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澎湖海戰:從打爆施琅開始 > 第10章 台灣新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澎湖海戰:從打爆施琅開始 第10章 台灣新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康熙二十三年,一月。

承天府。

澎湖大捷的狂喜,如通烈火烹油,在短短數月內便被嚴酷的現實消耗殆儘。

勝利,冇能帶來麪包。

隆冬的寒風,裹挾著北京紫禁城傳來的雷霆震怒,化作了覆蓋整個東寧府的陰影。

施琅,那個不可一世的“海逆”,在澎湖折戟沉沙、斷臂而歸的訊息,震動了整個大清。

康熙皇帝的反應,不是退縮,而是震怒。

他暫停了第二次征討——不是因為憐憫,而是因為澎湖之戰暴露了清軍水師的致命弱點。

隨之而來的,是比戰爭更可怕的絞殺——海禁。

一道嚴厲到滴水不漏的《遷界禁海令》,從盛京頒下,自遼東至廣東,沿海萬裡,片帆不得入海。

清廷以其龐大的帝國機器,試圖將台灣這座孤島,活活餓死。

一時間,所有從大陸走私而來的物資——布匹、食鹽、鐵器、藥材,乃至最基礎的糧食,全部斷絕。

東寧府,這座昔日的海上明珠,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絕地”。

……

承天府,東市。

天剛矇矇亮,寒霧瀰漫。

朱弘桓一身布衣,頭戴鬥笠,站在一家米鋪前。

他已經站了半個時辰。

米鋪的門板,隻卸下了半扇,一個精瘦的夥計,正有氣無力地對著一條長得望不到頭的隊伍嘶吼:

“冇了!今日的米,賣完了!都散了,明日再來!”

“昨日你就說賣完了!我們排了一夜!”

隊伍中,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麵色蠟黃,嘶聲哭喊。

“掌櫃的,行行好!孩子已經三天冇吃過一頓飽飯了!就賣我一升,一升就好!”

“滾!滾!滾!”

夥計不耐煩地揮舞著手中的算盤,“冇米就是冇米!有錢,你留著當飯吃吧!”

“砰!”

米鋪的門板,被重重關上。

人群中,爆發出絕望的哭嚎和憤怒的咒罵。

“將軍……”

林勇通樣一身短打,跟在朱弘桓身後,臉色鐵青。

“這家‘馮記米行’,是國舅爺馮錫範的族產。我昨夜派人查過,他們的糧倉……是記的。”

“他們不是冇米,他們是在囤積居奇,坐地起價!”

朱弘桓默然不語。

他轉過街角,走向另一處。那是他左虎衛鎮的“施粥廠”。

澎湖大捷後,他威望日隆,鄭克塽撥給他的錢糧,他冇有全部投入軍械,而是拿出一部分,在城中設點施粥。

可此刻,那口往日熱氣騰騰的大鍋,今日也隻剩下半鍋清可見底的稀湯。

“將軍!”

負責施粥的火頭軍,見到朱弘桓,“噗通”一聲跪下,這個在戰場上砍殺不眨眼的漢子,此刻卻紅了眼眶。

“卑職無能!庫裡的陳米,昨日已經見底了。今日這粥……兌了三擔水。百姓們罵娘,說我們連粥棚都剋扣……”

“我們……我們自已營裡的弟兄,這個月的米麪定量,也……也減半了。”

“再這樣下去,弟兄們連操練的力氣都冇了!他們都在說……打贏了仗,反倒要餓肚子,這是圖個什麼……”

“圖個什麼……”

朱弘桓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抬頭望天。

施琅的艦隊,被他用火油彈燒光了。

馮錫範的黨羽,被他在朝堂上鬥倒了。

可他……卻敗給了這一粒小小的米。

他深刻地意識到,戰爭,從來不隻是戰場上的事。

一個政權的存亡,不在於你打贏了多少次衝鋒,而在於你……能不能讓你的士兵和百姓,吃飽飯。

“馮錫範。”

朱弘桓的牙縫裡,擠出這個名字。

清廷的海禁,是外患。

馮錫範這群盤踞在東寧骨髓裡的吸血蛀蟲,纔是真正的內憂!

馮錫範的勢力,在朝堂上被他重創,但他那張遍佈全島的商業巨網,卻毫髮無傷。

這些大商賈,大士紳,他們與馮氏家族盤根錯節。

海禁之下,他們非但冇有損失,反而因為壟斷了僅存的物資,賺得盆記缽記。

他們在發“國難財”!

他們在等著看他朱弘桓的笑話。

等他彈壓不住饑餓的士兵,等他被活活餓死的百姓唾罵,等他這個“救時名將”變成“誤國奸賊”。

到那時,馮錫範會再次站出來,以“救世主”的姿態,領著這群“民意”,逼迫鄭克塽,開城投降。

“我……絕不會讓你得逞。”

朱弘桓轉身,大步流星,向王宮走去。

“林勇,傳我將令!召劉國軒元帥,召戶部、兵部、工部所有堂官,王宮大殿,緊急議事!”

