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27章 新品研發
-
立春後的後山瀰漫著潮濕的草木香,林羽蹲在腐葉堆裡,指尖碾著新冒的絞股藍嫩芽
——
這種攀援草本在現代被稱為
\\\"南方人蔘\\\",卻在大康朝的醫書裡隻言片語。他忽然想起去年冬至,陳墨從京城寄來的《千金翼方》殘卷,裡麵提到
\\\"藥食同源\\\"
之法,正與後山的草藥資源暗合。
\\\"哥,周嬸說野薄荷長瘋了!\\\"
小穗的聲音從竹林傳來,她懷裡抱著捆帶露的薄荷,發間彆著朵白色的金銀花,\\\"趙大爺說,用薄荷煮水喝,夏天不生痱子。\\\"
林羽接過薄荷,葉片的清涼氣息混著泥土味,讓他想起現代的草本飲料。他忽然站起身,衣襬沾滿枯葉:\\\"召集大夥去工坊,咱們試試做草藥蜜餞
——
用金銀花、薄荷、絞股藍,配著山楂和野蜂蜜。\\\"
工坊的試吃台上很快擺滿陶碗:一號碗是純草藥熬煮的膏體,苦澀味讓李二直皺眉;二號碗加了兩倍蜂蜜,甜得發膩;三號碗用山楂汁中和,卻失了草藥的清冽。周嬸嚐了口四號碗,忽然拍手:\\\"要是加片去年醃的青梅呢?酸甜能吊出藥香。\\\"
\\\"試試用竹筒蒸餾法。\\\"
張虎從器械組抱來新製的蒸餾器,竹製螺旋管道模仿後山溪流的彎道,\\\"把草藥蒸汽引到熬好的果醬裡,既能留味又不苦澀。\\\"
他演示著將金銀花蒸出的水汽導入山楂醬,琥珀色的醬體漸漸染上淡金色的紋路,香氣從酸澀轉為清潤。
然而真正的突破來自小穗的無心之舉。她在調配絞股藍蜜餞時,誤將曬乾的海棠花瓣撒入,不想藍色花瓣遇蜜餞的酸性竟變成淡紫色,像極了後山清晨的霧靄。\\\"就叫
'
霧山青露蜜餞
'!\\\"
林羽舉著變色的蜜餞對著陽光,花瓣在糖霜裡舒展如蝶,\\\"海棠花瓣不僅好看,還能中和絞股藍的寒性。\\\"
新品研發的失敗同樣刻骨銘心。首次嘗試的薄荷酒因發酵過度發酸,張虎對著發酸的陶缸直歎氣:\\\"按《酒經》的法子,明明該加三升粟米飯\\\"
林羽卻從失敗中發現商機:\\\"酸酒彆倒,調成醋漬青梅,正好配咱們的肉脯。\\\"
最讓村民驚喜的是
\\\"節氣養生係列\\\"
的誕生。林羽根據二十四節氣調整配方:清明前采的蒲公英配野蜂蜜,製成
\\\"清明敗火糖\\\";端午的艾草汁混入山桃果醬,做成
\\\"端午驅蟲膏\\\";就連霜降後的菊花,也被小穗曬乾後縫進香囊,掛在陶瓶上作為天然香薰。
\\\"林農正,州府的藥材商說咱們的草藥蜜餞像
'
會吃的藥方
'。\\\"
張大叔抖著新到的商單,\\\"可這包裝\\\"
他指著樸素的桑皮紙,上麵隻有簡單的麥穗紋。
\\\"該讓小穗的畫派上用場了。\\\"
林羽取出妹妹畫的《草藥百圖》,每幅插畫旁都注著性味功效,\\\"把這些畫印在包裝上,再蓋上週嬸的驗訖章
——
讓商客看見,就知道咱們的東西既是美味,也是良方。\\\"
盛夏的某個午後,工坊迎來了特殊的試吃客
——
陳縣令的母親。老夫人嘗過絞股藍蜜餞後,指著包裝上的小穗畫讚道:\\\"這丫頭的畫,比太醫院的《本草圖》還靈秀。\\\"
她忽然從袖中取出塊宮廷花露錦緞,\\\"若用此緞包養生蜜餞,怕是連宮裡的娘娘們也要稱奇。\\\"
這個建議催生了
\\\"豐羽貴品\\\"
係列。林羽讓周嬸將草藥蜜餞做成精巧的花形,用錦緞包成十二花神的模樣,每包附張小穗手繪的養生箋。當首批二十盒送往京城的尚膳監,隨盒附上的還有張虎改良的竹製取食夾,夾頭刻著迷你版麥穗飛鳥。
研發過程中的爭吵與歡笑,最終凝結成工坊角落的《新品試吃錄》。林羽在卷首寫道:\\\"農社之新,不在獵奇,而在順天時、用地利、聚民智
——
絞股藍遇海棠而變色,薄荷酒發酸卻成醋,此等機緣,皆來自土地的饋贈。\\\"
秋分那日,新研發的
\\\"四季養生禮盒\\\"
正式出貨。禮盒用後山的楓木製成,開蓋便有淡淡木香,內分四格:春之清露(金銀花蜜餞)、夏之涼霧(薄荷醋漬青梅)、秋之金穗(絞股藍海棠蜜)、冬之暖香(艾草山桃膏)。每個格子裡都躺著小穗畫的節氣簽,簽尾印著二十七個村民的指印
——
這是農社對品質的集體承諾。
\\\"哥,陳公子來信說,宮裡的淑妃娘娘誇咱們的蜜餞
'
集天地靈氣
'。\\\"
小穗舉著鴿羽信,眼睛笑成月牙,\\\"還問能不能給每個花神包配首詩呢。\\\"
林羽望著包裝台上排列整齊的禮盒,忽然想起研發時的某個深夜:周嬸為調整薄荷酒的苦味,在灶台前守了整宿;張虎為改良蒸餾器,手指被竹刺紮出鮮血;小穗畫廢了二十張桑皮紙,才讓海棠花瓣在蜜餞裡呈現最美的舒展角度。這些帶著體溫的細節,最終讓新品超越了食物本身,成為耕者與土地對話的信物。
是夜,林羽在《研發手劄》中記下:
核心思路:藥食同源
節氣文化,每款新品必附《農社本草》簡注,如
\\\"絞股藍:性平味甘,出後山陰坡,配海棠花可調其寒\\\";
失敗轉化:建立
\\\"敗作檔案\\\",將發酸的薄荷酒、過甜的膏體轉化為醋類、餡料等副產品,形成產品矩陣;
情感附加值:小穗的手繪、村民指印、節氣簽詩,讓每個新品都成為可講述的故事,強化
\\\"耕者用心\\\"
的品牌溫度。
筆尖劃過
\\\"淑妃的詩\\\"
時,他聽見工坊外傳來張虎調試新器械的聲響
——
那是為提取草藥精華特製的竹製離心機,轉動時會發出類似山雀振翅的聲音。月光漫過後山,新種的絞股藍正在滴灌竹筒下舒展藤蔓,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小穗畫的節氣簽上,像極了耕者們在研發路上留下的、晶瑩的汗滴。
當更夫敲響子時的梆子,工坊的油燈依舊明亮。周嬸在試吃新製的菊花蜜,小穗在包裝紙上畫著霜降的菊花,張虎在《敗作檔案》裡記錄著今日的失誤
——
這些場景,構成了新品研發最動人的註腳:所謂創新,從來不是靈光一現,而是二十七個耕者,用無數個日夜,將土地的饋贈,釀成時光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