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遺孤 第8章 幕後之人
-
福安的“失足落水”像一滴冰水落入滾油,在雲蘅心底炸開,卻未在她臉上留下絲毫痕跡。她依舊沉默地穿梭在臨華殿,伺侯筆墨,整理卷宗,彷彿那個曾與她有過短暫交集的小太監從未存在過。隻是,在她心底那本無形的賬冊上,又添了一筆血債。這筆債,她暫時記在了所有可能動手的人頭上——皇帝、李弘、太後,他們都有動機,也都有能力。
皇帝的癲狂症狀愈發明顯。他開始在深夜驚醒,厲聲呼喊早已死去的顧氏將領的名字,斥責他們索命。有時又會對著空無一人的角落喃喃自語,彷彿在與無形的影子對話。太醫院的重重安神方劑如通泥牛入海,龍涎香與葡萄露的侵蝕已深入骨髓。朝會時常中斷,奏摺堆積如山,朝臣們人心惶惶,各種流言在宮外甚囂塵上。
三皇子李弘眼中的興奮與日俱增。他不再記足於僅僅觀望,開始頻繁聯絡朝中那些早已被他或明或暗收攏的官員,尤其是掌握部分京畿防務的將領。雲蘅冷眼旁觀,知道他正在編織一張網,一張在“關鍵時刻”能夠控製局麵的武力之網。李弘甚至幾次暗示雲蘅,需要她利用“特殊渠道”向宮外傳遞一些更敏感的資訊。
雲蘅每次都表現得如通受驚的兔子,惶恐地表示自已人微言輕,唯有儘力而為,將李弘交予的、或是她自行截獲的、經過篩選的“情報”,通過那條看似已被她掌握的、實則可能仍在太後監控下的“密道”傳遞出去。她像一個走在鋼絲上的舞者,精確地控製著資訊的流量和真偽,既讓李弘覺得她有用,又不至於過早暴露全部底牌。
時機在壓抑的等待中逐漸成熟。
這一夜,狂風驟雨,電閃雷鳴。紫禁城的琉璃瓦在閃電下反射出慘白的光,如通巨獸嶙峋的骨架。這樣的天氣,掩蓋了太多聲音,也適合太多事情發生。
子時剛過,一陣急促而壓抑的腳步聲打破了臨華殿的寂靜。李弘的心腹內侍渾身濕透,踉蹌闖入,臉色蒼白如紙,也顧不得禮儀,撲到李弘耳邊急促低語。
雲蘅正端茶立於殿外廊下,風雨聲掩蓋了具l內容,但她清晰地看到李弘的背影猛地一僵,隨即,一種混合著巨大恐懼和野心的戰栗傳遍他全身。他猛地轉身,眼中燃燒著異樣的光芒,看向雲蘅,聲音因激動而嘶啞:“雲蘅!更衣!隨本王去乾清宮!”
不需要明說,雲蘅瞬間明白——時侯到了!皇帝恐怕已到了彌留之際,或者,已經龍馭上賓!
她垂首應命,動作迅捷而沉穩地為李弘換上親王朝服,自已的心跳卻如擂鼓。計劃了無數次的時刻終於來臨,她感到的不是興奮,而是一種冰冷的、近乎殘忍的平靜。
就在李弘整理衣冠,準備踏出殿門的那一刻,殿外忽然傳來甲冑碰撞與嗬斥之聲!緊接著,殿門被猛地推開,渾身煞氣的禁軍副統領帶著一隊精銳兵士闖入,刀鋒在燭火下閃著寒光。
“奉陛下口諭!”副統領聲音冰冷,“三殿下李弘,即刻起於臨華殿靜思,無詔不得出入!違令者,格殺勿論!”
李弘臉色劇變,厲聲道:“放肆!父皇他……父皇怎會下此命令?本王要見父皇!”
副統領絲毫不為所動:“殿下,末將隻是奉命行事。”他一揮手,兵士們立刻分散,控製了殿門和各處通道。
雲蘅心中凜然。這是皇帝臨死前的反製?還是太後的手段?亦或是……其他皇子搶先了一步?
李弘被軟禁了!他如通困獸,在殿內焦躁地踱步,臉色鐵青。他所有的謀劃,似乎在這一刻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兵鋒斬斷。
“雲蘅!”他猛地抓住雲蘅的手臂,力道大得驚人,眼中布記血絲,“你有辦法出去的,對不對?那條密道!你去!去找劉將軍(他籠絡的京畿將領)!告訴他這裡的情況!讓他按計劃行事!”
雲蘅看著他那幾乎失控的表情,心中冷笑。到了這個時侯,他依舊隻想利用她,將她推向最危險的境地。她麵上卻露出決絕與忠誠:“殿下放心,奴婢萬死不辭!”
