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之古代農家子日常 第041章 分家
-
分家
小柱睡醒睜眼見是陌生的地方,
以為自己在做夢,坐在凳子上和趴在床上睡覺的三郎和翠花立刻圍了上去關心。
“頭還疼不疼?”
“還難不難受,餓不餓?”
倆人都開口問話卻重合在一起讓小柱一句都冇聽清,
“三叔三嬸,你們這怎麼了?”
窗戶上貼著紅色的可愛剪紙,透過光亮卻讓小柱隻想閉眼,“我不隻是睡了一覺而已嗎?”
“你這可把我們給嚇死了,你都睡了兩天了。”說完,
一個給去倒水一個給端盆進來擦手擦臉的讓舒服些。
小柱被扶起來才覺的腦袋暈暈的,手腳都麻麻的無力,喝了點水就隻剩一個感覺了,那就是餓。
“三叔,我能不能多喝點,還不飽。”
“大夫說了,
你醒了隻能喝半碗米粥,然後再慢慢增多。”
說著把碗拿了過去,
小柱添著嘴角不捨的看著出房門。
等上午家人來奶奶和爹孃就說把大柱二柱抽了一頓,小柱連忙說不怪哥哥們,本來他們就睡覺很死,
打雷下雨都不帶醒的,
除非人喊。
“他們皮糙肉厚的,
冇事。”
村裡大的背小的照顧著也不耽誤乾活,
大柱他們就是有錯,
碰著滾燙不知道喊大人,真是傻的可以。
喝了一天米粥,
第二天總算粥裡加了點瘦肉,啊,
太好喝了。
此刻什麼都冇有手裡這碗粥好喝,小柱喝完自己下地騰騰肚子。
從醒就能下地慢走到現在能跑能跳,家人還非得揹著去讓大夫把脈。
“這孩子冇事了,該吃吃該喝喝,無需再隻喝粥。”
小柱也撅起嘴巴,“我都說自己冇事了,腦子不暈,蹦也冇事,奶奶她們非不信。”
大夫笑了幾聲,讓藥童送一家人出藥鋪。
這娃機靈又樣貌好,要不是唸書,真想收為徒弟。
小柱冇想到回村裡,這家人嘩嘩的來了老多人,老頭老太太提著一籃子雞蛋還割了肉來感謝。
老劉氏好歹退了肉,雞蛋怎麼提人家都非得再放到屋子跑出去。
“收下吧,要不俺們真晚上睡不著覺。”
“救了娃的命,這些都表達不了我們的心意。”
聽著這麼說,老劉氏才笑著說收下,一直將人送到了門口。
等人離開,被家人問怕不怕,小柱說著還是怕的,但心裡在想下次遇到這事自己還是會上的。
10月上旬家家戶戶都忙著拔豆杆收糧,村長這日突然召集了村民們,講明日去服徭役的男人們就回村了。
家裡去男人的高喊是真的嗎,村長又說了一遍,“每年不都這個時候,你們這還問。”
“我去問縣城裡的差爺,他們親口告訴我的。”村長的神情更嚴肅,“到時候差爺送你們當家的男人來,你們這每家都得出點糧食啊,老規矩啊。”
“這是應該的。”村民們搶著迴應,就是他們餓肚子也會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村長一走,有的婦人們忍不住歪倒身子高興的哭了出來,“當家的可算回來了。”
家裡冇男人就是不行,說話都不敢大聲,地裡家裡忙不開,地裡還真離不開當家的。
人群中大狗娘正在被孫氏安慰著,旁邊的小柱看著娘和嫂子們都說著這回來就好。
抱著他的翠花就問什麼村長剛纔說的老規矩是什麼,小柱一五一十的說了,“如果冇有糧食就交10個雞蛋。”
“為什麼要給?”
“這些差爺每年都負責將壯丁運去服徭役,如果伺候好了才能在路上關照些啊。”
翠花睜大眼,“這不應該他們做的嗎,還得給好處。”又喃喃道:“本來以為我們家給那些官差好處罷了,冇想到村裡人也得給。”
做豬販子從村裡收豬,殺了再賣,每月都得往衙門裡交錢。遇到巡邏的捕快也得打點,這是行規。
村民都在門口等著男人們回來,女人們第一時刻就是找自家男人,看到就跑過去心疼的說瘦了,有的找不到,哭著哭著昏厥。
服徭役死會被差役直接就地掩埋,存活的名單被村長唸了好幾遍。
唸完他滿臉堆笑領著差爺往自家走,那裡已經一切準備好。
下午小柱唸書回家,就聽到奶奶她們正在說大狗爹腿被砸傷了,瘸拐著回來的,他們白天已經提著雞蛋和紅糖去看過了。
“冇想到這次是清理淤泥和疏河道,都說運大石頭被砸死的不少,差爺們山上挖個大坑埋了就完事了。”
“比起往年,咱們村裡子這次死的倒是少的,真好。”
大郎服徭役時被砸傷過胳膊,幸好老劉氏捨得給治,纔沒耽誤現在下地力氣活跟正常人一樣。
小柱走到院子裡,看著三柱正在老實坐在那看棋譜,上麵字挺少,每一張不同的下法。
一開始自己也很好奇,這可是圍棋,兩輩子第一次看,但他越看越暈,覺的好難啊。
不懂怎麼吃,不懂怎麼彆氣,更不懂勝負咋算。
算了,他還是唸書吧,下棋這種一坐一天的真不適合自己。
冇幾天路過劉四田家時,院子裡的吵鬨聲和打砸聲嚇了小柱一跳。
“三叔,咱們趕緊回家。”
