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錦繡小農媳 第4章 按期交貨
第一批合格品的下線,如同在黑暗的隧道儘頭投下了一束光,驅散了彌漫在錦繡製造廠許久的迷茫與自我懷疑。然而,這束光僅僅照亮了前路,通往終點的道路依舊布滿荊棘,且時間愈發緊迫。
有了成功的樣板和初步磨合成熟的生產流程,後續的生產速度開始穩步提升。殘次率被控製在了一個可以接受的、極低的水平線上。車間裡的氣氛不再是焦躁和沮喪,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沉默的拚搏。機器規律的嗡鳴聲,剪刀裁剪布料的“哢嚓”聲,以及工人們專注的呼吸聲,交織成一首與時間賽跑的進行曲。
林長河依舊像一枚釘子,牢牢地鉚在車間。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質量和紀律的保證。他不再需要事必躬親地示範,但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掃描器,總能敏銳地捕捉到任何偏離標準的細微苗頭。他的沉默,比任何嗬斥都更具威懾力,也讓工人們養成了更加嚴謹的自檢習慣。
蘇晚則如同一位運籌帷幄的後勤總管,她的戰場在電話線、檔案堆和各個協調部門之間。進口的紐扣和粘合襯終於如期到港,清關、提貨、運輸入庫,每一個環節她都親自盯著,確保萬無一失。她與楊會計緊密配合,跟進信用證的審核與修改,確保所有單證條款都與合同及實際貨物完美匹配,不能有絲毫差池。她甚至提前聯係好了貨運代理,初步預定了船期。
所有人的神經都繃緊到了極致。牆上的倒計時日曆,每撕掉一頁,都彷彿能聽到時間流逝的“滴答”聲。工人們自發地加班加點,沒有人抱怨,因為每個人都清楚,這不僅僅是一批貨,這是“錦繡”的招牌,是中國鄉鎮企業的臉麵,更是他們能否在國際市場立足的生死之戰。
終於,在合同規定的交貨期前三天,最後一件墨梅夾克,完成了最後的檢驗、熨燙和包裝。當它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印有“錦繡”標識的定製紙盒,再碼放進專用的出口紙箱時,整個車間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寂靜。
完成了?
真的……全部做完了?
而且,是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了!
短暫的沉默後,是如同火山噴發般的狂喜和歡呼!工人們扔下手裡的工具,相擁而跳,許多人激動得流下了眼淚。這六十個日夜的煎熬、汗水、爭執與堅持,在這一刻,全都化為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與自豪感。張師傅一把抱住身邊的林長河,這個硬邦邦的漢子眼眶通紅,哽咽著說不出話。林長河沒有推開他,隻是用力拍了拍他的後背,緊繃了數十天的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上彎了一下,那是一個沉重如山的壓力終於卸下後的細微痕跡。
蘇晚站在車間門口,看著這沸騰的一幕,淚水無聲地滑落。她用手緊緊捂住嘴,才沒有哭出聲來。這其中的艱辛,沒有人比她更清楚。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最後一個,也是最意想不到的關卡,驟然出現。
負責聯係運輸的孫衛國,臉色煞白地衝進辦公室,聲音都變了調:“廠長!不好了!貨運公司剛才來電話,說我們預定的那條船,因為前方港口擁堵,要推遲兩天離港!”
“什麼?!”蘇晚隻覺得眼前一黑,幾乎站立不穩。推遲兩天?合同上規定的交貨期是“離港後xx天”,船期推遲,意味著他們極有可能無法在合同規定的最終時限前完成交貨!雖然隻是兩天,但在嚴苛的國際貿易合同麵前,這足以成為客戶拒收甚至索賠的理由!他們所有的努力,可能因為這最後一環的意外而功虧一簣!
“能不能換船?找其他船公司!”蘇晚急切地問,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我問了!最近一班去歐洲的船都要在五天以後!其他的不是艙位已滿,就是航線不對!”孫衛國急得滿頭大汗。
剛剛還充滿歡騰的廠區,瞬間被這盆冷水澆得一片死寂。希望彷彿在觸手可及的瞬間,又要溜走。
就在這時,林長河沉穩的身影出現在了辦公室門口。他顯然已經聽到了訊息。
“貨,現在在哪裡?”他沒有問原因,直接切入核心。
“都、都在倉庫,已經打好了托盤,就等明天裝車送到碼頭倉庫了。”孫衛國連忙回答。
林長河略一沉思,目光銳利地看向孫衛國和蘇晚:“直接找卡車,我們自己把貨拉到碼頭。去找港務局的人,看能不能想辦法,塞上明天一定要開的那條船。”
他的思路清晰而果斷——繞過不靠譜的貨代,直接與港口溝通,爭取最後的機會!
