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則天 第294章 選妃
六月十二,李治龍體些微好轉,便召集群臣議及太子李弘婚事。
李弘年已十六,依大唐禮製,早該冊立太子妃,
唯前兩年李治沉屙在身、武媚娘協理朝政,再加上偶有提及,李弘總是婉拒。
此事一拖再拖,便遷延至今。
退朝後,李治留武媚娘於內殿議事,談及李弘的婚事,
他蹙眉撫額,語氣焦慮,
“弘兒雖然仁厚,卻性子執拗,先前數度提及選妃,
他總是以‘年齡尚小,學業未精’推諉,今時已不容再拖。”
武媚娘手捧奏摺,抬眸應道,
“皇上說的是呢,弘兒年紀本該去年就成婚的,
臣妾也認為太子妃遴選之事,需要儘快提上日程。”
武媚娘心中思索,李弘近來與自己嫌隙漸生,
若是她直接為李弘擇定太子妃,
恐怕會適得其反,既引得李弘對自己逆反之心更盛不說,
還會因此對未來太子妃心生排斥。
雖然是選太子妃,亦是為李弘選相伴一生的妻子,
李弘雖然是儲君,首先是自己的兒子,
她當然還是希望他人生順遂、安穩無憂。
夫妻和睦,情投意合。
隻是兒女長成,已經有了自己的心思,武媚娘身為母親,需考量的事情更添繁冗。
帝後商議數日,終於定下“選秀擇妃”之策:
由禮部牽頭,於官員家中擇選適齡女子,先經李治與武媚娘初篩,
再令李弘以“論經”為名與候選者相見。
此舉看似放權讓李弘自主選擇確定,實則武媚娘早已暗中甄彆篩選。
無論是作為母親還是作為皇後,
她都無法真的完全放手讓李弘僅憑一己喜好擇定太子妃,
身為母親,她怕他被表象迷惑,錯付終身,誤了後半生安穩;
身為皇後,她更需考量朝堂格局、世家平衡,確保太子妃的家世與品效能為東宮增勢,為大唐儲君穩固根基,
斷不能容半分隨性與僥幸。
太子選妃訊息傳開,長安勳貴世家紛紛送女入宮。
禮部初選後,共擇出十二人,皆門第相當、容貌端莊。
武媚娘逐一審閱卷宗,目光終落於司農少卿楊思儉之女楊佩佩的畫像上。
楊思儉出身弘農楊氏,乃關中望族,
其祖父楊士達隋末官至納言,與武媚娘外祖父楊達同屬一脈,論及親緣,尚有遠親之誼。
更重要的是,卷宗載楊佩佩“通《詩》《書》,善女紅,性溫婉,事親至孝”,
這般品性,既能安撫李弘執拗之性,亦能在東宮之中穩掌中饋,
他日更可與李弘並肩,協理後宮事宜。
然武媚娘並未表露心意,僅將十二份卷宗送至東宮,對李弘道:
“弘兒,這十二個姑娘皆是禮部精心遴選,你且細閱,若有中意者,可與父皇母後言說。”
李弘接過卷宗,心中抵觸難掩——他深知母親素來有主見,這些人選肯定是經過她篩選。
如此一來,無論自己最終擇誰,皆是母後心中認可之人。
他隨意翻閱數頁,見楊佩佩卷宗時,眉頭微蹙。
“司農少卿之女?聽聞楊大人素來謹言慎行,其女恐亦是循規蹈矩之輩,與兒臣性情未必相合。”
武媚娘早已料及他有此反應,並未辯駁,僅含笑說道。
“弘兒的終身伴侶,自然由你自行定奪。
隻是選妃之事,既需合你心意,亦需顧全朝堂安穩。
楊少卿在農事上於國有功,其女性情端正,確是良配。
母後這樣說,並不是要你選定楊佩佩,
隻是回答你說楊佩佩循規蹈矩恐與你性情不和的說法,
好女子自然不在少數,你且慢慢斟酌,若是這裡每一個姑娘都不稱你意,
母後再為你尋其他合適之人便是。”
武媚娘這般順承,反而令李弘疑竇叢生,
他認定這隻是母後的緩兵之計,想來母後心中真生屬意的太子妃並不在這十二人中,
她明知自己不會青睞她所選之人,才故作“全聽你便”之態。
定然是如此,她先是讓自己在這些不合心意的人選裡耗儘心性,
待自己厭煩難決時,再順勢推出那個藏於暗處的真正屬意者,
屆時自己反倒會誤以為是“自主選擇”,連反駁的緣由都無從尋覓。
念及此處,李弘驟然改弦更張。
“母後所選之人,定是周全妥當,那兒臣便再細加審閱。”
武媚娘聞言一愣,李弘今日這般順從,毫無往日叛逆的樣子,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見武媚娘麵露驚訝,李弘更覺自己猜中了母親心思,
心中暗自得意,麵上笑容亦真切了幾分,
眼底的小心思,武媚娘一眼便看穿。
“母後放心,兒臣信母後一定會為兒臣擇一位既合心意、又能助兒臣穩固東宮的太子妃。
兒臣先前不過是一時鑽了牛角尖,如今已然想通,母後考量周全,斷不會讓兒臣受委屈。”
李弘這句話,顯然並不是出於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敷衍的場麵話,
武媚娘聽著矛盾不已——既欣慰他似有“懂事”之態,願意體諒自己的考量,
又清晰察覺到那話語背後的疏離與試探,彷彿隔著一層看不見的薄紗,
明明是母子間的對話,卻滿是彼此揣度的客套,沒有半分尋常人家母子的坦誠與暖意。
她微微垂眸,隻盼他再長大幾歲,便能明白她的苦心,
武媚娘緩聲道。
“好,那母後明日設宴,令這十二位女子於蓬萊殿陪侍,你可與她們論經談史,親自體察他們的品性。”
李弘見武媚娘似是興致不高,心中越發篤定自己的判斷,喜悅更甚。
“嗯,兒臣聽母後的,就這樣安排。”
次日蓬萊殿宴席之上,十二位女子身著襦裙,依父親品階侍立兩側。
“臣女參見皇上,皇後娘娘!”
“都起來吧,賜座!”
武媚娘含笑回道。
“謝皇上,謝皇後娘娘。”
姑娘們的禮儀一絲不苟,
屈膝起身時裙擺輕揚卻無半分淩亂,
應答聲清脆婉轉又不失端莊,
抬手落座間皆恪守著世家女子的教養,
連指尖觸碰座椅扶手的力度都恰到好處,
既顯對帝後的恭敬,又不外露刻意討好的侷促。
————————分界線
寶子們踴躍留言啊,對劇情有什麼看法或者閣主有什麼劇情寫漏了的,都可以提出來的哈,
感謝寶子們的支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