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七零錦繡小農媳 > 第77章 政策春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七零錦繡小農媳 第77章 政策春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時間悄然滑入一九七八年的歲末。省城的冬天,乾冷的風捲起街麵的落葉和塵土,打著旋兒,撲在行色匆匆的路人臉上。但在這片物理的寒意之下,一種難以言喻的、躁動而溫熱的氣息,卻開始在城市的脈絡裡悄然流動,如同冰封河麵下暗湧的春水。

錦繡製造廠的生產在林長河建立的新製度下,已然步入正軌。車間裡不再有往日的混亂與喧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井然有序的繁忙。工序流轉卡在不同崗位間準確傳遞,機器的嗡鳴聲穩定而富有節奏,工人們各司其職,臉上少了之前的焦躁與怨氣,多了幾分專注與從容。產量穩步提升,質量投訴幾乎絕跡,“錦繡”牌的產品在省城及周邊地區的口碑日益堅實。

然而,蘇晚並未感到絲毫輕鬆。規模的擴大和生產的穩定,帶來了新的壓力——資金。先前購買半自動裝置、改造新廠區、註冊商標、印製新包裝,幾乎耗儘了他們前期的所有積累。原材料需要預付訂金,工人工資每月要按時發放,想要進一步擴大生產,引進更先進的裝置,或者如林長河所提議的,考慮購買而非租賃廠房……這一切,都需要錢。

蘇晚跑了幾家銀行和信用社,得到的回應大多含糊其辭。雖然他們的廠子小有名氣,但在傳統的信貸員眼裡,鄉鎮企業終究是“體製外”的,風險難測,缺乏足夠的抵押物,貸款審批流程漫長而嚴格。一次,她甚至在一位老信貸主任那裡聽到了近乎直白的質疑:“小蘇同誌,你們發展是快,可這政策的風向,誰說得準呢?萬一哪天……這貸款的風險,我們承擔不起啊。”

帶著一身的疲憊和隱隱的挫敗感回到辦公室,蘇晚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心情也如同那天氣一般沉鬱。製度的建立解決了內憂,可這外部資金的掣肘,卻像一道無形的枷鎖,牢牢鎖住了她想要帶領廠子更快發展的腳步。

“還是不行?”林長河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剛巡視完車間,身上還帶著一絲清冷的空氣。

蘇晚轉過身,無奈地搖了搖頭,把在銀行的遭遇簡單說了:“……他們還是覺得我們不保險,怕政策有變。”

林長河沉默地走到她身邊,與她並肩望向窗外。街道上,騎著自行車下班的人流彙成灰色的潮水,偶爾有一兩輛掛著單位牌子的吉普車駛過。他的目光深邃,似乎穿透了眼前的景象,落在了更遠的地方。

“風,好像要變了。”他沒頭沒尾地低聲說了一句。

蘇晚疑惑地看向他。

林長河沒有解釋,隻是道:“再等等看。”

他的預感,很快便得到了應驗。

變化的跡象,最初是從一些細微末節處開始的。

廠裡訂閱的《省城日報》,以往多是些社論和工農業生產捷報,近來卻陸續出現了一些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尊重價值規律”的文章,字裡行間透著一種不同以往的氣息。廣播裡的新聞,也開始出現“放寬搞活”、“擴大企業自主權”這類新鮮詞彙。

一天下午,陳主任突然到訪,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他連寒暄都省了,直接從公文包裡掏出一份皺巴巴的檔案影印件,壓低聲音,像是分享什麼了不得的秘密:“蘇廠長,林廠長,你們看看這個!內部傳達的,風向要變!中央開會了,要討論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蘇晚和林長河立刻圍攏過去。那份檔案上的字句,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蘇晚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雖然表述仍帶著當時的特色,但其中蘊含的意圖卻清晰可辨——要改革,要開放,要發展生產力!

“這是……真的?”蘇晚的聲音因激動而有些發顫。

“千真萬確!”陳主任用力點頭,“你們這樣的廠子,以後就是發展的重點!是典型!”

彷彿是為了印證陳主任的話,接下來的日子裡,那種“春江水暖”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先是市輕工業局下來了一個調研小組,態度和藹,詳細詢問了錦繡製造廠的發展曆程、管理模式、帶動就業情況,尤其是對林長河建立的那套管理製度表現了濃厚興趣,記了滿滿幾大本。

沒過幾天,區裡的領導也來了,不再是走馬觀花的視察,而是實實在在地坐在辦公室裡,聽蘇晚介紹品牌建設的想法,聽林長河講解生產流程的控製,還到車間和工人們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收入和生活情況。

孫衛國是個機靈的,在領導問及感受時,他大聲回答:“報告領導!我們廠現在規矩清楚,乾得多拿得多,有奔頭!比在國營廠混日子強!”

領導聽了,非但沒有責怪他言辭冒失,反而笑著對陪同的區乾部說:“看看,這就是活力!市場經濟嘛,就是要調動積極性!”

“市場經濟”這個詞,從領導口中如此自然地說出,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心中一動。

這陣陣暖風,終於在年底前,彙聚成了一股實實在在的“政策春風”。

十二月底的一個上午,天氣乾冷,陽光卻格外明亮。錦繡製造廠門口突然熱哄起來,幾輛吉普車和轎車停下,市裡、區裡的領導,還有報社、電台的記者,簇擁著一位省裡分管工業的領導,徑直走進了廠區。

沒有預先排演,領導們直接深入車間。看著整潔有序的生產環境,工人們專注熟練的操作,以及牆上張貼的清晰的生產流程圖和崗位職責,省領導頻頻點頭。他拿起一隻剛剛下線、打著“錦繡”商標的勞保鞋,仔細檢視針腳和用料,問道:“這就是你們自己創的牌子?”

