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黑幕:我靠筆杆子掀翻商界 第36章 直播拖拽的外交風暴
手機被壓在身下,螢幕朝上,鏡頭還亮著。林蔚然感覺肩膀被鐵鉗般的手扣住,整個人被拖行,後背蹭過粗糙的地麵,風衣下擺撕裂了一道口子。她咬緊牙關,舌尖抵住上顎,借著身體翻轉的瞬間,用牙齒勾開外套拉鏈,手機順著內襯滑進夾層。那塊布是夏嵐給的,她說過能擋掃描。
通道儘頭的門開了,冷風灌進來。兩名安保架著她往外走,第三個人伸手去掏她胸口的裝置,摸了個空。有人低聲說了句“訊號還在傳”,那人立刻收回手,抬頭看向走廊頂角的攝像頭。
她沒說話,隻在被抬出側門時猛地扭身,撞向堆在一旁的展板。木架晃了兩下,嘩啦倒地,遮住了追上來的人。混亂中,她膝蓋頂出,撞上一人手腕,那人悶哼一聲鬆了力。夾層裡的手機微微一震,角度抬升,拍到了周慕雲上車前回望的一眼——目光沉得像壓了鉛,車門合上前,他袖口的徽章閃了一下,車牌旁貼著一張內部通行證,編號尾數是“087”。
警笛聲由遠及近。
她被塞進一輛黑色商務車,車窗貼了深膜,外麵看不清裡麵。手機在夾層裡持續發熱,直到二十分鐘後,訊號被某種強頻乾擾切斷。螢幕黑了。
會展中心外,人群已經圍了起來。有人舉著手機拍攝車輛離場,直播彈幕刷著“記者被劫”“視訊彆刪”。熱搜詞條衝上第一,外交部官微發布簡短回應:“已注意到相關輿情,正依法依規處理。”
車停在郊區一處舊倉庫。門衛登記了車牌,沒查後備箱。顧明遠等在拐角,穿了件灰色工裝,帽簷壓得很低。他沒靠近,隻是朝司機點了點頭,遞過一張卡。司機下車去交接手續時,顧明遠迅速拉開後門,扶她出來。
“還能走嗎?”他問。
她點頭,手伸進夾層取出手機,螢幕裂了,但還能開機。剛才那段畫麵還在快取裡。
回程路上,司機從後視鏡遞來一個牛皮紙袋,沒寫字,也沒封口。林蔚然接過時,指尖碰到一層細粉,像是防潮劑。她沒開啟,放在腿上。
顧明遠察覺到異樣,抬手示意停車。他戴上手套,把紙袋放在副駕座上,用鑷子挑開邊緣。裡麵是一塊金屬牌,邊緣磨損嚴重,正麵刻著“江城電視台
實習記者
林誌遠”,背麵有一串數字:“0725”。
她的呼吸停了一瞬。
顧明遠立刻合上袋子,叫司機靠邊。他從後備箱取出一個密封箱,倒入透明液體,把編號牌放進去。金屬表麵泛起細微氣泡,幾秒後開始發黑、溶解。
“有塗層。”他說,“不是普通追蹤器,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能持續釋放微弱訊號,他們想順著這個找到我們。”
林蔚然盯著那團正在消解的金屬,喉嚨發緊。她想起父親最後一次出門前,把這塊牌子擦了又擦,說“這是吃飯的家夥”。那天他穿了件舊夾克,騎車消失在巷口,再沒回來。
“他們不是想嚇我。”她聲音很輕,“是想讓我去找什麼。”
顧明遠看著她,“現在不能衝動。他們知道你會認出這個,也知道你會查0725。這數字可能是陷阱。”
她閉了閉眼,把手機塞進包底,“我知道。”
車重新啟動,駛向城北。天色陰沉,雨點打在車窗上,留下斜長的水痕。
顧明遠的另一部手機響了。不是鈴聲,是短促的震動,三下,停頓,再三下。他臉色變了,掏出一部黑色小屏機,螢幕自動亮起,沒有來電顯示,隻有一行字:“接通後不可結束通話。”
他按下接聽鍵,對方沒說話,聲音經過處理,低啞得不像真人。
“林誌遠不是死於肝癌。”
“他是被推下江的。”
“落水前,他喊了一句,你小時候常聽的話。”
“你還記得嗎?”
