中央主鼎則騰起象征陰陽調和的金色霧柱,在火山口上空聚成

“菌”

字形雲團,恰似天地為這場試煉降下的祥瑞。

鼎爐中的菌體在紫霧中沉浮,冰魂菌核的冰晶紋路與鬆木菌的纖維走向,漸漸呈現出鄂溫克族

“人鹿共生”

岩畫的輪廓

——

這不是巧合,而是地脈對古老生存智慧的迴應。當第一縷月光穿透硫磺霧,照在鼎中

“陰陽魚”

上,兩種菌體的交界處突然泛起微光,如星子墜落,預示著寒溫共生的奇蹟即將降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