“是的,領導。”蘇晚壓下心中的緊張,沉穩回答,“我們註冊了‘錦繡’商標,就是想靠質量和信譽,打出自己的名號。”

“好!有誌氣!”領導讚賞道,“有自己的品牌,纔能有市場競爭力!”

考察結束,在廠區空地上舉行了了一個簡短的現場會。麵對著全廠職工和眾多鏡頭,省領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高度讚揚了錦繡製造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肯定了其“管理規範、質量過硬、品牌意識強”的做法,特彆指出,這就是社隊企業(當時對鄉鎮企業的普遍稱謂)發展的正確方向,是改革開放政策在基層結出的碩果。

“……錦繡製造廠,為我們全省的社隊企業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是當之無愧的‘社隊企業先進典型’!”領導洪亮的聲音在廠區回蕩。

“社隊企業先進典型”!

這八個字,如同一聲春雷,在每個人耳邊炸響。工人們愣了片刻,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趙嬸子、張梅這些老員工,激動得熱淚盈眶,她們不懂太多大道理,但知道這是了不得的榮譽,是政府對他們這些年辛苦付出的最高肯定。孫衛國等新員工也挺直了腰板,臉上洋溢著自豪。

蘇晚站在人群前列,感覺心跳得厲害,一股熱流從心底湧向四肢百骸。她側頭看向身邊的林長河,他依舊站得筆直,麵色平靜,但緊抿的嘴角微微上揚了一個難以察覺的弧度,眼中閃爍著一種如釋重負又充滿希望的光芒。

授牌儀式後,更大的實惠接踵而至。

第二天,市工商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負責人主動找上了門,態度與之前判若兩人。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審查者,而是熱情的服務者。

“蘇廠長,林廠長,恭喜啊!被評為省級典型,這可是硬招牌!”工行的信貸科長笑著奉上申請表,“我們銀行有政策,對你們這樣的先進典型企業,開放專項低息貸款通道,利息優惠,審批從快!”

農村信用社的主任也緊接著表示,可以提供用於購買原材料、擴大再生產的流動資金貸款,並且可以用裝置、存貨甚至未來的訂單收益作為抵押評估,條件極為寬鬆。

辦公室裡,蘇晚和林長河看著桌上那幾份嶄新的貸款申請表,恍如隔世。

“長河哥,這……這是真的嗎?”蘇晚摸著申請表上清晰的鉛字,依然有些不敢置信。不久前還求貸無門的困境,轉眼間就變成了銀行主動上門提供優惠貸款。

“嗯。”林長河重重點頭,拿起一份貸款說明仔細看著,“政策,落地了。”

他沒有多言,但這兩個字,卻道儘了一切。這不僅僅是資金的解決,更是一種身份的認可,一種來自宏觀層麵的、強有力的背書。他們不再是需要遮遮掩掩、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投機倒把者”,而是被國家鼓勵、被政策扶持的“先進典型”!

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全廠,工人們的乾勁空前高漲。下班後,許多人沒有立刻離開,而是聚在一起,興奮地討論著。

“聽見沒?咱們廠是省裡掛號的典型了!”

“以後走出去,腰桿更硬了!”

“銀行都求著咱們貸款,這發展還能慢了?”

喜悅的氣氛也蔓延到了蘇晚和林長河那個小小的出租屋。晚上,蘇晚特意多炒了兩個菜,開了一瓶之前客戶送的葡萄酒。

橘黃色的燈光下,兩人相對而坐。酒杯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

“長河哥,我到現在還覺得像做夢一樣。”蘇晚抿了一口酒,臉頰微紅,眼中閃著光,“好像一夜之間,所有的門都向我們敞開了。”

林長河給她夾了一筷子菜,沉聲道:“不是一夜之間。是我們一步步走,走到了政策前頭。”

他的話,總是能精準地點破迷思。蘇晚怔了怔,隨即恍然。是啊,如果不是他們堅持質量,創出品牌,如果不是林長河力排眾議建立管理製度,形成了可複製的經驗,即使政策春風吹來,他們也可能隻是一株普通的小草,無法成為被重點關注的“典型”。

“你說得對。”蘇晚感慨道,“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她望向窗外,省城的夜空被燈火映照得泛著微光,“有了這筆貸款,我們明年就可以考慮買下現在租的廠房,還可以再引進兩條生產線……外貿局那邊透露,開春廣交會,我們可以爭取一個更好的展位……”

她絮絮地說著對未來的規劃,眼神越來越亮。資金的枷鎖一旦打破,思想的翅膀便得以儘情翱翔。

林長河安靜地聽著,不時補充一兩點技術或管理上的細節。他看著蘇晚因為興奮而神采飛揚的臉龐,心中充滿了平靜的滿足。他不懂她那些宏大的藍圖,但他願意做她最堅實的後盾,為她掃清前路的一切障礙,讓她可以心無旁騖地去飛翔。

“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他最後說道,語氣是毫無保留的支援,“錢的事,我來盯著。”

窗外,隱約傳來遠處廣播裡播放的激昂的樂曲聲,那是這個時代特有的、充滿希望的音符。凜冬雖至,但政策的春風已經吹過了冰凍的土地,帶來了萬物複蘇的訊號。在這間小小的出租屋裡,一對普通的夫妻,他們的命運與時代的脈搏緊緊相連,正滿懷信心地,準備迎接一個屬於奮鬥者的、真正的春天。

這春風,不僅送來了“先進典型”的榮譽和寶貴的貸款,更吹散了長期籠罩在心頭關於政策不確定的陰霾,注入了一股銳意進取、大乾一場的無窮勇氣。錦繡製造廠的航船,在經曆了內部整頓的風浪後,終於乘上了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鼓滿風帆,駛向了更加廣闊的藍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