竅攘諳儀mm8V渙倉 428
彆急,慢慢來,荷塘它就在那兒.....
剛到荷塘邊,就聽見田桂花那極具穿透力的聲音正在介紹:
“……這位老先生!您看這竹屋,乾淨敞亮!租半日二百文,整日三百!送一壺荷葉茶,還能劃小船!要是隻吃蓮子,在咱們這兒隨便吃!想摘荷花帶走,得另外算錢,荷花十文,荷葉三文,蓮蓬……”
趙老七一聽,腦門上的汗都快下來了。
他趕緊小跑過去,臉上堆起自以為最得體的笑容,衝著石堅拱手行禮:
“石山長,貴客光臨,有失遠迎!小老兒是桃溪村裡正趙老七,上回在桃源村的村宴小老二見過您……”
石堅捋須笑道:“趙裡正,不必客氣。老夫昨日聽聞桃溪村的荷塘花開正好,今日攜學子前來賞荷。”
“您能來,真是讓我們這小荷塘蓬蓽生輝!”他按照想好的說辭繼續道:
“您是咱們荷塘開張迎來的第一批貴客,這是我們的福氣!今日所有費用,一律給您打八折!聊表心意!”
石堅笑著擺擺手:“趙裡正不必如此客氣,規矩既然定了,按規矩來便是,無需特意優惠。”
他目光掃過那精緻的竹屋和接天蓮葉的荷塘,眼中閃過一絲猜疑:“不過這荷塘的經營方式倒是新穎,租屋、品茶、泛舟、采摘……層次分明。該不會……又是謝廣福謝先生出的主意吧?”
趙老七被說中,嘿嘿笑著撓了撓頭,帶著點與有榮焉的得意:“石山長好眼力!廣福賢侄是我們桃溪村村建理事會的會長,這些個新奇的收費、遊玩的點子,都是他在理事會上提出來的,咱們就是照著做。”
石堅聞言,臉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笑道:“怪不得,總覺得這風格莫名熟悉,透著股……嗯……章程分明的務實勁兒。”
他頓了頓,目光越過趙老七,望向村道方向,嘴角勾起一絲看好戲的弧度:
“好了,趙裡正,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規矩我們都清楚了,你快去招待後麵那批客人吧。喏,他們來了。”
他抬手指向遠處,隻見清川橋方向,白羽仙、嚴鬆齡、藏書海三位山長,正領著各自學院的學子,腳步匆匆,甚至帶著點爭先恐後的意味向荷塘趕來。
趙老七順著方向一看,好家夥!
又是三大隊人馬!
看著那些人的穿著氣度,就知道肯定也是非富即貴,說不定就是縣城裡其他學院的!
他連忙向石堅告罪:“那……石山長您先隨意逛逛,若有任何需要,隨時招呼我們的人!小老先失陪一下!”
說完,也顧不上什麼儀態了,趕緊整理了一下衣襟,小跑著迎向那第二波、看起來陣仗更大的“貴客”去了。
趙老七臉上堆起比剛才更熱情三分的笑容,心裡卻直打鼓——這三位看著氣度不凡,身份地位怕是比石山長也差不了多少。
“各位先生、各位公子,歡迎來到我們桃溪村荷塘!小老是村裡正趙老七。”
白羽仙最先開口,聲音帶著一絲催促:“趙裡正不必多禮,聽聞此處荷塘景緻殊異,不知可還有臨水的竹屋可供小憩?”
他說話時,目光已經越過趙老七,飛快地掃過荷塘邊那幾座竹屋,見已有崇實學院的人影隱沒在荷葉中,眉頭微微蹙起。
嚴鬆齡也緊接著道:“正是,我等遠道而來,欲借貴寶地讓學子們領略田園野趣,還請行個方便。”他說話間腳步悄悄往前挪了半步。
藏書海哈哈一笑:“趙裡正,咱們這些學子啊,就盼著能找個清靜地方賞景,你看……”
趙老七心裡樂開了花,麵上卻努力維持著鎮定:“有有有!幾位先生來得正好,如今還剩六座竹屋空著!這竹屋租用……”
他剛想把收費標準再說一遍,青鬆學院的一個年輕學子眼尖,指著離崇實學院最近、景緻看似最好的一座空竹屋喊道:“山長,我們要那間!”
他這一喊,如同點燃了導火索。
白鷺學院的學子立刻不甘示弱:“嚴山長,那間似乎更靠近荷塘深處,景緻定然更幽靜!”
瀚文學院的學子也急了:“藏山長,我看那座視野開闊,能覽儘滿塘荷花!”
三位山長還沒發話,身後的學子們已經互相用眼神較上了勁。
不知誰低聲嘟囔了一句:“再不快點,好位置就沒了……”
這話聲音不大,卻恰好能讓幾位山長聽見。白羽仙立刻對趙老七道:“趙裡正,靠東邊那兩座竹屋,我們白鷺學院要了,租半日!”
嚴鬆齡幾乎同時開口,指向另外兩座:“趙裡正,臨水延伸最遠的那兩座,青鬆學院租半日!”
藏書海“好好好,那咱們瀚文學院就要旁邊那兩座!也半日!”
“呃……各位先生……”趙老七被這爭先恐後的架勢弄得有點懵,剛想說話,卻被更急切的聲音打斷。
“租金是多少?快說快說!”
“這是定金!快帶我們過去!”
三位山長幾乎是催著趙老七去安排,生怕自己看中的竹屋被另外兩家搶了先。
趙老七手忙腳亂地收了錢,連忙讓等在一旁的姑娘們引他們去各自的竹屋。
就這樣,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八座竹屋全部名花有主。
看著瞬間被填滿的竹屋和荷塘上開始出現的行舟,趙老七站在岸邊,擦了擦額頭的汗,心裡又是狂喜又是懊惱——喜的是生意火爆,懊惱的是這竹屋……好像建少了啊!
他掰著手指頭算,這才來了四家,要是再來些其他遊客,豈不是沒地方招待了?
回頭一定得趕緊去找張秋笙,說啥也得再加蓋幾座!
四大學院的先生和學子們在如畫一般的荷塘景色中品茶,閒聊,賦詩,泛舟,玩得十分儘興。
偶爾有小舟在水道中相遇,不同學院的學子還會互相拱手致意,但眼神裡都帶著點比較的意味。
“王兄,好巧啊!”
“李兄也來泛舟?不知可有所得?”
“偶得拙句,正要回去請教先生。”
“巧了,我白鷺學院同窗剛作了一首《采蓮曲》,正要請山長品評。”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荷香,也彌漫著一股無形的、文人之間特有的“哼哼”氣息。
趙老七看著這熱鬨非凡又透著雅緻的場麵,心裡樂開了花,他明白,桃溪村荷塘的名聲,經過今天這四大學院“認證”,想不傳開都難了!
他彷彿已經看到,更多的遊客正在湧來的路上,而桃溪村的荷塘,必將成為雲槐縣一個新的風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