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29章 大伯母風波
-
小雪節氣的工坊飄著細碎的雪粒,周嬸在香料房清點新到的八角時,發現陶壇裡的桂皮少了兩斤。她盯著壇口殘留的布紋
——
那是大伯母常用的藍粗布,心下暗驚,卻不動聲色地繫緊壇口的苧麻繩。
\\\"林農正,今日香料房盤存。\\\"
周嬸將賬本推到林羽麵前,指尖劃過
\\\"桂皮\\\"
一欄的赤字,\\\"少的量,夠燉三鍋肉了。\\\"
她特意加重語氣,目光掃過正在包裝區給薑糖貼簽的大伯母
——
老人正把多餘的桑皮紙往袖口裡塞。
工坊的梆子聲在午後敲響,二十七個村民圍坐在神農氏像前。大伯母的藍布衫在人群中格外顯眼,她攥著衣襟的手指微微發顫,冇注意到袖口露出半截桂皮碎屑。
\\\"昨日卯時三刻,香料房的銅鎖被撬。\\\"
林羽展開張虎繪製的《工坊夜巡圖》,圖上用硃砂圈著大伯母家的方位,\\\"但鎖芯裡卡著半片粗布纖維
——\\\"
他舉起裝在竹筒裡的證物,\\\"與大伯母曬在院中的布料紋路一致。\\\"
議論聲如沸水煮開。李二梗著脖子嚷嚷:\\\"按《農社商規》,偷拿公物要罰銀十兩,還要在曬穀場跪半日!\\\"
趙大爺敲著柺杖應和:\\\"去年王財的夥計偷蜜餞,可是照規辦的。\\\"
大伯母突然跪下,頭巾滑落在地:\\\"是我豬油蒙心\\\"
她從袖中抖出皺巴巴的油紙包,裡麵是半塊發黴的麥餅,\\\"你大伯咳了半月,冇錢抓藥,聽說桂皮能驅寒\\\"
林羽的喉頭滾動,想起上月大伯在工坊搬運木材時閃了腰,至今還貼著小穗采的艾草膏。他蹲下身,看見大伯母鬢角的白髮裡沾著桂皮碎屑,突然想起幼年喪父時,是大伯母把唯一的雞蛋塞給他:\\\"那時你才五歲,攥著蛋殼說要還給我\\\"
\\\"按商規,偷拿香料該罰。\\\"
林羽的聲音有些發啞,卻依然清晰,\\\"但大伯母事出有因,且未造成損失
——\\\"
他轉向周嬸,\\\"罰她三個月工分,每日在香料房值守,可好?\\\"
\\\"不可!\\\"
李二的拳頭砸在石桌上,\\\"今日饒了長輩,明日誰都敢偷!\\\"
他的話得到幾個年輕村民的附和,唯有張大叔默默抽著旱菸,目光落在大伯母顫抖的肩上。
最讓林羽心驚的是大伯的沉默。老人坐在角落,頭垂得比祠堂的梁柱還低,手中的旱菸杆明明滅滅,像極了他此刻搖擺的心思。小穗突然從人群中擠出來,將新製的驅寒膏塞給大伯母:\\\"用這個吧,比桂皮管用。\\\"
\\\"我認罰。\\\"
大伯母突然抬頭,眼中閃著異樣的光,\\\"但求當眾罰我,讓大夥知道,就算是族長親戚,也不能壞了規矩。\\\"
她望向林羽,目光裡有愧疚,更有釋然,\\\"你爹若在,也會這麼判。\\\"
雪不知何時停了,陽光從祠堂的雕花窗欞漏進來,照在神農氏像前的香案上。林羽取出《農社商規》,翻到
\\\"親屬犯禁\\\"
篇
——
這是他上月剛增補的,用硃砂寫著
\\\"公義為先,親族為基\\\"。
\\\"依商規第二十三條,\\\"
他的手指劃過泛黃的竹簡,\\\"偷拿公物者,按價賠償,罰工分,且需在族長處備案。\\\"
他轉向大伯,\\\"煩請大伯做監罰人,明日起,大伯母每日卯時到香料房清點,酉時公示庫存。\\\"
大伯終於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裡泛起水光:\\\"好,好\\\"
他突然對著神農氏像作揖,\\\"老朽教子無方,願捐出今年的分紅,給工坊買新銅鎖。\\\"
散會後,林羽在香料房找到大伯母。老人正對著空陶壇抹淚,卻把周嬸送來的驅寒膏小心揣進懷裡:\\\"彆告訴你大伯,他要知道我給他討藥,又要罵我拖累族裡。\\\"
\\\"大伯母,\\\"
林羽從袖中取出包新曬的桂皮,\\\"這是工坊的次品,按規該銷燬,你拿回去熬湯吧。\\\"
他特意加重
\\\"次品\\\"
二字,看見老人眼中閃過的感激,忽然想起《商規》扉頁的小穗塗鴉
——
每個條款旁都畫著小小的麥穗,唯有這條,多了隻展翅的山雀。
是夜,大伯母家的煙囪升起炊煙,驅寒湯的香味混著桂皮的辛香,漫過結著薄冰的曬穀場。林羽站在祠堂前,望著新換的銅鎖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忽然聽見身後傳來腳步聲
——
是大伯,手中捧著塊刻著麥穗紋的木牌。
\\\"這是老朽打製的
'
監守牌
',\\\"
老人的手在發抖,\\\"明日起,讓她掛在胸前,省得大夥背後戳脊梁骨。\\\"
木牌上的麥穗紋刻得歪扭,卻比任何官印都更沉重。
雪又下起來,小穗的銀鈴笑聲從遠處傳來,她正追著張虎討要新製的竹製書簽。林羽摸著腕上的苧麻繩,繩結裡不知何時多了根桂皮碎屑,在風雪中散發著溫暖的氣息。他知道,這場風波教會村民的,不是冰冷的規則,而是讓公義與親情在土地上共生
——
就像後山的老梅,枝乾上的積雪終會融化,而樹皮裡的芬芳,卻永遠滋養著春天的花苞。
當更夫敲響子時的梆子,大伯母家的燈燭仍在搖曳。老人對著木牌上的麥穗紋發呆,忽然取出針線,在牌角繡了朵小小的梅花
——
那是林羽母親生前最愛的花。針腳歪斜,卻帶著破釜沉舟的認真,彷彿在向整個牛角村宣告:有些錯誤,要用餘生的認真來償還。
這一晚,祠堂的《商規》竹簡上,\\\"親屬犯禁\\\"
篇多了行小字:\\\"罰不是目的,讓每個耕者都能挺直腰桿,纔是規矩的根。\\\"
而在更遠的後山,新折的桂皮枝正在雪下萌發新芽,就像大伯母眼中重燃的光
——
有些傷口會結痂,有些誤解會消散,而土地上的人,終將在公義與溫情的交織中,學會如何帶著愧疚與希望,繼續在麥穗的陰影裡,種下新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