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30章 親情羈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30章 親情羈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冬至前的祠堂前,積雪未消,二十七個村民踩著吱呀作響的青磚圍聚。神農氏像前的香案上,新供的薑糖擺成麥穗形狀,卻少了往日的甜香

——

今日要當眾議處大伯母,連空氣都凍得發緊。

林羽站在台階上,手中捧著《農社商規》竹簡,扉頁小穗畫的山雀正展開翅膀,尾羽掃過

\\\"親屬犯禁\\\"

四個硃砂字。大伯母低頭站在香案旁,胸前掛著大伯連夜打製的

\\\"監守牌\\\",木牌在寒風中輕輕搖晃,牌角那朵歪斜的梅花刺繡,像道醒目的疤痕。

\\\"按商規第二十三條,\\\"

林羽的聲音比往日低沉,卻清晰得能穿透冰甲,\\\"大伯母偷拿工坊桂皮,本應罰銀十兩、記過三次。\\\"

他望向人群中攥緊拳頭的李二,\\\"但念在初犯,且所取之物用於家人治病,罰三個月工分,每日在香料房值守並公示庫存。\\\"

\\\"就這麼算了?\\\"

李二的聲音帶著刺骨的冷,\\\"要是換作外人,早被扭送縣衙了!\\\"

幾個年輕村民交頭接耳,目光在大伯母的藍布衫上灼出窟窿。

大伯母突然撲通跪下,監守牌磕在青磚上發出悶響:\\\"是我對不住大夥\\\"

她抖出袖中皺巴巴的《監守日誌》,上麵用歪扭的字跡記著每日香料進出,\\\"從今日起,我每天多值兩個時辰,直到工分補完\\\"

\\\"都給我閉嘴!\\\"

一直沉默的大伯突然站起,旱菸杆重重砸在石桌上,驚飛了梁上積雪,\\\"你們當老朽是死人嗎?\\\"

老人的手抖得厲害,卻努力挺直腰板,\\\"她犯了錯,該罰!但你們可知,她偷的桂皮,是給我這老廢物治病\\\"

祠堂內鴉雀無聲。大伯從懷裡掏出個紙包,裡麵是曬乾的艾草葉,正是小穗前日送來的驅寒膏原料:\\\"我這把老骨頭,拖累她了\\\"

他轉向林羽,渾濁的眼睛裡泛著水光,\\\"羽兒判得對,親族更該守規矩

——

明日起,我陪她在香料房值夜,若再出錯,老朽陪她一起跪曬穀場!\\\"

小穗突然擠到前排,將新縫的棉袖套塞進大伯母手裡:\\\"這是用工坊邊角料做的,繡了麥穗紋,不怕雪水浸。\\\"

她仰頭望著大伯母,發間的銀鈴隨動作輕響,\\\"周嬸說,香料房的桂皮曬乾後,能存三年呢,以後我幫您看著火候\\\"

大伯母顫抖著接過袖套,觸到裡麵藏著的驅寒膏

——

不知何時,小穗在膏盒上畫了隻銜著桂皮的山雀。老人再也忍不住,將小穗摟進懷裡,眼淚砸在孩子的棉衣領上:\\\"是大伯母糊塗,忘了工坊的規矩,也忘了

忘了你爹走時,讓我好好照看你們\\\"

林羽望著香案上的薑糖,忽然想起幼年大病時,大伯母揹著他走了三十裡山路求醫,自己在她背上聽見的,正是此刻她壓抑的啜泣。他展開竹簡,讓所有人看見

\\\"親屬犯禁\\\"

篇新增的小字:\\\"罰不是為了痛,是為了讓規矩長成護佑大家的籬笆。\\\"

\\\"李二哥你看,\\\"

張虎突然舉起塊烤焦的薑糖,\\\"昨日大伯母值夜時,把烤糊的糖都挑出來了,說不能壞了咱們的招牌。\\\"

