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69章 工坊革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69章 工坊革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大康四十三年春分,牛角村工坊的木梁上,積年的菌菇孢子像黃霧般漂浮,老工人們在醃缸間穿梭,竹匕刮擦缸沿的聲音此起彼伏。林羽踩著木梯檢視屋頂漏雨痕跡,腳下的木板

\\\"吱呀\\\"

作響,驚飛了梁上的山雀。

\\\"又壞了!\\\"

張大叔的陶盆摔在地上,醃製的菌脯滾了一地,\\\"這破木架晃得厲害,咋乾活?\\\"

林羽蹲下身,撿起沾滿塵土的菌脯,看著老工人們肩扛手挑的場景,眉頭緊蹙。工坊還是十年前的老樣子:清洗區挨著廁所,晾曬架擋著通風口,醃缸排列毫無章法,常常有人被木架絆倒。

\\\"得改。\\\"

他對張虎說,\\\"把菌脯製作分成四組:清洗、晾曬、醃製、包裝,每組專人專責。\\\"

老刀正在擦竹匕,聞言冷笑:\\\"分得這麼細,跟戲班子排戲似的,耕者哪有這樣乾活的?\\\"

其他工人也紛紛點頭:\\\"就是,把人當牛使,菌脯能有靈魂?\\\"

林羽冇爭辯,隻是讓張虎用竹篾紮了個工坊模型。模型裡,四組工人各司其職:清洗組用竹篩在流水中洗菌,晾曬組將菌菇鋪在帶滑輪的竹架上,醃製組按比例調配香料,包裝組用印有山雀紋的棉紙裹菌脯。

\\\"看好了。\\\"

張虎轉動模型裡的齒輪,模擬工人走動,\\\"舊法製作十斤菌脯需六人半日,新法隻需三人兩時辰。\\\"

老刀湊上前,盯著模型裡快速移動的

\\\"工人\\\",忽然問:\\\"那醃缸咋搬?\\\"

\\\"用帶輪子的木架。\\\"

林羽掀開模型地板,露出底下的軌道,\\\"醃缸上架,推拉自如,省力氣還防摔。\\\"

試行首日,清洗組的趙嬸對著流水槽直犯嘀咕:\\\"菌菇哪能這麼洗?不得搓破了?\\\"

但當她發現流水衝去泥沙的速度比手洗快五倍,且菌菇完好無損時,漸漸閉上了嘴。

晾曬組的改革更遭質疑。老工人們習慣把菌菇堆在屋簷下,認為

\\\"慢曬出香\\\"。林羽卻讓小虎在晾曬架旁裝了個手搖風扇:\\\"通風快,菌菇乾得均勻,還能防黴變。\\\"

三日後果然見分曉:風扇組的菌脯色澤金黃,傳統組的卻有半數長了白黴。

\\\"真神了。\\\"

張大叔摸著風扇吹乾的菌脯,愛不釋手。

新工坊落成那日,李二戴著勞役木牌,眼巴巴地望著調味組的陶罐。調味是菌脯製作的核心,曆來由老工頭親自把控。

\\\"想進調味組?\\\"

林羽遞給他一個竹勺,\\\"先嚐嘗這缸菌脯。\\\"

李二忐忑地嚐了一口,皺眉道:\\\"鹽多了,辣少了,還缺股鬆木煙燻味。\\\"

\\\"好鼻子。\\\"

林羽點頭,\\\"從今日起,你歸王升管,學配香料。\\\"

老刀愣住:\\\"林哥,他可是\\\"

\\\"勞役已滿,且有長進。\\\"

林羽拍了拍李二的肩膀,\\\"耕者不問過去,隻看雙手。\\\"

小虎的

\\\"腳踏式切片機\\\"

是工坊的另一驚喜。這機器由鬆木踏板、青銅刀片和竹製漏鬥組成,踩動踏板,刀片自動起落,十斤菌菇眨眼間切成均勻薄片,比手工快十倍。

\\\"就像踩水車!\\\"

虎娃興奮地演示,\\\"還不費手勁!\\\"

王升的防腐香料包更是神來之筆。他從《本草綱目》中尋得靈感,將花椒、八角、桂皮等磨成粉,用紗布包好放入醃缸。經測試,加了香料包的菌脯在常溫下竟能儲存半年不腐,比傳統方法延長三倍。

\\\"這香料包,能跟著商隊走天涯了。\\\"

張虎嗅著香料味,咧嘴笑。

六、餘波:革新後的隱憂

當新工坊的菌脯以日均百斤的速度產出時,林羽卻在深夜望著賬本皺眉。張虎不解:\\\"產能上去了,你咋還愁?\\\"

\\\"樹大招風。\\\"

林羽指著賬本上的

\\\"聚珍堂\\\"

字樣,\\\"他們在京都的分店越開越多,咱這革新,怕是要讓他們坐不住了。\\\"

果然,三日後,黑風寨探馬來報:聚珍堂掌櫃帶著重金,往州府太學去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