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房丫環,建社團當大佬 第30章 《燕雲十六州》1
所謂的詩會,其實向來都不乏娛樂內容。雖說這詩會設在大開元寺內,可也不能光讓眾人一門心思地寫詩,載歌載舞的環節那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是缺了這些,大家每次來都隻是悶頭寫詩,那這詩會恐怕到了明年,就沒人願意再來參加了。
通常,先是由刺史大人挑選出一篇佳作,夫子也選出一篇,老方丈同樣選出一篇,再加上憑借真才實學拿到通關令的那一篇,如此這般,接下來便是歌舞昇平的熱鬨場麵了。有的詩詞會被朗誦一番,那韻律優美,聲聲入耳;有的則會被譜上曲子,由歌者唱出來,餘音嫋嫋,繞梁不絕。總歸,隻要你詩作得好,這詩會上就必定會給你一個露臉的機會,讓眾人都知曉你的才情。
不過,畢竟這舉辦的地方是大開元寺,佛門淨地自然得有佛門淨地的規矩,所以這歌舞可不能太過妖豔輕浮了。但換個角度想想,這樣也好,那些太過低俗的歌姬,根本就沒機會被邀請到這兒來,整個氛圍倒是顯得高雅了許多。
你瞧,這詩會上,不少從外地趕來的才子身邊,往往都跟著當地有名的歌妓。這些女子可都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的,著實是多纔多藝。所謂的才子嘛,自然指的就是這些彙聚在此的文人墨客了,而佳人,大半說的就是這群來自各地的名妓。所以,常常是才子們先是比拚了一番才情,待這詩詞較量告一段落,佳人們便開始登台,各展身手,比拚起歌舞來。
這歌舞要是奪了魁,那也是能聲名遠播的。這麼一說,你大可以把這詩會想象成年輕男女們來這兒參加選秀的場合,大家都使出渾身解數,想要嶄露頭角。
這不,一陣歌舞表演結束後,又迎來了配樂朗誦的環節。這朗誦,可是很講究腔韻的,官話要是說得不好,那可就失了韻味了。所以,基本上能在這兒進行朗誦的名妓,大多都是來自開封以及開封周邊地區的,畢竟那兒的人,官話相對標準些。當然了,偏遠地區也有官話說得好的,隻是數量比較少罷了,畢竟那個年月,沒有電視機、收音機這些物件,人們學官話,大多都是跟著當官的模仿學習。
靈巧兒朝著衛吟霜狡黠地嘿嘿一笑,打趣道:「你也去露一手。」
衛吟霜一聽,頓時臉上微微一紅,帶著幾分羞嗔說道:「我可是衛家小姐,又是蘇家的少夫人,身份擺在這兒,怎能和那些歌妓同台表演?」
一旁的蘇懷安這會兒也站在了衛吟霜這邊,趕忙點頭附和道:「對啊,我嫂子何等尊貴的身份,怎麼能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做那樣的事?」
靈巧兒聽了,沒好氣地白了他們一眼,撇了撇嘴,轉向一邊小聲嘀咕著:「哼,彆讓我逮到機會,看我怎麼拉你們下水。」
就這樣,熱熱鬨鬨地過了好一陣子,席間的氣氛也越發活躍起來了。期間,也有幾個年輕的公子哥兒過來和衛吟霜搭訕,可這邊的人都沒怎麼搭理他們,那些公子哥兒見狀,覺得無趣,便又轉身去找彆人搭話了。
哎,年輕男女聚到一塊兒,總歸是逃不開那些個事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要是相互看對了眼,心生歡喜,那便湊到一塊兒去了。
不多時,這娛樂的環節暫時告一段落,柴駿再次登場了。隻見他身姿挺拔地站到水閣中央,手中拿著一張寫好題目的紙箋,臉上帶著那期待滿滿的笑容,聲音洪亮地朗聲道:「諸位,方纔那第一輪的精彩較量,著實是讓人大開眼界了。接下來,咱們便要進入第二輪比試啦。此次的主題,是『燕雲十。那便請諸位圍繞著這個主題,儘情地展現你們的詩詞才華吧,也好讓我華夏的子民們時刻銘記,咱們的山河尚有破碎之處,切莫忘卻。」
眾人聽聞這話,神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一個個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有的眉頭緊緊皺起,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燕雲十六州那廣袤無垠的土地、曾經壯麗無比的山河,以及如今被外敵侵占後那滿是屈辱的畫麵,正絞儘腦汁地試圖從中找尋創作的靈感;有的則目光中透著深深的悲憤,回想著燕雲十六州失陷之後,給中原大地帶來的種種沉重影響,心中滿是對收複那片失地的渴望,用心地構思著能夠表達這份複雜情感的詞句。
郭彪這邊,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他咬著牙,惡狠狠地對著幕僚們使了個眼色。幕僚們見狀,趕忙收斂心神,各自埋頭奮筆疾書起來,心裡都想著要儘快擬出一篇上乘的佳作來,好讓郭彪在這一輪裡扳回一局。畢竟申國公駐守在鄴都,那可是為了坐鎮北國門戶,守護一方安寧。而此刻,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自然是要狠狠壓一壓那靈巧兒的風頭,也好一雪前恥,找回之前丟掉的顏麵。
衛吟霜也輕咬著下唇,一臉專注地思索著,手中的筆在紙上偶爾落下幾個字,可隨即又覺得不太滿意,便反複地斟酌修改起來。她心裡很清楚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大地而言,那可是至關重要的山河屏障,堪稱華夏的根基所在。此刻,她已然下定決心,定要用心寫出能夠體現這片土地的重大意義,以及人們對收複它的殷切渴望的詩句來。
再看靈巧兒,原本那悠然閒適的神情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肅穆莊重。她靠在椅背上,手中原本隨意把玩的扇子,此刻也下意識地握緊了幾分,眼睛望向遠方,那目光彷彿有著穿透這古寺院牆的力量,好似看到了那遙遠的燕雲十六州正在敵人的鐵蹄踐踏之下,呈現出一片悲慼的模樣。這燕雲十六州一直被契丹人掌控著,又恰巧趕上這文治方麵稍顯見長,可武功卻頗為稀鬆的宋朝,前年經曆的那些恥辱之事,著實讓每一個漢人心裡都覺得憋屈不已。
她心裡也在快速地篩選著,回想著自己知曉的那些詩詞,或是悲憤激昂,或是滿含壯誌,隻要是能體現對那片失地的牽掛以及收複之誌的,她都在心裡細細琢磨著,思量著到底哪一首最契合當下眾人對燕雲十六州的複雜情感,又最能夠在這詩會上脫穎而出,技壓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