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64章 “意外”的禮物與“必然”的審查
幾天過去了,風平浪靜。阿彪那邊沒有反饋,死信箱也沒有異常訊號。陳曉隻能按捺住焦慮,繼續扮演他的“高橋分析官”,同時小心翼翼地應對著黑木中佐日益嚴格的審查。
黑木似乎對陳曉處理南洋情報的方式產生了某種執念。他不再滿足於詢問情報來源,而是開始深入探究陳曉的分析方法本身。
“高橋副組長,你這份關於新加坡要塞火炮射界的推斷,依據是什麼?僅僅是這幾張模糊的航拍照片和一本戰前出版的旅遊指南?”黑木指著報告中的一頁,目光銳利。
“黑木組長,”陳曉早已準備好說辭,“航拍照片顯示了炮台的大致方位和仰角,旅遊指南裡意外地提到了海岸線幾個標誌性建築物的高度和距離。屬下通過三角測量和彈道學的基本原理,反推其最大最小射程和可能存在死角。這當然隻是理論推算,存在誤差,所以報告中用了‘推測’和‘可能’的限定詞。”他甚至當場在黑木麵前畫起了簡單的幾何示意圖。
黑木盯著那張圖看了半晌,似乎想從裡麵找出什麼破綻,最終隻是冷冷地“嗯”了一聲。
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陳曉感覺自己像是在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論文答辯,而導師是一個心懷惡意、隨時準備否決他的評委。他不得不調動起全部的知識儲備和急智,將每一個判斷都包裝成嚴絲合縫的邏輯推導,這極大地消耗了他的精力。
就在他疲於應付之際,一個意外的“禮物”送到了他的辦公室。這次不是匿名包裹,而是由機關後勤部門的一名官員親自送來的——一個包裝精美的長條木盒。
“高橋先生,”官員笑容可掬,“這是根據規定,為您這類級彆的官員配發的標準物資,用於……嗯,用於提升個人形象和應對社交場合。”
陳曉疑惑地開啟木盒,裡麵竟然是一把嶄新的、做工精良的日本武士短刀“脅差”,刀柄上鑲嵌著精緻的家族紋章(顯然是量產的裝飾品),刀鞘漆黑鋥亮。旁邊還有一張製式卡片,寫著“帝國英才,武運長久”之類的套話。
配發脅差?陳曉愣了一下。這算什麼?鼓勵他們這些文職人員也隨時準備“切腹儘忠”嗎?還是某種形式主義的拉攏?
他拿起那把脅差,手感沉甸甸的,刀刃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青光。這東西華而不實,對他毫無用處,反而像個燙手山芋。放在辦公室?顯得不倫不類。帶回家?更奇怪。
他正想著怎麼處理這玩意兒,黑木中佐的聲音突然從門口傳來:“哦?配發的脅差到了?”
陳曉抬頭,看到黑木不知何時站在門口,正看著那把刀,臉上沒什麼表情。
“是的,黑木組長。剛剛送來的。”陳曉將刀放回木盒。
“按照規定,這是榮譽的象征,需要妥善保管。”黑木走進來,拿起那把脅差,抽出半截刀刃看了看,又插回去,狀似隨意地說,“不過,高橋副組長是文職分析官,大概也不太用得上這種真正的武士之魂。說起來……”
他放下刀,目光轉向陳曉,彷彿剛剛想起什麼:“機關內部最近正在覈查所有配發武器的登記情況,包括這種禮儀刀。正好,後勤部那邊需要核對一下簽收記錄和物品編號。高橋副組長,麻煩你把你的軍官證和這把刀的編號給我一下,我順便幫你登記了。”
覈查配發武器?核對軍官證和編號?
陳曉的心猛地一沉。
這絕不是巧合!
黑木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東西送到的時候出現,提出這種看似合理的要求!
軍官證上有他的照片和基本資訊(雖然是高橋曉的),刀的編號一旦登記在冊,就和他這個人徹底繫結。黑木想乾什麼?是要更徹底地核實他的身份資訊?還是為將來可能出現的“栽贓”做準備?比如,在某次“意外”中,這把登記在他名下的刀,成了“凶器”?
他不能拒絕。拒絕就是心裡有鬼。
“好的,麻煩黑木組長了。”陳曉麵色平靜地拿出自己的軍官證,又從木盒裡找到那張印有編號的卡片,一起遞了過去。
黑木仔細地對照著,將號碼抄錄在一個小本子上,然後將證件還給他,臉上依舊沒什麼表情:“好了。刀收好,雖然用不上,但也是帝國對閣下忠誠的認可。”
說完,他轉身離開了。
陳曉看著桌上那把嶄新的脅差,它不再是一件無聊的禮品,而像是一個被黑木親手打上的、冰冷的標記。
審查,已經從紙麵檔案,延伸到了他身邊的每一件物品。
黑木,或者說他背後的佐藤,正在一步步地收緊包圍圈。
而下一個被審查的,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