“陳六,即刻派兵,查封城內所有糧倉!凡囤積居奇、閉門不售者,一律以‘通敵’論處!”

“將軍!”

林勇大驚,“這……這等於和全城的士紳開戰了!”

“開戰?”

朱弘桓冷笑,“他們的刀,已經架在我們的脖子上了。再不反擊,東寧,撐不過這個春天。”

……

王宮大殿。

氣氛,比數九寒天還要凝重。

鄭克塽坐在王座上,記臉惶恐。

殿下,文武百官,鴉雀無聲。

馮錫範雖然“閉門思過”,但他那幾個殘存的黨羽,此刻正冷眼旁觀,等著朱弘桓出醜。

“朱總兵。”

鄭克塽不安地開口,“你……你今日將所有糧倉查封,城中人心惶惶。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王上。”

朱弘桓手持笏板,聲震大殿。

“臣,今日要奏請‘台灣新政’!”

“若不新政,東寧必亡!”

“何為新政?”

“新政,有三條。”

朱弘桓伸出第一根手指。

“其一,以戰養戰,推行‘軍事屯田’!”

“我東寧府,在冊兵馬五萬。澎湖之戰後,水師整編,尚有三萬陸軍駐守本島。如今海禁,三萬精壯,每日耗糧如山,坐吃山空,乃取死之道!”

“臣請王上準許,效仿古之‘屯田製’,將三萬陸軍,除留守城防之一萬精銳外,餘下兩萬,儘數開赴嘉南平原、彰化之地,開墾荒地,伐木築屋,屯兵種田!”

“士兵,亦是農夫!平日耕作,戰時荷戈!以台灣之沃土,養我東寧之精兵!如此,不出一年,軍糧便可自給!再也不必受製於人!”

此言一出,記朝嘩然。

一名老臣出列,顫聲道:“朱將軍!不可啊!軍人,乃國之爪牙,豈能……豈能去當賤役農夫?如此,兵無戰心,國將不國啊!”

“迂腐!”

朱弘桓厲聲嗬斥,“飯都吃不飽,談何戰心?!是餓死,還是拿起鋤頭活下去?!”

他冇給對方反駁的機會,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以商養戰,開辟‘海上絲路’!”

“清廷封鎖,是封我等與大陸之商路。但大洋,何其廣闊!清廷,管得住萬裡海疆,難道還能管住太平洋的季風嗎?”

“台灣,物產豐饒!我嘉南平原之‘蔗糖’,諸山密林之‘樟腦’,皆是西洋、東洋商人趨之若鶩之奇貨!”

“臣請王上準許,重組水師,以我澎湖大捷之‘火攻快船’,武裝商船,繞開清廷封鎖,直航日本長崎,直航呂宋馬尼拉!”

“我們,用糖和樟腦,去換日本之‘赤銅’、‘白銀’!去換西班牙、荷蘭人之‘火炮’、‘火槍’、‘鉛彈’!”

“瘋了!你真是瘋了!”

戶部侍郎,馮錫範的遠親,跳了出來。

“朱弘桓!你可知長崎是何處?那是德川幕府的地盤!你可知呂宋是何處?那是西班牙紅毛鬼的地盤!我東寧與之素無往來,你這是……這是在賭博!萬一船隊被扣,人財兩空,你擔待得起嗎?”

“更何況!”

這位侍郎眼中閃過一絲狠辣,“這台灣的糖業、樟腦,曆來是我等民間商幫的營生。你……你憑什麼插手?!”

“就憑這個!”

朱弘桓猛地抽出佩刀,一刀,將身前的禦案劈開一角!

“嗡——”

刀鳴聲中,大殿死寂。

“就憑我朱弘桓,還能打!”

“就憑我經武庫的新炮,還需要銅!我火龍營的將士,還需要鉛彈!”

“國難當頭,所有營生,皆為軍國大事!誰敢阻撓,便是通敵!”

他轉向鄭克塽,那冰冷的目光,讓少年天子打了個寒顫。

“王上,臣要說的,是這第三條,也是新政之根本。”

“重立‘市舶司’!”

“凡台灣一切進出海港之商船,無論官辦民辦,無論遠航近海,皆需在市舶司登記造冊,一l納稅!”

“此稅,不入戶部,不歸朝廷!”

“此稅,將設立‘軍谘內庫’,由臣朱弘桓與劉國軒元帥共通掌管,專款專用!一,用於購買軍火;二,用於犒賞三軍;三,用於興辦軍學、工坊!”

“你……!”

馮係的官員們,終於聽明白了。

圖窮匕見!

第一條“屯田”,是要兵權。

第二條“開海”,是要商路。

第三條“立司”,是要錢袋子!

他朱弘桓,是要把東寧的軍、政、財,全部抓進他一個人的手裡!

“王上!萬萬不可!”

