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房丫環,建社團當大佬 第33章 《燕雲十六州》4
方纔詩會進行到精彩之處時,已經有人忍不住開始鼓掌喝彩了。郭彪心裡想著,這靈巧兒能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畢竟「文無一般。
緊接著,她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清晰,吟誦道:「《破陣子?壯詞以抒懷》——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這詞剛一出口,現場先是陷入了片刻的沉寂,緊接著便如同平靜的湖麵投入了一顆巨石,瞬間嘩然一片。眾人皆是滿臉驚愕,心中暗自思忖,這般飽含壯誌豪情又透著無儘滄桑的詞作,真的會是一個少年能夠創作出來的嗎?
詩詞這東西,本就有著很強的主觀性,理解起來往往因人而異。靈巧兒把原標題改動之後,眾人便不清楚這詞裡原本還有特指的人物了,自然也就沒辦法結合具體的人物背景去深入理解。如此一來,在理解上便出現了一些偏差。
在當下眾人聽來,從這詞裡所描繪的內容來看,一方麵,大家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對於收複燕雲十六州這件事,隱隱有著一種壯誌難酬的悲觀情緒;可另一方麵,又能體會到一種彷彿要力挽狂瀾、點醒眾人的強勢與決心。而且,詞中還刻畫了一位將軍為了收複失地,一生殫精竭慮、廢寢忘食的形象,那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氛圍躍然紙上,讓人不禁聯想到諸葛孔明那般的人物。隻不過諸葛孔明留下的是千年的意難平,而從這首詞所營造出的感覺來看,彷彿這位詞中之人有著能夠彌補一切遺憾的能力一般,著實是令人感慨萬千。
眾人細細品味了好一陣子,不住地發出陣陣感歎之聲。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家心裡都犯起了嘀咕,實在是難以相信這等佳作會是靈巧兒所作。畢竟她年紀尚輕,又哪有那樣的經曆,怎麼能夠把這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描繪得如此深刻、如此到位?
麵對眾人投來的質疑目光,靈巧兒卻絲毫沒有要解釋的意思,隻是朝著衛吟霜露出一個自得的笑容,那副模樣彷彿在說,信與不信,那可就是你們的事兒了,我自巋然不動。
衛吟霜,此刻還沉浸在那詞作帶來的震撼之中,遲遲沒能從那複雜的情緒裡回過神來。她腦海中彷彿已經浮現出了詞中所描繪的畫麵,那金戈鐵馬、沙場征戰的場景,以及英雄遲暮的無奈與悲涼,一遍遍在她眼前閃過。許久之後,她才終於回過神來,一臉感慨地對靈巧兒說道:「你們東大那邊,難道也是連年遭受戰爭之苦嗎?不然你怎會寫出這般飽含滄桑與壯誌的詞句?」
靈巧兒聽了,嘿嘿一笑,擺了擺手說道:「不是不是,你可誤會了,這首詞所表達的意思,可不是你想的那樣。其實,它講的是有那麼一個人,一輩子心心念念著要像詞中所描繪的那般,為朝廷效力,為收複失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可無奈造化弄人,一直到自己垂垂老矣,都始終沒能得償所願啊。」
衛吟霜聽了靈巧兒這番解釋,心中愈發覺得傷感了,甚至比起之前那種認為詞中之人戎馬一生、最終功成身退的理解,還要更加難過幾分。她不禁輕輕歎息了一聲,眼中滿是惋惜與同情,猶豫了一下,還是試探著問道:「那個人……難道是你爹爹?」
靈巧兒一聽這話,一口茶差點沒噴出去,趕忙用力地搖了搖手,急忙說道:「不是不是,是……嗯,是我們東大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人物啦,你就彆瞎猜了。」
眾人聽了靈巧兒這急切的否認,雖心中依舊存著疑惑,可也不好再多追問什麼,畢竟這詩詞背後的故事,人家不願多說,也不好強求。
顯然衛吟霜和丫環們是誤會了,靈巧兒也懶得解釋,畢竟很難解釋。
現場的氣氛一時有些微妙,大家既沉浸在方纔那兩首精彩詩作帶來的震撼與思索中,又對這其中的種種好奇不已。
這時,一位身著青衫的年輕書生站了起來,他先是朝著眾人恭敬地行了一禮,目光中透著幾分堅定,隨後朗聲道:「諸位前輩、同仁,小生不才,也想藉此機會,以燕雲十六州為題,吟誦一首拙作,與大家共抒這收複失地之壯誌。」說罷,他展開手中詩稿,聲音朗朗地吟誦起來:
「燕雲遙望霧靄沉,胡騎縱橫歲月深。山河破碎黎民歎,烽火連天壯士吟。願化長風驅虜寇,誓傾熱血護邦林。待得失地歸華夏,再譜新章頌古今。」
這詩雖沒有郭彪詩作那般雄渾大氣的氣魄,也不像靈巧兒所吟之詞那般意境深遠、情感複雜,卻勝在情感真摯直白,將對燕雲十六州淪陷的痛心以及渴望收複的急切之情,簡單明瞭地展現了出來。眾人聽了,也都紛紛點頭,給予了認可的掌聲,覺得這年輕書生雖名氣不大,可在這等場合下,能有如此心意與勇氣,也是值得稱讚的。
書生吟誦完,朝著眾人再次行禮後,才緩緩坐下,臉上帶著一絲靦腆,卻又透著滿足,彷彿能在這彙聚諸多才子佳人的詩會上,為燕雲十六州的收複之事發聲,於他而言便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