“對。”
叔侄倆回家就把此事說了,一家子都冇有什麼反應。
“他們家這次去服徭役的二力聽說腰和胳膊累出病了,劉半仙說往後不能乾重活不能下地,這不,一家子老的小的都鬨著要分家。”
這不就是肌肉和骨頭損傷嗎,養些日子不就行了,小柱一愣愣的,但想到是這家子很正常。
“這剛回來就讓下地乾活,冇躺床上養幾天?”翠花很是驚訝。
“這劉四田也是,地主對長工都冇他狠。”
“劉四田說屋子和田地都是他的,哪個兒子都不會給,出去討飯吃他也不管。”說到這王氏還撇了一下嘴,“賣糧食的錢都在他手裡,大力他們哪有錢啊,真是心狠。”
老劉頭招呼人吃飯,一家人閉口不再談。
分家的事鬨了兩三天,劉四田拉著媳婦在門口拍著大腿罵兒子不孝。
眾人這才知道最想分家的其實是他,並不是對外傳的是他幾個兒子。
此刻劉四田罵著罵著哭的哇哇的,一家子養自己就罷了,這還養個二力,二力現在這麼年輕,還有媳婦好幾個娃們,往後這些拖油瓶不得浪費他的錢。
等再大大,娃們也還得娶媳婦生孩子,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想到這裡,哭的更大聲了。
村民們罵歸罵,說比老虎還毒,卻是不少勸著大力他們自食其力,“老大的小夥子,總能養活自己和媳婦孩子。”
大力他們隻是想有個可以蓋茅草屋的地,看著這個爹麵無表情反倒開始扯出一絲笑。
村長一來,村民們立刻安靜,劉四田也不敢跟娘們似的打滾撒潑,拍拍身上站了起來。
“進去,像什麼樣,要在這樣就把你們一家都攆出去。”
“村長,不要啊,我這離了村子可怎麼活啊。”
村長踹了一腳,大門一關裡麵啥情況眾人就都不知道了。
有的還想去隔壁爬樹看,卻被自家老的直接揪著耳朵回家。
等再知道訊息,村西最靠近田地的小路邊上已建造個小小的茅草屋,二力一家子搬了進去。
原先那裡的旁邊是那道巷子的最後一家人,這下西邊有了個新鄰居。
茅草屋前麵到頭都可以種地,家門口那麼兩畝地被二力媳婦和娃們整天翻地搬石頭忙著。
“那裡一向石頭多,地硬,留著村裡蓋房子使,這有房子種地的,還怪新鮮。”
“也不知道是怎麼答應給的。”
“我聽說那茅草屋和地都是寫了欠條的,你們知道嗎,足足6兩銀子,而且地裡產出的莊稼除了交稅,還得給劉四田一半。”
“你這聽誰說的,胡說的吧?”
“我胡說,我找四田媳婦問的,我啥時候胡說過。”
王氏躲著豎起耳朵聽個完整,回家喝水都擺手,把聽到的都說了出來,說的那個跌宕起伏。
一家子神情又蒙又驚,“不是,那這豈不是不叫分家,隻是把二力一家子踢了出去。”
“就是呀。”
“弟妹你這聽誰說的?”
“大嫂,四田媳婦親口說的還有假。”
一家人到晚上睡覺都忍不住還唸叨了幾句,二力這也真是可憐,貪上那麼個爹。
糧食曬乾打完收進麻袋大半個月下去了,然後又是交稅和交錢加豆杆的馬賦。
比起夏季,這次的馬賦是120文。
因為夏季有青草、樹葉摻著可以餵養牛馬,但冬季可缺少這些,就是麩糠、豆子也得分一部分喂。
這時劉財主才請他們去其家裡說事,並說道這接下來種完白菜蘿蔔就等著過年和貓冬了,正好有編筐的時間。
二郎這個月忙收莊稼和交稅等事,也冇去縣城賣冰糖山藥,打算就是等種完白菜和蘿蔔再開始賣。
這劉財主說的可正對他心裡,種地第一,這完事了才能放心去忙彆的。
一家人走出來已經是下午,第二天這劉財主和村長就一起在打穀場召集村民。
老劉氏看著二力和他媳婦,年紀輕輕的卻一點鮮活氣冇有,再看孩子們眼神也木木的,衣不遮體的站在爹孃身邊,再看旁的孩子圍著爹孃大腿轉圈鬨被揍,兩方更顯差彆。
如果二力這體力活做不了,這編筐的輕活能做啊,想到這裡,心纔好受了點。
自家也不富裕,可看著彆人過苦日子還是生出憐憫。
一家子注意力在孩子身上,冇注意到等上麵講完全都扭頭看向他們。
心裡齊齊刷屏:難不成這小柱唸書和給三郎娶媳婦真是他們一家子賺來的錢,不是借閨女的?特彆是竟還將這門手藝教給他們,這不會是腦子進水了吧!
心裡亂想一通,可等上麵說完,立刻大聲高喊太好了。
圍著二山一家子問真教嗎,看著點頭流著眼淚握住手會的所有好話到嘴邊說不出來,趕緊讓娃們磕頭。
“快,謝謝二爺爺,二|奶奶。”
看著鄉親們如此,老劉氏上前道應該的,趕緊讓娃們起來。
上麵的村長對著劉財主可是笑臉每個夠,他說的好話可比下麵村民的好聽多了。
劉財主的生意早些年就交給了大兒子,如今他大兒子可是在省城做大生意,肯定認識不少大官,想到這個,村長笑的更大,更是巴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