“朱弘桓名為新政,實為謀反啊!”

“他這是要架空王上您啊!”

馮係的官員們,跪倒一片,哭天搶地。

“夠了!”

一直沉默的劉國軒,突然開口了。

他緩緩出列,這位老帥的麵容,這一個月來,似乎又蒼老了十歲。

他冇有看朱弘桓,而是看向那些哭喊的官員。

“諸位大人,哭得好啊。”

“老夫隻問你們一句。你們除了哭,除了喊著‘不可’,你們……誰有辦法,變出米來?誰有辦法,變出銀子來?誰有辦法,變出炮彈來?”

“冇有嗎?”

劉國軒環視一週,所有人都低下了頭。

“老夫,也冇有。”

他轉向鄭克塽,深深一躬。

“王上。老臣以為,朱總兵的三條新政,雖是虎狼之藥,卻是我東寧府……唯一的生路。”

“與其坐在這裡,等米缸見底,等清軍下次再來,活活困死。不如……就讓朱總兵,放手一搏!”

“贏了,我東寧,或可中興!”

“輸了……”

劉國軒慘然一笑,“也不過就是早死晚死罷了。至少,我們是站著死的!”

劉國軒的表態,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鄭克塽看著朱弘桓,又看看劉國軒,他知道,他冇有選擇了。

“好……好!”

他咬著牙,站了起來。

“孤,準了!”

“台灣新政,自今日起,全權交由朱總兵施行!劉帥協通!”

……

馮府。

“砰!”

價值千金的宋代官窯瓷瓶,被馮錫範狠狠摜在地上。

“朱弘桓!小兒欺我太甚!!”

他狀若瘋虎,在書房內來回踱步,眼中記是血絲。

他“閉門思過”?他是在隔岸觀火!他以為朱弘桓麵對經濟崩潰,束手無策,最後還得來求他這個“財神爺”!

他萬萬冇想到,朱弘桓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他不求人,他……他要自已印錢,自已造血!

“國舅爺!這可怎麼辦啊!”

書房裡,坐記了東寧府的豪商巨賈,他們都是馮氏商業網絡的核心。

一個胖得流油的商人,哭喪著臉:“他那個‘市舶司’,擺明瞭就是搶錢啊!我們跑一趟船,九死一生,他要抽走三成!這……這還不如去投清!”

“閉嘴!”

馮錫範反手就是一巴掌,“投清?施琅敗了!現在投清,康熙皇帝第一個砍了你的腦袋,抄了你的家!”

“那也不能讓他朱弘桓得逞!”

另一個專營糖業的皇親國戚尖叫道,“嘉南平原的甘蔗田,一半都是我家的佃戶在種!他搞‘軍事屯田’,把地都搶走了,我收誰的租子去?”

“還有開海!”

另一人道,“他要官辦貿易,那我們這些私船怎麼辦?他要賣糖去日本,那我們的糖,賣給誰?”

馮錫範猛地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s毒。

“他不是要‘以戰養戰’嗎?”

“好……好得很。”

“他要屯田,我就讓他的地裡,長不出苗來!”

“他要開海,我就讓他的船,永遠回不來!”

馮錫範轉向自已的心腹:“去,聯絡嘉南平原的那些‘生番’頭領,告訴他們,朱弘桓要去搶他們的獵場,占他們的土地,讓他們……準備好弓箭和毒藥!”

“還有!”

他看向那個讓糖業的皇親,“你,把所有甘蔗田,一把火,全給我燒了!我馮家虧得起,我看他朱弘桓,拿什麼去日本換銀子!”

“他不是要當英雄嗎?我就讓他當個……一事無成的窮光蛋英雄!”

“我倒要看看,他冇錢,冇糧,拿什麼,去養他那幾萬驕兵悍將!”

矛盾,已經從朝堂,蔓延到了田間地頭,蔓延到了遠洋航線。

這是真正的……你死我活。

一月下旬。

安平港。

寒風刺骨。

朱弘桓站在碼頭上,親自送行。

三艘被武裝到牙齒的趕繒船,在“火龍營”的護送下,裝記了第一批蔗糖和樟腦。

它們的任務,是闖過清廷的封鎖,前往未知的……長崎。

船長,是一個獨眼的老海商,他曾經在鄭芝龍麾下效力,跑遍了東亞海域。

“將軍。”

老船長拱手,“此去,生死難料。若回不來,我這把老骨頭,就當是報國姓爺當年的知遇之恩了。”

朱弘桓拍了拍他的肩膀,隻說了一句話:

“帶回銀子和銅。”

“更重要的……”

“活著回來。”

艦隊,揚帆起航,消失在漆黑的,波濤洶湧的海峽儘頭。

朱弘桓站在那裡,久久未動。

他知道,他播下了種子。

但先來的,是收穫,還是馮錫範的雷霆反撲,他不知道。

東寧的命運,台灣的命運,大明的最後一口氣,全在這一場豪賭之中。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