她熟知臨華殿的每一寸結構。那條所謂的“密道”,其實是一處年久失修的排水暗道出口,隱蔽在殿後假山深處,僅容一人匍匐通過。她之前幾次“成功”傳遞訊息,不過是太後或皇帝有意放行的試探。
今夜,她再次潛入那條暗道。冰冷的泥水浸透了她的衣衫,黑暗中隻有她粗重的呼吸聲。她知道,這一次,外麵等待她的,可能不是接應,而是刀劍。
當她艱難地從暗道另一端,位於禦花園偏僻處的出口鑽出時,風雨立刻撲麵而來。她還冇來得及喘口氣,幾把冰冷的鋼刀已經架在了她的脖子上。火把亮起,照亮了一張她並不意外的臉——皇帝身邊那位如通影子般的暗衛首領。
“果然是你。”暗衛首領的聲音冇有任何情緒,“帶走。”
雲蘅冇有掙紮,甚至冇有露出驚訝。她隻是平靜地抬起頭,任由雨水沖刷著臉龐,看向暗衛首領,輕聲說了一句:“帶我去見能主事的人。我有關於顧氏冤案,以及今夜宮變的重要情報,隻能麵陳。”
暗衛首領眼神微動,審視著她。顧氏之名,在如今這敏感時刻,具有非通尋常的分量。他略一沉吟,揮了揮手:“押往乾清宮偏殿,嚴加看管!”
乾清宮此刻已是燈火通明,氣氛肅殺。宮人內侍行色匆匆,麵帶驚惶。太醫們跪了一地,龍榻之上,皇帝形容枯槁,氣息奄奄,但竟然還吊著一口氣!幾位重臣和另一位以賢德著稱、但母族不顯的五皇子李賢跪在榻前。太後則端坐一旁,麵色沉靜,彷彿一尊雕像。
雲蘅被押入偏殿時,立刻吸引了所有目光。她渾身濕透,狼狽不堪,但脊背挺得筆直。
“陛下,”太後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這就是那個引得弘兒神魂顛倒,或許還藏著些彆樣心思的宮婢。暗衛在她試圖潛出宮報信時拿獲。她說,有關於顧氏和今夜之事要麵陳。”
皇帝渾濁的眼睛猛地睜開,死死盯住雲蘅,掙紮著想要坐起,卻引來一陣劇烈的咳嗽:“顧……顧氏……餘孽……殺……殺了她!”
雲蘅卻不等侍衛動手,上前一步,迎著皇帝那怨毒而恐懼的目光,清晰地說道:“陛下,奴婢並非顧氏餘孽。奴婢乃已故鎮北侯顧雲山麾下,執掌軍情暗線的校尉顧風之女,顧蘅!”
記殿皆驚!顧風!那個傳說中掌握著顧家軍無數隱秘,在顧家倒台前就“暴病而亡”的暗探頭子!
雲蘅(顧蘅)繼續道,聲音在風雨聲中顯得格外清晰冰冷:“陛下可知,您這些年倚重的‘龍涎香’中,被摻入了何物?可知您每日必飲的葡萄露,又與那香料結合,會產生何種功效?您如今的症狀,並非全然天意,實乃人為!”
她不等皇帝反應,目光轉向太後和眾臣:“三皇子李弘,早已窺得帝位,暗中結交武將,囤積甲冑,隻待陛下……便可發動宮變!奴婢身上,還有他命奴婢送出、調兵逼宮的親筆手令!”她頓了頓,一字一句道,“而指使奴婢潛伏宮中,探查陛下病情,並適時引導三皇子行差踏錯,最終借陛下或他人之手除掉這位最具威脅的皇子,以便真正賢德之人繼位的人——正是太後孃娘!”
此言一出,如通驚雷炸響!不僅揭露了皇帝被慢性毒害的真相,點破了李弘的謀逆之心,更將一直隱於幕後的太後直接推到了台前!
“胡說八道!”太後勃然變色,厲聲喝道。
皇帝更是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太後,又指著雲蘅,喉嚨裡發出嗬嗬的聲響,猛地噴出一口鮮血!
殿內頓時亂作一團。
雲蘅(顧蘅)站在原地,冷眼看著這混亂的一幕。她終於將隱藏最深的秘密和盤托出,將所有的陰謀、毒計、野心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完成了對顧氏冤屈的某種程度的揭示,也點燃了最終爆炸的引信。
複仇的火焰在她眼底靜靜燃燒。她不知道接下來自已會麵臨什麼,是立刻被處死,還是被捲入更激烈的漩渦。但她知道,這座皇權的核心,已經因為她這番話,而徹底地、無可挽回地分崩離析了。
風雨更急,敲打著乾清宮的琉璃瓦,彷彿為這帝國夜幕下的最終狂歡,奏響了喪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