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加及再4L4m椎那 316
開胃小菜
麵對崇禎親自安排的事情,駱養性自然不敢怠慢,立刻著手安排。
駱養性很清楚,這件事必須得辦的漂亮一些,不能出任何差錯,不然自己可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駱養性離開之後,崇禎便在方正化等親衛的護送下回到了薊州府衙。
薊州城沒有被建奴蹂躪,相比於遵化,現在的薊州城更加的熱鬨,也多了許多人間煙火。
崇禎來了,薊州府衙自然就成了崇禎的臨時行宮。
回到薊州府衙後,崇禎屁股剛坐下,一口茶水還沒有喝到口,方正化又前來稟報。
“皇爺,英國公張維賢、恭順侯吳惟英、撫寧侯朱國弼求見。”
崇禎放下手中的茶盞。
在城外十裡的時候,張維賢等人自然也是前去迎接聖駕的,但是崇禎並沒有和這些人過多言語。
崇禎這麼做也是有意為之。
畢竟,禦駕親征之前,京營的事情因為建奴進關,形勢緊迫,自己沒有和這些勳貴算賬。
現在,局勢穩定了,必須要好好敲打敲打這些勳貴。
同時,京營三大營編製十五萬人。
為了養這十五萬人,每年耗銀無數。
出征之前,崇禎雖然借機將京營人馬編製縮減。三大營從十五萬人,縮減至六衛,五軍營三衛,三千營二衛,神機營一衛!
但是,崇禎這麼做隻是權宜之策。
畢竟當時秦良玉和滿桂、趙率教等人不在自己身邊,自己手中沒有兵。
崇禎擔心自己動手太狠,會讓這些個勳貴狗急跳牆。
那樣的話可就玩脫了。
所以,崇禎隻能隱忍,給京營留了三萬多編製。
但是,現在不同了。
如今,建奴大敗,狼狽而逃。
滿桂率領大同邊軍兩萬餘人、秦良玉麾下白桿兵五千餘人、石柱兵兩萬人,趙率教、曹文詔等人麾下關寧鐵騎數萬,關寧軍數萬人。
自己手上現在可是有實打實的近七萬人馬!
兵馬在手,天下我有。
這個時候,崇禎自然不需要隱忍,所以在城外的時候就給這些人甩臉色了。
沒想到這些老家夥這麼沉不住氣,自己剛回薊州府衙,他們就跟了上來。
崇禎現在有底氣了,豈是他們想見就能見的?
必須再給他們上個下馬威,好好挫一挫這些老家夥的銳氣。
“去,告訴他們,朕現在有事,讓他們等著!”
“是,皇爺!”
方正化當即領命而去。
薊州府衙外。
張維賢、吳惟英和朱國弼看到方正化出來,麵露喜色。
以為是崇禎要宣見他們。
可是,方正化一開口就讓他們夢碎薊州。
“方公公,陛下宣見我們了!”
張維賢作為勳貴之首,自然是首先開口。
“國公爺,兩位侯爺,陛下說現在有事情要處理,請你們在此等候一下!”
方正化雖然知道崇禎現在屁事沒有,就是要拿捏拿捏這幾個人,但是皇上是皇上,他是他。
對於張維賢等人,方正化態度依舊是非常恭敬的。
聽到方正化的話,張維賢等人沒有多想。
畢竟,皇上為大明之主,日理萬機,現在又剛入薊州,事情多一點也很正常,很合理!
“有牢公公了,既然陛下有旨,我等便在此等候陛下宣見便是!”
眾人都知道方正化可是崇禎的貼身保鏢。
俗話說得好,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是皇上身邊的貼身侍衛。
所以,張維賢對於方正化也是十分的客氣。
方正化沒有多說什麼,再行一禮後,直接返回了府衙內。
崇禎有事嗎?
彆說,還真有事!
行軍一天,崇禎還是很累的。
所以,崇禎的事情就是蒙頭大睡,好好休息一番。
畢竟睡的好纔有精力和精神和外麵的老狐狸鬥智鬥勇。
雖然說甲申之變的時候,英國公一門忠烈,**殉國。
除了英國公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勳貴也都殉國。
但是,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勳貴忠心的是大明朝,而不是他崇禎。
這些勳貴是大明朝的勳貴,無論是誰做皇帝,隻要是老朱家的人,他們這些人都可以安享榮華富貴。
這可不是崇禎所喜歡的。
這些勳貴先祖有功於大明,有功於老朱家,賞賜他們一些土地,享受一些榮華富貴,倒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僅限於這些。
長期以來,京營兵權一直為勳貴所掌控,京營也成了勳貴集團的底牌和依仗。
要是這些個勳貴能好好訓練京營,讓京營有些戰鬥力,倒也算了。
可是,現在是什麼情況?
京營成了這些勳貴的取款機。
京營的士兵成了勳貴家的奴仆。
好家夥!
現在朝廷經濟這麼困難了,也是優先保證京營的軍餉。
可是,現如今呢?
十五萬的編製,每年耗費銀錢無數,建奴都快要兵臨京師了。
京營出三萬人馬還得拚拚湊湊。
而且這三萬人馬說實話,也就是守城充充數,打打順風仗還可以,要是和建奴野戰,估計要完犢子!
所以,崇禎不準備做冤大頭了。
每年花這麼多銀子去養京營這些老爺兵。
京營不能留!
崇禎準備借著新勝的威懾,加上手中人馬,強行推動京營改製,也就是取消京營。
省下來的銀子用來編練新軍,充備武力,征服四海。
對!就是這樣!
崇禎內心打定主意,此事必然是勢在必行。
一番思索後,崇禎有點疲憊,就這樣入睡了。
睡夢中,崇禎夢到自己帶著新軍一往直前,無往不勝,大明的龍旗飄揚四海。
………
薊州府衙前。
張維賢等人的日子可就不是那麼好過了。
本來以為崇禎忙,一會就好的。
可是,這個一會兒有點長,已經過去一個時辰了,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太陽落山了,氣溫也降了下來。
畢竟現在可是寒冬臘月!
張維賢等人晚飯也沒有吃,現在可真是又冷又餓。
但是,崇禎讓他們在此處等候,這便是聖旨,沒有得到許可,自己就擅自離開的話,恐怕自己這些人真的會吃不了兜著走的。
所以,留是又冷又餓,走是腦袋搬家。
權衡利弊之下,張維賢等人還是覺得腦袋比較重要,等就等一會吧!
他們並不知道,現在這些苦不過是開胃小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