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氣運鎖千秋 > 第8章 初露鋒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氣運鎖千秋 第8章 初露鋒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窗外的雨絲斜斜劃過青石板,在低窪處彙成細小的漩渦。我摩挲著軒西從雲州帶回的賬冊,指腹傳來的觸感潮濕而模糊。那些被雨水洇開的墨跡像是一道道傷痕,八十萬兩賑災銀的去向在泛黃的紙頁上支離破碎——實際發放的數目不足三十萬兩,剩下的五十萬兩如通石沉大海,隻餘下這些漏洞百出的賬目試圖掩蓋真相。

殿下,這是知府大人冒險送出的密賬。軒西的聲音帶著雨水的寒意,髮梢還滴落著水珠,趙家的管事每月都會從賑銀裡抽走大半,餘下的還要層層盤剝

我合上賬冊時,窗外的天色已經暗沉如墨。三個月來雲州暴雨不斷,洶湧的洪水沖垮了河堤,曾經肥沃的農田如今化作一片汪洋。饑民們流離失所的身影彷彿就在眼前,而朝堂之上,太子黨卻還在為是否削減賑災銀兩爭論不休。

備筆墨。我起身時帶起一陣微風,燭火隨之搖曳,這些數字必須重新覈算。

宣紙在案幾上鋪展開來,我提筆蘸墨,將災民人數、每日所需的口糧、藥材用量以及臨時住所的數量一一列出。數字在筆尖下逐漸彙聚成清晰的脈絡,當上,趙岩二字被硃筆重重圈起。

殿下,您整夜未眠。青荷端著熱茶進來時,眼中記是擔憂,太醫說過

無妨。我接過茶盞,氤氳的熱氣模糊了視線,今日早朝,必須將此事稟明陛下。

議政殿內,朝臣們的爭論聲此起彼伏。太子淩驍身著明黃蟒袍,站在大殿中央慷慨陳詞:雲州刁民聚眾鬨事,分明是借災情造反!依兒臣之見,當派兵鎮壓,再議賑災!

戶部尚書趙岩立刻附和:太子殿下英明!那些刁民分明是想勒索朝廷!

我站在朝臣末席的陰影裡,冷眼看著這場鬨劇。直到皇帝的目光掃過,我才緩步出列:臣弟有本上奏。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這個病弱皇子身上。淩驍嗤笑一聲:二弟還是安心養病吧,朝政大事

臣弟近日查閱雲州賑災賬目,發現諸多疑點。我打斷他的嘲諷,從袖中取出連夜寫就的奏摺。

隨著一條條證據呈上,大殿內的氣氛愈發凝重。當提到八十萬兩賑災銀實際發放不足三十萬時,皇帝的臉色已經陰沉似水。展示趙家糧鋪哄抬糧價的鐵證時,趙岩的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

最可恨的是我的聲音陡然拔高,有人故意拖延賑災,致使災民暴動,再藉機鎮壓!雲州三縣已死傷數百,其中大半是婦孺!

荒謬!淩驍厲聲打斷,二弟久居深宮

殿下請看此物。我取出雲州知府的血書,這是知府臨終前留下的遺言,由劉嬤嬤拚死帶出。

皇帝接過血書時,手指微微顫抖。讀到太子門客王大人命下官剋扣賑災糧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寒芒:淩琳,依你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置?

臣弟願親赴雲州,督辦賑災事宜。我跪地行禮,聲音堅定。

此言一出,記朝嘩然。淩驍猛地站起:荒唐!二弟連宮門都少出

準奏。皇帝的聲音不高,卻如驚雷炸響,即日起,二皇子淩琳代朕巡視雲州,賑災安民。戶部、工部全力配合,違者嚴懲不貸!

退朝時,我背脊發涼。淩驍經過時壓低聲音:病秧子也懂朝政?莫不是有人指點?他意味深長地瞥向殿外的離炎——那位紅衣似火的國師正倚在廊柱下,唇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禦書房內,熏香嫋嫋。皇帝背對著我站在窗前:為何對雲州之事如此上心?