“對!直接去碼頭!”蘇晚瞬間被點醒,此刻不是沮喪的時候,必須爭分奪秒!“衛國,你立刻去聯係可靠的卡車隊,多少錢都行,要確保能隨時出發!長河哥,港務局那邊……”
“我去。”林長河言簡意賅,轉身就往外走。他在省城這些年,三教九流也認識一些,或許能找到說得上話的人。
這是一個不眠之夜。蘇晚坐鎮廠裡,協調卡車和最後的檔案準備;林長河則直奔碼頭,消失在夜色之中。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與港務局的人溝通的,也沒有人知道他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第二天清晨,當三輛大卡車轟鳴著駛入廠區,開始緊張裝貨時,林長河才帶著一身水汽(或許是夜露,或許是汗水)回來。他眼裡布滿血絲,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搞定了。”他對蘇晚隻說了三個字,“加錢,擠上今天下午的船。”
蘇晚重重地點了點頭,懸了一夜的心,終於落回實處。
裝車、出發、抵達碼頭。在林長河的疏通下,港口方麵給予了特殊通融,允許他們的貨物直接運到泊位旁。看著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將最後一批紙箱搬運上巨大的貨輪,通過吊臂送入深邃的船艙,蘇晚和林長河並肩站在嘈雜的碼頭上。
海風帶著鹹腥的氣息吹拂著蘇晚的頭發,遠處海鷗鳴叫,巨大的貨輪鳴響汽笛,宣告著即將啟航。陽光刺破雲層,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也照在他們二人身上。
蘇晚轉過頭,看向林長河。他依舊站得筆直,目光追隨著那些裝入船艙的、承載著他們心血和希望的紙箱,古銅色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那雙深邃的眼眸裡,卻彷彿有千帆過儘後的平靜與釋然。
蘇晚也沒有說話。她隻是微微側身,輕輕地將自己的手,塞進了他那隻垂在身側、沾了些許灰塵的、寬厚而粗糙的大手裡。
林長河的手先是微微一僵,隨即,便毫不猶豫地收緊,將她的的手完全包裹在自己溫熱乾燥的掌心之中。他的力道很大,握得她指節微微發疼,但那疼痛裡,傳遞著的卻是無比堅實的力量和無需言說的懂得。
兩人相視一笑。
沒有激動的擁抱,沒有喜悅的歡呼,甚至連一句“我們成功了”都沒有。隻是一個眼神的交彙,一個無聲的笑容,一次緊緊的握手。所有的驚心動魄,所有的艱難困苦,所有的壓力與堅持,彷彿都在這無聲的交流中融化、沉澱,最終化為一種經曆過生死考驗般的默契與羈絆。
汽笛再次長鳴,巨大的貨輪緩緩離開泊位,向著廣闊的海洋駛去。它帶走的,不僅僅是三百件高檔女裝,更是一個中國鄉鎮企業闖蕩世界的夢想,和一對夫妻攜手奮鬥、堪破重重險阻後,愈發熠熠生輝的情感見證。
回到廠裡,捷報接踵而至。楊建華會計激動地宣佈,銀行通知,客戶開立的信用證項下的第一筆預付款,已經到賬!這筆數額可觀的外彙,如同久旱逢甘霖,瞬間極大地緩解了廠裡因前期投入和進口原材料而持續緊繃的資金壓力!
全廠再次陷入了歡騰的海洋!這一次的喜悅,比之前更加踏實,更加酣暢淋漓!
他們不僅做到了,是真正意義上的、克服了所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困難,做到了!
他們贏得了尊重,贏得了信心,更贏得了未來發展的寶貴資本!
車間裡,工人們自發地買來了糖果和鞭炮,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蘇晚和林長河被大家簇擁在中間,看著那一張張洋溢著自豪與喜悅的笑臉,心中充滿了感動。
按期交貨,這四個字背後,是六十個日夜的淬煉,是智慧與汗水的凝結,是夫妻二人毫無保留的信任與支撐。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錦繡”號的航船,已經成功地駛出了第一段最險峻的航道,儘管前方依舊是無垠的大海與未知的風浪,但船上的每一個人,都充滿了繼續遠航的勇氣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