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 第116章 “神諭”再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116章 “神諭”再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時間悄然滑入1941年11月下旬,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前的詭異平靜。日美談判仍在拖遝進行,但梅機關內部針對南洋和太平洋的情報蒐集與分析工作,已經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

陳曉深知,決定命運的時刻即將到來。他需要再次扮演“先知”的角色,為日軍的決策送上最後一程,也是最具決定性的一程。他必須將那個致命的“推斷”,以最合理、最專業的方式,嵌入一份看似尋常的戰略分析報告中。

他閉門數日,調動了所有他能接觸到的、關於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情報碎片:艦艇維修記錄、後勤補給頻率、官兵休假輪換的零星資訊、夏威夷當地報紙的社會新聞(提及週末軍官聚會增多)、甚至是一些關於珍珠港水文條件和錨地特點的公開資料。

然後,他撰寫了一份題為《美軍太平洋艦隊近期動態及潛在薄弱環節研判》的絕密報告。報告的前半部分,依舊是嚴謹、枯燥的資料羅列和情況概述。

但到了關鍵部分,他的筆鋒開始展現出那種令人驚歎的“洞察力”:

“……綜合研判近期多方資訊,可得出以下初步結論:出於集中維護、訓練及應對不確定局勢之需要,美軍太平洋艦隊主力艦隻(包括航母、戰列艦),目前有極高概率集中部署於其最主要的前進基地——夏威夷珍珠港。”

他詳細“論證”了這一點:其他主要基地(如西海岸)近期艦隻活動減少,珍珠港的物資消耗和人員流動資料支撐,等等。

接著,是石破天驚的“推斷”: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西方軍隊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及觀察到的規律,其週末,特彆是星期日的戰備等級可能存在週期性鬆懈。官兵休假比例增高,指揮層級人員可能離崗,反應速度或較平日有所延遲。此乃人性使然,即便有嚴格製度,亦難完全避免。”

“……此外,珍珠港地形相對封閉,入口狹窄,若遭突發空中打擊,港內艦艇規避空間有限,極易形成‘甕中捉鱉’之勢。且美軍對其遠端預警能力(如雷達)過於自信,可能疏於對近距離、特彆是超低空突防之防範。”

他並沒有直接說“你們應該在週末去偷襲珍珠港”,而是將所有的要素——主力在港、週末鬆懈、地形不利、警惕性不足——冷靜地、客觀地攤開在桌麵上,就像一個頂尖的棋手,為對手清晰地指出了棋盤上最致命的那一塊空白區域。

報告的結論部分,他寫得異常“克製”:

“……以上僅為基於現有資訊之邏輯推演,旨在提示潛在風險及機遇。具體戰略決策,需由最高統帥部基於全域性考量定奪。”

報告完成後,他通過最高密級渠道,直接呈送給了機關長,並抄送海軍武官府及東京大本營相關單位。

這份報告在極小的範圍內傳閱後,引發了無聲的驚雷!

海軍方麵的人看得心驚肉跳,報告中指出的每一個點,都與他們正在秘密規劃的“z作戰”(偷襲珍珠港計劃)的關鍵環節嚴絲合縫!甚至比他們自己的一些推演還要精準、透徹!這個高橋曉,難道有透視眼嗎?!

陸軍和機關內部的南進派則是狂喜!這份報告簡直是為南進行動注入了最強烈的興奮劑!它清晰地指明瞭初戰決勝的關鍵所在——利用美軍的習慣性鬆懈,發動一場出其不意的、毀滅性的突擊!

“天才!簡直是天照大神賜予帝國的戰略之神!”小林弘樹激動得語無倫次,拿著報告的手都在顫抖,“這份報告的價值,無法估量!聽說這份報告都被直接呈進禦前會議了!”

連一向多疑的黑木,在反複研讀這份報告後,也不得不陷入沉默。報告的邏輯無懈可擊,所有推斷都基於“合理”的資訊和分析,沒有任何超自然的成分。但這種可怕的“巧合”和“預見性”,讓他心底那股寒意再次升起,卻又找不到任何可以質疑的具體點。

陳曉的這份報告,如同一份來自未來的“神諭”,雖然披著嚴謹分析的外衣,卻精準地命中了曆史的心臟。它沒有改變決策,卻是極大地強化了決策者的決心,並為行動方案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理論依據”。

“z作戰”的計劃書上,那個進攻的日期,在無形中又被加固了一層混凝土。

風暴眼,已經鎖定。

當晚的機密會議上,佐藤將軍讓秘書朗讀報告精選段落。當唸到“港內艦艇規避空間有限”時,海軍代表突然起身打斷:“這份報告的作者在哪裡?分析依據是什麼?”

所有目光釘在陳曉身上。他放下記錄筆抬頭,看見問話者肩章上的金色櫻花——軍令部作戰課長。

“少將閣下,”陳曉用標準東京腔回答,“分析基於三點:珍珠港水道寬幅資料、美軍錨泊條例修訂版、以及……貴部門上月提供的潮汐表。”

會議室死寂。海軍將領們交換著見鬼的眼神——他們秘密測繪珍珠港水文的事,連陸軍高層都未必清楚。

會後佐藤單獨留下他。老狐狸難得親自倒茶:“聽說你每天工作十八小時?”

“局勢緊張,不敢懈怠。”

“很好。”青瓷茶杯被推過來,“但過度勞累會影響判斷……比如這份報告裡關於雷達盲區的推論,是不是太冒險了?”

陳曉端起茶杯,任熱氣模糊鏡片。他知道佐藤在試探——美軍雷達配置屬於絕密,自己卻從飛行員目擊報告反推出預警漏洞。

“下屬的推論確實大膽,”他抿了口澀到舌根發苦的茶,“所以特意標注了‘待覈實’。”

佐藤突然笑了:“知道我最欣賞你什麼嗎?永遠在瘋狂與謹慎間走鋼絲。”

回到漆黑辦公室時,陳曉就發現抽屜被人動過。加密筆記本的定位線偏移了毫米,而暗格裡的微型相機仍在原位——看來有人想找“神諭”的源頭。

他鎖上門,把那份報告的備份稿湊近打火機。火焰舔舐紙頁的瞬間,電話再次響起。

聽筒裡是陌生的低沉男聲:“高橋先生,關於您報告中第7頁第3項推測……”

陳曉無聲地數著對方呼吸間隔的雜音——典型的艦橋指揮室節奏。

“……我們想邀請您參與專項驗證。”

火焰吞沒了最後一片紙灰,他對著虛空點頭:“榮幸之至。”

舞台已搭好,現在隻等主角登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