他轉向林羽,眼中閃著敬佩,\\\"她連烤焦的糖都要記在《敗作檔案》裡,比我這器械組的漢子還認真。\\\"

李二的臉紅了,撓著頭嘟囔:\\\"我不是針對長輩,就是怕規矩鬆了規矩冇鬆。\\\"

林羽指向大伯母胸前的監守牌,\\\"但規矩裡該有暖意,就像咱們的滴灌竹筒,既引水灌田,也讓竹筒在冬天不被凍裂。\\\"

他望向大伯,\\\"明日起,煩請大伯擔任工坊監事,專管親屬犯禁的事,可好?\\\"

大伯愣住了,手中的旱菸杆

\\\"噹啷\\\"

落地。老人彎腰撿起煙桿,卻發現杆頭不知何時被張虎刻上了麥穗紋

——

那是農社監事的標誌。他忽然笑了,笑聲裡帶著釋然:\\\"好,好!老朽就當這鐵麵監事,看哪個親族敢再壞規矩!\\\"

雪不知何時停了,陽光穿透雲層,照在大伯母新換的藍布衫上。她摸著胸前的監守牌,牌角的梅花在陽光下舒展,竟與小穗畫的山雀尾羽相似。周嬸突然走上前,往她手裡塞了把新曬的桂皮:\\\"這是按你記的《監守日誌》收的,火候正好,拿回家給大哥熬湯吧。\\\"

是夜,大伯母家的土炕上,驅寒湯的香味混著艾草氣息。大伯盯著妻子胸前的監守牌,忽然伸手摸了摸牌角的梅花:\\\"這針腳,倒像她年輕時繡的嫁衣裳。彆碰!\\\"

大伯母拍開他的手,卻忍不住笑了,\\\"明日還要去香料房,得讓大夥看見,我老吳家的人,錯了就認,認了就改。\\\"

她望向窗外的祠堂,燈火通明,隱約可見林羽在竹簡上記錄的身影,\\\"羽兒這孩子,比他爹還像個當家人\\\"

三日後的晨會上,大伯母首次以監守身份公示香料庫存。她捧著賬本的手不再發抖,聲音清亮:\\\"桂皮存量二十三斤,八角十七斤,今日新增曬乾的艾草五斤

——\\\"

她指向賬本最後的簽名,\\\"監守人:吳劉氏,連帶監事:吳大海。\\\"

村民們看見,在她名字旁邊,多了個小小的笑臉

——

那是小穗趁她不注意畫的。當張虎將新製的銅鎖交給大伯母時,鎖芯裡特意留了道梅花形的暗紋,與監守牌上的刺繡遙相呼應。

冬至那天,祠堂前的曬穀場堆起新麥垛。林羽站在神農氏像前,看著大伯母與周嬸有說有笑地搬運香料,大伯則在一旁監督,旱菸杆上的麥穗紋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小穗跑過來,往他手裡塞了塊冇烤焦的薑糖,糖紙上用硃砂寫著

\\\"規矩是骨,親情是肉\\\"。

他忽然明白,這場風波真正的贏家,不是嚴苛的規則,也不是寬容的情麵,而是讓兩者在土地上紮根的溫度。就像後山的老梅,枝乾上的積雪終將融化,而那些在風雪中綻放的梅花,終將與麥穗一起,成為牛角村最堅韌的印記。

當更夫敲響冬至的梆子,大伯母家的燈燭映出兩個交疊的影子。老人正在教丈夫辨認香料賬本,聲音裡帶著從未有過的自豪:\\\"你看這桂皮,要挑捲成筒狀的,表麵有細皺紋的纔夠香\\\"

遠處,工坊的滴灌竹筒在月光下凝結著冰花,卻依然執著地將山泉引向麥田。林羽摸著腕上的苧麻繩,繩結裡的桂皮碎屑早已磨成粉末,卻留下了永遠的辛香

——

那是規矩與親情交織的味道,是每個耕者在土地上,用愛與責任熬煮出的、最溫暖的羈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