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94章 凍土農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94章 凍土農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大康四十六年臘月,牛角村的石磨盤結著冰棱。來自遼東的商隊首領佟闊蹲在菌圃前,掌心的老繭劃過凍得梆硬的木段:\\\"林盟主,咱那兒的土地凍得比鐵板還結實,菌菇窖藏不到半月就黴爛\\\"

他腰間的鹿皮水袋滴下的水珠,在青磚上砸出冰花。

林羽摸著商隊帶來的凍土層樣本,凍土塊在火塘邊緩慢融化,露出夾雜著冰晶的沙礫:\\\"《淮南子》說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他指向窗外的螺旋水渠,\\\"但地熱藏於水下,隻要引渠溫入棚,凍土也能抽芽。\\\"

虎娃抱著新製的水銀柱玻璃管跑來,管中銀色液體隨火塘溫度上升而爬升:\\\"哥,按你說的在丹砂裡提煉水銀,刻度就刻在竹筒上!\\\"

玻璃管是王升用牛角村特產的耐高溫水晶磨製,底端埋在水渠底部,清晰顯示水溫恒定在十三度。

凍土試驗田選在水渠末端的背風坡。林羽指揮青壯搭建半地下式木棚,棚頂覆三層茅草夾防火泥,棚壁鑿孔引入水渠熱氣,形成環形地熱循環。\\\"鬆木熏煙要分三時,\\\"

他將鬆枝堆成金字塔形,\\\"子時熏濕度,卯時散濁氣,午時留暖霧。\\\"

佟闊看著棚內懸掛的草繩濕度計,草繩上凝結的水珠順著木槽流回水渠:\\\"這般精細,莫不是學古人

'

冬築暖窖

'?\\\"

\\\"《詩經七月》有載,\\\"

林羽展開凍得發硬的竹簡,\\\"'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淩陰

',古人藏冰為暑用,我等引溫為冬耕,同為順天應時。\\\"

臘月廿三,隨商隊入京:\\\"嶺南種梅、塞北育稻,皆為逆天而行!\\\"

州府長史的官靴碾碎棚邊的防火泥,\\\"此等妖術若傳至遼東,豈不亂了四時?\\\"

林羽卻捧出《齊民要術》殘卷,指給眾人看

\\\"暖窖藏菜\\\"

篇的註腳:\\\"賈思勰早言

'

燃火於窖中,使土不凍

',我等不過將火塘換作地熱,柴煙改作鬆熏。\\\"

他掀開草簾,棚內的雪菇已有拇指長,菌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凍土非死地,隻是睡著了,耕者的任務,是叫醒它。\\\"

凍土培育法成稿那日,王升正在校準水銀溫度計。他將竹筒刻度分為百份,標記

\\\"冰融\\\"

為三十度,\\\"暑熱\\\"

為九十度,中間用山雀紋隔開:\\\"日後看溫度行事,比看黃曆準當。\\\"

佟闊帶著首批雪菇踏上歸程,菌箱底層鋪著浸過蟬蛻粉的麻布

——

這是林羽額外的饋贈:\\\"遇強寒時點燃麻布,煙能護菇三日。\\\"

商隊離開時,牛角村的孩童們追著馬車喊:\\\"雪菇雪菇,凍土長出的星星!\\\"

三日後,黑風寨暗樁送來訊息:佟闊的商隊裡混著戴藍頭巾的人,其包袱裡藏著凍土樣本與溫度計草圖。林羽望著草圖上被圈紅的水銀柱,忽然想起慎思堂的密探慣於用藍靛染布

——

那是試圖複製地熱溫室的信號。

\\\"讓他們偷,\\\"

他將真正的核心技術藏進《農書》增補篇的夾縫裡,\\\"水銀需加硫磺燒製,鬆木必取百年老鬆,這些門道,豈是看兩眼就能偷去的?\\\"

立春前夜,試驗棚的雪菇迎來首收。林羽看著虎娃用新製的青銅量鬥稱量,鬥身上鑄著溫度計圖案與

\\\"凍土生金\\\"

四字。他忽然明白,所謂逆天改命,不過是讀懂了土地的另一種語言

——

當水銀柱爬升、鬆煙漫卷,凍土之下,自有一套屬於耕者的,二十四節氣外的,關於溫度與生命的,新的刻度。

遼東傳回訊息,佟闊的菌圃遭遇罕見極寒,唯有按《農書》搭建的暖棚毫髮無損。當他掀起草簾,發現雪菇菌蓋內側竟泛著淡淡藍光

——

那是凍土中的礦物質與蟬蛻粉發生的熒光反應,而在千裡之外的慎思堂,某本染著藍靛的筆記本上,\\\"水銀

硫磺

=

護寒\\\"

的公式旁,畫著一個正在融化的,帶著山雀紋的,凍土結成的冰疙瘩。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