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 第109章 南洋情報樞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109章 南洋情報樞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親情的衝擊餘波尚未完全平複,工作的滔天巨浪便以更凶猛的姿態將陳曉捲入深淵。隨著日本“南進”戰略從紙麵討論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整個戰爭機器像是被上緊了發條,開始瘋狂咆哮著轉向南方。作為日本在華最重要的情報神經中樞之一,上海梅機關承受的壓力和責任呈指數級增長。

就在陳曉還在消化與姐姐那次驚心動魄的“邂逅”時,一份由機關長親自簽署、措辭極其隆重的任命書,被機要人員恭敬地送到了他的辦公桌上。

“……鑒於高橋曉副組長在國際情報分析,特彆是南洋方向所展現出的卓越才能與精準判斷,經機關長會議研究並報請上級批準,茲正式任命高橋曉副組長為‘南洋情報綜合處理中心’首席分析官,即日起負責協調、指導、彙總機關內外所有關於南洋地區,包括:菲律賓、馬來亞、荷屬東印度、緬甸、法屬印度支那等地的政治、軍事、經濟、地理、水文、人文等一切情報的分析研判工作……該中心所有分析報告,享有最高優先順序,可直接呈送機關長及東京大本營相關決策部門……”

任命書很長,官樣文章一堆,但核心意思就一個:他,高橋曉,一個中國人,成了日本特務機關裡掌管南洋情報的“大腦”。所有關於南洋的情報,無論來自陸軍、海軍、外交係統、商業機構還是秘密線人,最終都會像江河彙入大海一樣,流到他這裡,由他進行篩選、甄彆、整合,並形成最終的、能影響國家戰略的判斷結論。

這權力給得大到沒邊了,也諷刺到極致。

小林弘樹第一時間跑來道賀,臉上洋溢著與有榮焉的興奮紅光,用力拍著他的肩膀:“高橋君!重任!這是真正的重任啊!帝國南進能否旗開得勝,你們中心提供的分析就是眼睛和耳朵!機關長和大本營都對您寄予厚望!我就知道,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陳曉臉上擠出恰到好處的激動和沉甸甸的責任感,微微鞠躬:“屬下一定竭儘全力,不負帝國厚望,不負課長栽培。”內心卻在冷笑:發光?我怕是快要燒起來了吧。把戰略命脈交給一個他們眼中的“歸化民”,這幫家夥要麼是蠢到家了,要麼就是被之前的“神預測”衝昏了頭。

連黑木中佐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前來,麵無表情地傳達了機關長幾句乾巴巴的勉勵之詞,眼神深處那冰錐般的忌憚和審視,幾乎要凝結成實體。陳曉恭敬回應,心裡門清:這老小子估計快憋出內傷了。

然而,當陳曉真正走進那個新為他騰出來的、掛著“南洋情報綜合處理中心”銅牌的辦公室,看著那幾乎要將房間淹沒的、還在不斷湧入的情報檔案時,他才切身體會到這個位置所蘊含的、近乎恐怖的“殊榮”。

他的辦公桌,不,是整個辦公室,幾乎瞬間就被各種載體、各種來源的情報淹沒了。加密電報、手寫密函、線人蠅頭小字的報告、模糊的航空偵察照片、商船的航行日誌、枯燥的氣象資料、甚至還有傳教士和冒險家語焉不詳的遊記……關於南洋的一切,真的是一切,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從四麵八方湧來,真偽混雜,浩如煙海。

他需要從這片資訊的泥石流裡,淘洗出能影響戰局走向的金砂:

美軍在菲律賓克拉克機場和馬尼拉灣的最新佈防變化?艦艇調動有沒有異常規律?

英國人在新加坡那個“東方直布羅陀”的防禦工事,到底哪個環節最薄弱?

荷屬東印度(印尼)的石油產量,日本人估算的數字到底摻了多少水分?那些土著部落,對即將到來的“解放者”會是什麼態度?是簞食壺漿還是背後打黑槍?

通往中國的生命線——緬甸公路,它的實際運輸能力到底多大?哪個路段一場大雨就能癱瘓?

還有那要命的熱帶雨季,對大規模登陸和叢林作戰的影響,真的充分評估了嗎?

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判斷,經過他這裡放大、定性,都可能直接擺上日軍參謀部的作戰會議桌,關係到成千上萬士兵是活著回家還是變成異鄉白骨,甚至決定一場關鍵戰役的勝負,影響一個地區的命運。

他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看著牆上那幅巨大的南洋地圖,上麵已經被參謀人員用紅藍鉛筆標記出無數個潛在的登陸點、進攻箭頭、資源產地和防禦樞紐。他感覺自己手中握著的不是鋼筆,而是無形的、沾血的指揮棒,正遙指著南方那些即將被戰火蹂躪的美麗島嶼、茂密叢林和無數懵懂無知的生命。

他知道曆史的大致走向,日本最終會踢到鐵板。但他現在提供的每一份“精準”、“卓越”的分析,無疑會讓日軍的進攻初期更加順利,更加高效,也更加致命。他正在親手為劊子手磨快屠刀,而且是以一種無可指摘、甚至備受讚賞的方式。

這種認知帶來一種巨大的荒謬感和幾乎要將他吞噬的負罪感。內心有個聲音在尖叫:停下!你這是在助紂為虐!

但他沒有選擇。他必須繼續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更“出色”。隻有獲得絕對的、不容置疑的信任,接觸到最核心、最絕密的行動計劃,比如那個他隱約感知到的、針對珍珠港的瘋狂冒險,他纔有可能在最關鍵的曆史節點上,施加那麼一絲微弱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影響——或者,退一萬步,至少能確保自己和姐姐在這艘註定要沉的破船上,找到那個或許存在的救生艇。

他深吸一口氣,將翻騰的情緒死死壓進心底最深處,戴上那副“帝國精英分析官”的麵具,開始像一台被輸入了超越時代演算法和曆史答案的超級計算機一樣,高速處理資訊。他運用嫻熟的分析技巧和宏觀視角,將那些零碎、矛盾、模糊的資訊拚湊、放大、合理化,撰寫出一份份資料詳實、邏輯清晰、結論明確的報告:

《呂宋島北部潛在登陸點水文條件及灘頭障礙綜合評估》

《馬來亞半島叢林作戰後勤補給難點及可行性應對方案》

《爪哇島主要油田設施防護力量及潛在弱點分析》

他的報告再次獲得高層盛讚,被視為指引南進行動的“燈塔”和“羅盤”。

權力和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陳曉內心的感受卻愈發沉重,如同墜著鉛塊。

他這個被敵人親手推上神壇的“南洋情報大腦”,每跳動一次,輸出的都不是智慧的結晶,而是精心包裝過的、致命的毒液。

他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外麵沉沉的夜色,手中拿著一份剛剛收到的、關於美軍太平洋艦隊日常巡邏規律的彙總檔案。

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的最頂端,所能造成的破壞力和即將麵臨的凶險,都已空前巨大。

下一步,該如何在這自我毀滅與拯救的鋼絲上,找到那唯一的一線生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