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 第62章 “關東”的寒意與“南洋”的熱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62章 “關東”的寒意與“南洋”的熱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伊藤大佐的“清酒宴”像一場短暫的寒流,雖然人已離開上海,但那冰冷的審視和最後那句意味深長的“希望你的分析能一直這麼準確”,卻像一根無形的冰刺,留在了陳曉的脊梁骨裡。關東軍這條線,顯然已經注意到了他這顆“南進派”的明星,並且絕無善意。

黑木中佐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微妙。他依舊苛刻地審查每一份檔案,提出的問題愈發刁鑽,有時甚至帶著一種近乎哲學的刨根問底,彷彿不僅要驗證情報的真偽,更要剖析陳曉思維模式的每一個角落。但他又會在某些時候,看似無意地透露一點關於關東軍內部對資源分配不滿的小道訊息,或者對參謀本部某些大佬性格癖好的點評,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分辨其真實意圖。

陳曉感覺自己像是在兩個磨盤之間碾磨的豆子,一邊是佐藤-黑木-關東軍這條若隱若現的北方壓力線,另一邊則是日益緊迫的、將他推向南方戰略的“大勢所趨”。他必須更加小心地保持平衡,既要持續輸出“高價值”分析鞏固地位,又要確保不留下任何能被北方係抓住的把柄。

機會很快以另一種形式出現。隨著日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切斷滇越路,其“南進”的野心已昭然若揭。東京大本營下達指令,要求各情報機關加緊對東南亞各地,尤其是荷屬東印度(印尼)和英屬馬來亞的兵要地誌、資源分佈、防禦工事、以及英美荷駐軍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情報蒐集與評估。

上海梅機關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情報彙集能力,被賦予了協調華中、華南方向對南洋情報蒐集的重任。而這個“協調”的具體工作,自然落到了新成立的“戰略情報協調小組”頭上。

黑木中佐負責總攬和向上彙報,而實際負責篩選、分析、彙總各方情報,並撰寫綜合評估報告的苦力活,則毫無懸念地落在了陳曉肩上。

麵對如雪片般湧來的、真假難辨、質量參差不齊的情報——有關乎婆羅洲油田產量的推測,有關於新加坡要塞火炮口徑的傳聞,有關於爪哇島土著部落對日軍可能態度的胡亂猜測,甚至還有關於馬來亞叢林裡蚊子大小的離譜報告——陳曉再次發揮了他“資訊過濾器”和“邏輯縫合怪”的強大能力。

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在海量的垃圾資訊中篩選出可能有價值的碎片,運用其超越時代的宏觀視角,將這些碎片拚湊、放大、合理化,最終形成一份份資料詳實、邏輯清晰、結論明確的評估報告:

《基於航運資料與地質報告的荷屬東印度石油產能再評估》

《英屬馬來亞防禦體係脆弱點初步研判(基於公開資料與航拍照片分析)》

《緬甸公路通行能力及其對重慶政權生命線意義分析》

這些報告極大地提升了日特高層對南洋地區的認知水平,雖然其中不可避免地摻雜了陳曉基於曆史知識的“合理推斷”,但其嚴謹的形式和大量引用的“客觀”資料,使其說服力極強。甚至連黑木中佐在審閱時,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隻能在個彆措辭上吹毛求疵一番。

小林弘樹更是欣喜若狂,彷彿這些報告都是他親自寫出來的一樣,奔走相告“高橋君又立大功”。陳曉在日特內部的“戰略情報專家”地位更加穩固。

然而,在這份“殊榮”背後,陳曉卻感到一種巨大的荒謬和寒意。他正在親手為敵人的侵略鋪路,用他最鋒利的筆,繪製著通往同胞和盟友災難的路線圖。每一份報告送出,他都能想象到未來戰火燃起、生靈塗炭的景象。

但他沒有選擇。他必須繼續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隻有獲得更大的信任,接觸到最核心的機密,他纔有可能在關鍵節點上,施加那麼一絲微乎其微的影響,或者,至少能保住自己和姐姐的性命。

他就像一個明知前方是懸崖的馬車夫,卻不得不拚命鞭打馬匹,讓車跑得更快,隻為了在墜落之前,找到那個或許根本不存在的逃生機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