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排隊進火葬場了嗎 事了
-
自蕭令儀珩擰眉,嫌棄地將卷宗扔到案上,“這樣的案子也要大理寺出馬?移交給順天府吧!”“是。
”寺正看著上峰起身,點卯下值,自個兒隻能認命地坐下,繼續處置剩下的事宜。
這位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章大人,聽說在任上頗有建樹,很得聖心,然大理寺卿偏偏與他不對付,這章大人才上任幾天,便給了許多雞零狗碎的案子,還非要章大人親自去。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他們這些小嘍囉哪邊都不能得罪,隻能多乾點活,免得被抓住錯處,作了筏子。
唉~安慶伯章府。
春紅快步跨過月門,朝章老夫人的鬆鶴堂跑,至屋外了,才穩了穩身形,卻仍掩不住幾分急切,她打開簾子,“老夫人!”冬白正為老夫人捶腿,春紅立刻跪在章老夫人另一邊,邊捏邊笑道:“老夫人,大爺回來了!”章老夫人正閉目養神,此時立刻睜開眼,“果真?!”春紅咧開嘴,使勁點頭,“嗯!纔剛回外書房呢!等一會子換了公服,估摸著就要給老夫人您來請安了!”章老夫人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好好好!快傳晚膳!不!通知下去,晚上用家宴!”“誒!”春紅又立即起身,打了簾子跑出去。
章家大爺章珩,自從上回外放回京,給家中幾個長輩請了安後,便再不見了人影,未曾回過伯府,家裡派人去問,也隻推說公務繁忙,今日可總算回家了。
從前為了大爺和莊表小姐那樁婚事,大爺和家裡便有些不睦了,雖然老夫人也想將表小姐嫁給大爺,但為了章家,終究是不得不妥協,才娶了那個木頭似的蕭氏。
雖說那蕭氏是侯爺的女兒,但說到底不過是個普通庶女,更何況如今蕭家已是罪籍,那蕭氏出了門子,隻有淪為官妓,千人、枕萬人、騎的份,還不如她們這些丫鬟呢,她們還能清清白白地為生兒育女。
春紅像山雀兒似的,歡快奔走,一邊吩咐底下,一邊想這些事。
章家自從章珩中了進士,連家中快關門的生意都起死回生了,可謂是時來運轉,這幾年又頗有些資產了,更何況蕭氏嫁妝不少,那裡又扣下一大筆。
故而辦個家宴,不僅行動迅速,還頗為豐盛。
章珩換了常服,先給各位長輩行禮,又和各位兄弟姊妹見禮,才落座於宴桌。
他坐於章老夫人下首,老太太親自為他夾菜,“阿珩,多吃點,公務再忙也要多注意身子!”章珩亦是回禮為章老夫人佈菜嗎,“多謝祖母!祖母更要保重身子!”不過是平常的一句話,卻說的老夫人牙不見眼,在老夫人另一側的安慶伯,和他旁邊的安慶伯夫人,以及其他桌的兄弟姊妹們,亦是跟著笑鬨,說了數番奉承討好老祖宗的話,一時間十分和樂。
過了一會兒,老夫人試探道:“你月表妹也隨她夫君回京了,她夫君在邊關有好些戰功,如今在軍中謀了個指揮同知的位子,不僅為她脫了罪籍,還請了個四品恭人的誥命。
”老夫人見章珩神色淡淡,略鬆了口氣,“不如過幾日請她夫婦二人過府?你們彼此熟絡些,在朝堂也好有個照應”“不必。
”老夫人話音未落,便被章珩淡聲打斷,“朝堂是朝堂,不必與內宅混為一談。
”頓了頓,他又緩聲道:“若是老祖宗思念表妹,也可請她來陪伴幾日,我公務繁忙,不常在府中,便讓”他想了想,“便讓蕭氏代為招待吧。
”他這話一出,席上頗有些靜。
章珩這才察覺有些不對,環顧左右,倒是有幾個生麵孔的年輕女子,隻是都在堂兄弟們那邊,再隔坐出一桌了,顯然是他們的內眷。
章珩淡淡問:“蕭氏呢?又是哪裡摔了病了?”眾人麵麵相覷,良久,還是老夫人冷淡開口,“她自知罪孽深重,不配為章家宗婦,早已自請出婦了。
”章珩聽了,手下一頓,緩緩放了筷子。
隔房的堂叔伯們見場麵不對,開始紛紛推脫告辭,其餘小輩自然也不會冇眼色地留在此處,不一會兒,便隻剩下章老夫人和安慶伯夫婦以及章珩了。
“蕭家的事,我在邸報上已知曉,罪不及出嫁女,她為何自請出婦?”章珩不解,便是章家對她再不好,出了章家她就是罪籍了,怎會如此拎不清?“為娘是看她早已對我兒毫無助力,反倒要拖累於你,所以打發了走,她倒不算是難纏的”安慶伯夫人頗有些得意,正是她每一步都走對了,才讓章家如今煥發生機。
章珩看著自己的親生母親,冷聲道:“當初母親以死相逼,讓我拋棄了早有婚約的表妹,另娶侯門貴女,如今侯門傾覆,母親又故技重施,連知會我都不曾,便做主為我休妻了?”安慶伯不滿,“你母親也是為了你的前途著想,你就是這樣孝順她的?”章珩冷笑,“為我著想,母親是為我著想,還是慣常視我為傀儡?想一出便是一出?嗬!前途?你是要為我掙一個忘恩負義的前途?還是掙一個章家宗婦冇入官妓的前途?”安慶伯夫人見兒子絲毫不理解自個兒,也有些氣悶,“不必擔心你的名聲!此事並未聲張。
況且我是讓她以無子為由而出,怪不到你頭上來”章珩已不想再多說,他倏地站起身,安慶伯夫婦驚覺這個兒子已經這樣高了,可他看都冇看他們一眼,隻給老夫人行禮道:“孫兒衙署還有事,先告退了。
”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章老夫人輕歎一聲,又看向開始抹眼的安慶伯夫人,“此事是我們太心急了,待他回來再休了蕭氏,他必然是同意的,隻是這般替他做主,才致他生了悶氣,怪咱們不尊重他。
他如今纔是章家的梁柱,你們往後也莫要再這般了。
”“兒媳省得,那這回怎麼辦纔好?他怕是又如從前那般,一跑就是一年不回府了!”這個孩子小時候還聽話些,不知怎麼的,越來越難管,自打九歲上了書院後,就與他們不大親近了。
章老夫人搖搖頭,“不會,他如今是官身,除了皇上的詔令,他再遠能跑到哪裡去?他又最是孝順的,不過氣個幾日,又冷臉回來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