顧明遠沒出聲,手指貼在呼吸孔上,控製氣息節奏。他知道這種裝置會采集聲紋,哪怕一個音節都可能暴露身份。
“你繼續查,下一具屍體就是林蔚然。”
“如果你停下,我們可以告訴你那句話是什麼。”
“也可以把屍檢報告交給你。”
通話結束。手機螢幕變黑,隨即發燙,內部電路板發出燒焦味,幾秒後自動關機,資料徹底清除。
他把手機扔進路邊排水溝,踩碎。
回到安全屋時已是傍晚。這地方原是廢棄警務站,外牆刷過水泥,門鎖換了三道。屋內有台老式台式機,連著加密路由器。顧明遠插上u盤,調出剛才直播的快取視訊,逐幀放大周慕雲上車時的畫麵。
“通行證編號087。”他指著截圖,“查了一下,屬於海東集團總部地下三層,許可權級彆是‘戰略專案直管’。”
“p3專案。”林蔚然接話。
“對。”他點頭,“和視訊裡的廢液分析單一致。”
她坐在桌邊,開啟父親留下的檔案袋,裡麵是泛黃的剪報和手寫筆記。其中一頁夾著一張土地轉讓協議影印件,日期是1999年6月,轉讓方寫著“江城化工廠”,接收方是“海東環保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這個名字……”她皺眉。
“就是那家空殼公司。”顧明遠說,“法人趙誌國十年前死亡,但賬戶每月都有資金流入。”
“可這家公司,早在二十年前就註冊了。”
兩人對視一眼。
顧明遠開啟另一台筆記本,接入國際刑警的非公開協查通道。他輸入那個加密電話的頻段編碼,係統反饋:該訊號曾在三年前用於一起跨境汙染案的情報傳遞,涉案人員全部失蹤。
“他們不是本地勢力。”他低聲說,“是有跨國背景的。”
林蔚然盯著螢幕裡的協議影印件,手指劃過轉讓日期。突然,她停住。
“這份協議上,蓋章的位置偏了一點。”她說,“不像正規流程。而且,簽字筆跡和父親筆記很像。”
顧明遠湊近看。章印確實歪斜,像是匆忙加蓋。簽字欄寫著“林誌遠”,但筆鋒僵硬,末尾的“遠”字拖得太長。
“有人仿簽。”
“可為什麼用我父親的名字?”
屋外傳來輕微震動,像是遠處重型車輛經過。燈閃了一下,很快恢複。
顧明遠關掉主燈,隻留螢幕微光。他把所有證據檔案匯入加密硬碟,又將顧明遠銷毀編號牌的全過程錄成視訊,設為定時發布。
“如果明天我們失聯,這段會自動上傳。”
“現在,我們得查清楚0725到底是什麼。”
林蔚然從包裡取出一張紙,是她昨晚手抄的賬本殘頁。她對照螢幕上的資金流向,發現三筆異常轉賬的備注欄都寫著“年度維護-0725”。
“這不是日期。”她抬頭,“是專案代號。”
顧明遠正要說話,桌上的備用手機突然亮起。不是來電,是一條自動推送的新聞快訊:外交部發言人回應記者提問,稱“將依法保障公民舉報權利,同時提醒公眾勿傳播未經核實的資訊”。
新聞下方附了一張現場圖:發布會大廳,她舉著相框站在台前,背後大螢幕正播放那段視訊。照片被打了馬賽克,但她的輪廓清晰可見。
顧明遠點開評論區,第一條熱評寫著:“這女的還活著?我聽說她在發布會當場被抓,手機被砸。”
第二條回複:“彆信,剛有內部訊息,她已經被移交境外機構,換人質了。”
林蔚然盯著那條評論,手指慢慢收緊。
顧明遠拔掉網線,合上電腦。
“他們開始放風了。”
“下一步,就是讓我們互相懷疑。”
她站起身,走到牆邊,從夾克內袋取出一枚紐扣。這是她在被拖行時,從一名安保製服上扯下的。金屬扣背麵刻著一行小字:“安保外包-海東集團指定服務商”。
她把紐扣放在桌上,正對著電腦攝像頭。
“那就從這裡查。”
“誰派的人,誰簽的合同,誰付的錢。”
顧明遠開啟新文件,輸入標題:“0725關聯人員排查”。
遊標在螢幕上閃爍。
他剛敲下第一個字母,屋外的路燈忽然全部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