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黑幕:我靠筆杆子掀翻商界 第124章 新聞博物館的時空對話
直升機螺旋槳的風壓吹動了機場地麵的碎雪,林蔚然緊了緊肩上的帆布包,腳步沒有停。顧明遠走在她側後半步,手插在外套口袋裡,指節抵著衛星電話的邊緣。
他們沒說話。
博物館開幕式還沒正式開始,展廳已經坐滿了人。前排是受害家屬,有老人,也有年輕人。夏嵐站在入口處核對名單,看到他們進來,隻點了點頭,沒迎上前。
林蔚然徑直走向主展櫃。
那支鋼筆安靜地躺在燈光下,筆身刻著“真相無價”四個字。旁邊是電子銘牌,寫著父親的名字和入職首日的選題。她的手指輕輕貼上玻璃,涼意順著指尖爬上來。
觀眾陸續入場,掌聲響起。
主持人走上台,宣佈展覽正式開幕。他說這是對兩代新聞人與警察的致敬,是對黑暗調查的終結紀念。
林蔚然站在台下,目光沒離開展櫃。
就在主持人念出“永久陳列”四個字時,展櫃內的鋼筆突然震了一下。不是錯覺,玻璃表麵泛起一圈細微的波紋。
下一秒,一道光從筆尖射出,在空中展開成全息影像。
畫麵裡出現了兩個人。
一個是她父親,穿著舊式記者外套,坐在燈下寫東西。另一個是顧明遠的父親,警服筆挺,手裡拿著一份檔案。兩人並排出現,像是提前錄好的對話。
“蔚然。”父親先開口,“如果你看到這個,說明你走到了我們沒走完的地方。”
顧父接著說:“但我們必須告訴你——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
現場安靜了一瞬。
有人笑了,以為這是展覽設計的彩蛋環節。掌聲再次響起,比剛才更熱烈。
林蔚然沒有鼓掌。
她立刻從胸前口袋抽出一支錄音筆,貼進展櫃玻璃,按下錄製鍵。眼角掃過人群,看見夏嵐坐在角落,手中的筆尖朝下,抵在膝蓋上一動不動。
她掏出手機,給顧明遠發了條訊息:**這不是預設內容。**
顧明遠正站在後排通道,聽到震動看了一眼螢幕,立刻轉身往外走。
三十秒後,他提著一個黑色裝置箱回來,蹲進展櫃側麵,開啟電源介麵,接入訊號增強器。全息畫麵閃爍了幾下,變得清晰穩定。
影像繼續播放。
林父說:“我們留下的不隻是證據,還有未完成的任務。海東集團的汙染鏈,從來就不止在國內。”
顧父接話:“南極科考站的資料被人為刪除過三次。最後一次是在九八年底,有人用內部許可權清空了全部生物樣本記錄。”
林蔚然屏住呼吸。
父親的聲音低了下來:“如果有一天,某種菌株再次出現,基因序列和當年一致——那就說明,他們從未停止。”
畫麵最後定格在兩張紙上。
一張是實驗編號表,標記著“0725”專案;另一張是資金流向圖,終點指向一個海外基金會。鏡頭拉近,父親的手指點了點圖紙邊緣一行小字:
“活體測試仍在繼續。”
影像消失。
展櫃恢複平靜,鋼筆不再發光。
全場沉默了幾秒,隨即爆發出議論聲。有人說是特效,有人覺得是黑客入侵。主持人試圖圓場,說這是為了增強沉浸感的設計。
林蔚然收起錄音筆,走到顧明遠身邊。
“你信嗎?”她問。
“信。”他說,“我父親不會在這種事上開玩笑。”
他剛說完,口袋裡的衛星電話震動起來。
來電顯示:南極科考站緊急通道。
顧明遠接通,聽筒貼耳。他的表情一點一點沉下去,握著電話的手收緊。
通話持續不到一分鐘。
他結束通話,看著林蔚然,隻說了兩個字:“南極。”
她沒問細節,轉身就往出口走。
路過意見箱時,她停下,摘下胸前的工牌,塞了進去。上麵還印著“江城電視台民生頻道”。
顧明遠跟上來。
夏嵐在門口攔住他們,遞出一個密封袋。“衛健委剛傳出來的,最新監測報告副本。”她說,“三天前,南極科考站送回一批冰層樣本,檢測出異常微生物。”
林蔚然接過,放進帆布包,拉上拉鏈。
“彆讓他們再壓下去。”夏嵐說。
“不會了。”林蔚然說,“這次我們帶著證據走。”
三人沒再多話。
夏嵐留在展廳,目送他們走出大樓。
外麵停著一輛專車,司機已經等候多時。車門開啟,顧明遠先上,林蔚然緊隨其後。
車子駛向機場。
路上,林蔚然開啟密封袋,取出報告。第一頁就是基因比對結果。表格下方標注著:
“新型汙染菌株,編號ns-1998r。與1998年原始樣本匹配度:99.7%。”
她合上檔案,抬頭看向窗外。
城市燈火在夜色中飛速後退。
機場塔台的燈光出現在前方。直升機停在專用坪上,螺旋槳已經開始轉動。艙門敞開,機務人員站在旁邊等待。
車停穩。
顧明遠先下車,伸手扶她下來。
風很大,吹亂了她的馬尾。她沒去整理,背著包快步走向停機坪。
登機梯前,她回頭看了最後一眼城市的方向。
然後踏上台階。
顧明遠緊跟其後。
機艙內燈光微亮。安全帶掛在座椅上,裝置箱整齊碼放在角落。林蔚然坐下,把帆布包抱在腿上,手始終沒有鬆開拉鏈。
機械師關閉艙門。
引擎聲升高。
直升機緩緩離地。
下方的城市越來越小,博物館的輪廓逐漸模糊。她低頭翻開報告,手指劃過那個基因匹配率數字。
顧明遠坐在對麵,盯著衛星電話螢幕。新的加密資訊正在跳動。
他抬起頭,和她對視一眼。
“他們知道我們要去。”他說。
林蔚然點頭,把報告塞進包裡,扣好搭扣。
螺旋槳的轟鳴填滿空間。
她閉上眼,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