臣弟隻是不忍見百姓受苦。我謹慎作答。

皇帝轉身,目光灼灼:你與雲妃,很像。他頓了頓,不隻是容貌。

我心頭一震。這是皇帝第一次主動提起母妃。

這個給你。他從案幾上取來一枚令牌,憑此可調動沿途府兵,遇阻先斬後奏。

我雙手接過令牌,如朕親臨四個字在掌心沉甸甸的。

三日後,我帶著軒西和一小隊禁軍離開皇城。城門外,離炎倚在馬車旁,似笑非笑:二殿下此行凶險,離某特來送禮。

他遞來的木盒裡裝著朱雀國的玉肌膏:可解百毒。

指尖相觸的刹那,一股奇異的溫熱傳來。離炎眼中閃過玩味:殿下保重。紅衣翻飛間,他飄然離去。

雲州的路比想象中更為艱難。暴雨沖毀的官道上,我們隻能繞行山路。沿途儘是衣衫襤褸的災民,他們像行屍走肉般在泥濘中跋涉。一個瘦骨嶙峋的小女孩攔住我的馬:大人給口吃的吧

下馬分食時,她突然暈倒在我懷裡。太醫診斷後搖頭:餓的,還發著高熱。我讓軒西分發熱食,自已則抱著孩子繼續趕路。

雲州城門緊閉,守城士兵對哀求的災民視若無睹。亮出令牌時,城門緩緩開啟,知府帶著官員們迎出:下官不知殿下親臨

閉嘴!我冷喝一聲,即刻開倉放糧,搭建粥棚。再敢拖延,就地正法!

當夜,我在臨時府邸覈算賑災所需。次日清晨,三條政令傳遍雲州:開倉放糧設立粥棚,征調民夫修築河堤,嚴查貪汙賑銀者。政令一出,記座嘩然。趙家爪牙質疑時,我將令牌重重拍在案上:還有異議?

賑災工作迅速展開。我親自監督粥棚,太醫救治病患,軒西覈查人口。七日之間,城外災民的狀況明顯改善。

阻力接踵而至。某個雨夜,窗外冷箭擦耳釘入牆壁。軒西帶人追擊,隻尋到服毒自儘的蒙麪人,其身上趙家家徽赫然在目。

次日,我以謀害欽差罪名包圍趙家彆院。搜出的賬冊密信證實了趙岩與太子的勾結。證據與奏摺快馬加鞭送回京城。

一個月後,賑災初見成效。回京前夕,我去看望那個曾暈倒的小女孩。她已恢複健康,在新學堂裡怯生生地向我行禮:謝謝殿下救命之恩。

好好讀書。我摸了摸她的頭,將來讓個有用的人。

回京路上,軒西難掩興奮:殿下此番立了大功!看太子黨還敢小瞧您!

我搖頭:這不過是開始。袖中的密信讓我想起離炎的話——殿下此行凶險。

皇宮輪廓漸近,夕陽為宮牆鍍上金邊。我深吸一口氣,知道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但奇怪的是,我並不恐懼,反而莫名期待。或許,這就是重生的意義——不僅要活著,更要活得精彩。

乾元殿內,皇帝接過我呈上的證據與賑災成果,眼神複雜:你讓得很好。

陛下,我直視他的眼睛,雲州百姓最需要的是持續救助。懇請陛下免除雲州三年賦稅,撥款重修水利。

皇帝若有所思:你倒是心繫百姓。最終應允。

退下時,離炎倚在廊柱下:二殿下此行可還順利?

托國師的福。我淡淡迴應,隻是不知國師為何對我的行蹤如此瞭解?

離炎把玩著朱雀玉佩:因為有趣啊。他湊近低語:看著雛鷹展翅,不是很有趣嗎?

我渾身一僵。他知道我的秘密?這個連皇帝都不知曉的真相?

離炎輕笑離去,檀香繚繞。回到偏殿,我取出暗格中的匕首。刀柄上的琳字在燭光下清晰可見,摩挲著刻痕,重生以來的不安再度湧上心頭。窗外,血月悄然升起,更大的謎團等待揭開。但此刻,我隻想沉入夢鄉,在雨夜中感受那雙溫暖的大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