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48章 銷售網絡優化
-
大康三十九年冬至,牛角村的屋簷掛著冰棱,林羽卻忙得滿頭汗。他蹲在曬穀場,給最後一隻信鴿綁上竹筒,鴿哨在寒風中發出清脆的
\\\"啾啾\\\"
聲。\\\"這可是咱們的
'
千裡眼
',\\\"
他對張虎說,\\\"州府的商情能不能及時傳回,就靠它們了。\\\"
半個月前,林羽帶著李二跑了三個州府,終於在冬至前把
\\\"牛角山房\\\"
專營店的旗子豎了起來。州府的專營店選在最熱鬨的街巷,青瓦白牆,門楣上掛著山雀浮雕,門口擺著新鮮的鬆菌和竹簍。李二站在店門口,看著人來人往,心裡直打鼓:\\\"這麼貴的鋪子,能掙回來嗎?\\\"
\\\"放心,\\\"
林羽拍拍他的肩膀,\\\"咱定了
'
五不取
'
戒,色腐不取、味濁不取、器破不取、時過不取、名不符不取,口碑做起來了,不愁冇客。\\\"
他指著櫃檯後的掌櫃,\\\"都是本地信實人,咱教他們認菌菇、辨好壞,錯不了。\\\"
信鴿傳訊一開始並不順利。第一隻信鴿剛飛出村口,就被鷹隼盯上了。那隻鷹隼俯衝下來,爪子差幾寸就抓到信鴿,嚇得林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幸好張虎眼疾手快,抄起竹哨吹了聲長音,鷹隼驚得一個趔趄,轉向飛走了。
\\\"得給信鴿裝防護!\\\"
張虎連夜做了十隻竹製鴿哨,哨口刻著山紋,裡麵灌了鬆脂。\\\"鷹隼怕異響,這哨聲能傳十裡。\\\"
他把鴿哨係在信鴿腿上,再次放飛。看著信鴿帶著哨音掠過山頭,林羽終於鬆了口氣:\\\"這下好了,商情三日可達,比騾車快多了。\\\"
三、掌櫃難教:絹帛上的《商訓十則》
可掌櫃們的培訓又出了問題。有個掌櫃不識菌脯等級,把甲等菌脯當乙等賣了,氣得林羽連夜從牛角村趕來。\\\"經商如耕稼,容不得半點馬虎。\\\"
他編了《商訓十則》,讓人繪在絹帛上,掛在每家專營店的牆上:\\\"見客必起、稱物必平、童叟無欺
這些規矩,比山珍還重要。\\\"
周嬸在一旁補刀:\\\"要是再賣錯等級,小心我斷了你們的貨!\\\"
掌櫃們嚇得直擦汗,從此把《商訓十則》背得滾瓜爛熟。後來有個掌櫃靠誠信經營,竟成了州府的
\\\"信得過掌櫃\\\",林羽特意送了他一麵
\\\"麥穗旗\\\"。
林羽從《史記貨殖列傳》裡得了
\\\"無敢居貴\\\"
的教訓,定了
\\\"山珍平價\\\"
策略。彆的商隊賣十文錢的菌脯,牛角村隻賣八文,還額外送一小包鬆針
——
說是能防蟲,其實是想讓顧客聞個山野香。
\\\"薄利多銷,才能廣結善緣。\\\"
他對質疑的老刀說,\\\"你瞧,州府的窮書生都來買咱的菌脯了,以前他們可吃不起。\\\"
老刀看著長隊裡的書生,摸摸鬍子笑了:\\\"你這算盤,比我打獵算獸蹤還精。\\\"
周嬸的
\\\"會員製\\\"
更是讓顧客們驚喜。隻要買滿十貫錢,就能得一枚
\\\"麥穗紋銀簽\\\",下次提貨不用排隊,還能優先選新貨。州府的貴妾們為了搶銀簽,甚至提前半個月預訂菌菇宴。
有個常來買菌醬的老太太得了銀簽,高興得逢人就說:\\\"牛角村的菌醬,可是拿銀簽才能買到的寶貝!\\\"
周嬸聽了,笑得合不攏嘴:\\\"咱這不是做生意,是跟顧客交朋友呢。\\\"
冬至夜,林羽在神農祠守著信鴿棚。忽然有隻信鴿撲棱著翅膀落下,竹筒裡掉出張紙條:\\\"州府專營店售罄,速補貨。\\\"
他看著紙條上的墨字,又看看窗外的大雪,心裡暖乎乎的。
張虎遞來碗菌菇湯:\\\"哥,咱的信鴿在雪夜裡飛了三百裡,厲害吧?\\\"
林羽喝著湯,聽著遠處隱約的鴿哨聲,忽然覺得這哨聲比任何樂器都動聽。那是耕者的心跳,是從牛角山傳到各州府的、踏實的聲音。
\\\"明年,\\\"
他對張虎說,\\\"咱把專營店開到京都去,讓天子腳下的人,也嚐嚐咱的山珍。\\\"
張虎點點頭,往火塘裡添了塊鬆柴,火光映得信鴿的羽毛髮亮,像撒了把星星在棚裡。
雪越下越大,可林羽心裡亮堂得很。他知道,這張用信鴿和竹哨織成的銷售網,就像後山的樹根,正悄悄往四麵八方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