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63章 “死信”與新棋
就在陳曉埋頭於南洋情報的汪洋大海時,一個極其微弱的訊號,通過他幾乎快要遺忘的渠道,傳遞了過來。
他用於與軍統單線聯係的那個死信箱,位於法租界一個老舊報亭的廣告牌背後,極其隱蔽,除非他主動留下訊號,否則軍統不會輕易啟用,以免增加暴露風險。他已經很久沒有去取過信了,一方麵是自己地位提升後,獲取的情報層級太高,通過死信箱傳遞風險巨大;另一方麵也是近期被各方盯得太緊,不敢輕易活動。
但這一天,在他下班繞路經過報亭時,眼角的餘光敏銳地捕捉到了那個極細微的標記——一塊原本應該朝外的鏽跡,被人為地翻了過去,露出裡麵稍顯光亮的一麵。
有信!
陳曉的心臟猛地一跳。在這種時候,軍統主動聯係,絕非尋常。
他沒有立刻采取行動,而是像往常一樣,在路邊小店買了包煙,觀察了四周足足十分鐘,確認沒有可疑的盯梢者後,纔看似隨意地走到報亭邊,借著點煙的功夫,手指靈巧地探入廣告牌後的縫隙,摸到了一個極薄的小紙卷。
回到相對安全的宿舍,他反鎖好門,才展開紙卷。上麵沒有抬頭,沒有落款,隻有用密寫藥水顯影後的一行小字,是他與上線約定的密碼:
**“漁夫詢:南洋風起,蛟龍何時入海?盼知風向水文。另,舊港漁獲積壓,尋新倉。”**
陳曉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
“漁夫”是戴笠的代號!他竟然直接越級詢問!
“南洋風起”指的是日本南進意圖已明。
“蛟龍何時入海”問的是日本南進的具體時間甚至行動計劃!這是最高階彆的戰略預警需求!
“風向水文”則是要求提供更詳細的兵力部署、進攻方向等情報。
而“舊港漁獲積壓,尋新倉”則意味著原來的死信箱可能不再安全,或者軍統認為他現在的級彆,需要更高效、更安全的聯絡渠道,要求他儘快提供新的聯絡方案!
壓力如山般襲來。戴笠的胃口越來越大,直接索要最核心的機密。這簡直是要把他放在火上烤!他怎麼可能知道日軍南進的具體時間?即便知道,他又如何能安全地送出去?而建立新的聯絡渠道,在目前被多方監視的情況下,更是難如登天。
但這也同時是一個機會。軍統對他依賴越深,他的價值就越大,未來或許能換來更多的籌碼。而且,“漁夫”直接聯係,也意味著軍統可能在上海有了新的佈局,或者準備給他提供某種支援。
他必須回應。但不能直接回答“蛟龍入海”的時間,那太危險,也超出了他目前能接觸的界限(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是最高機密,知情範圍極小)。
他沉思良久,找來一張極薄的卷煙紙,用密寫藥水小心翼翼地寫下回信:
**“風急浪高,蛟龍深潛,入海之期非漁舟可測。然南洋水暖,暗流湧動,鯊群嗅血,恐季風至則必動。水文渾濁,唯見新加坡、爪哇錨地似為標的。新倉難覓,盼靜候佳音。”**
他的回信意思很明確:南進具體時間我不知道(非漁舟可測),但肯定很快會動手(恐季風至則必動)。進攻方向可能是新加坡和爪哇(蘇門答臘\\/爪哇島)。至於新的聯絡渠道,我現在沒辦法,你們等著。
這既提供了有一定價值的戰略預警(
明確了進攻方向和緊迫性),又守住了底線,避免了傳遞無法解釋來源的絕密情報的風險。
寫完回信,他仔細吹乾,將其捲成比火柴棍還細的小卷。如何投遞又成了問題。原來的死信箱既然軍統覺得可能不安全,他也不能再多用。
他想到了青幫的李爺。這條線雖然主要用來搞錢和傳遞一些市井情報,但或許可以冒險一用?李爺手下三教九流,應該有辦法將這樣一個小紙卷送到軍統指定的某個次要死信箱或者聯絡點,而不直接牽扯到他自己。
第二天,他借著與阿彪結算一筆“生意分紅”的機會,將那個小紙卷混在一疊鈔票中,低聲叮囑了一句:“老規矩,送到‘庫房’(指軍統的某個接收點),加急。”
阿彪麵無表情地接過錢,點了點頭,沒有多問一個字。
看著阿彪離開的背影,陳曉心中並無多少把握。這是一步險棋,但也是目前唯一能想到的棋。他隻能希望李爺的渠道足夠可靠,也希望軍統那邊能理解他的困境。
他感覺自己就像在下著一盤盲棋,對手不止一個,而他自己能看到的格子,也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