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竅攘諳儀mm8V渙倉 > 437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竅攘諳儀mm8V渙倉 437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四璟獨挑大梁上公開課

李四璟驚得差點跳起來,連連擺手:“嬸子……讓我上台講?可是我……我以前從來沒在這麼多人麵前講過話啊!我......我怕我講不好,到時候卡殼了,或者鄉親們問的問題我答不上來,那多丟人……”

李月蘭鼓勵地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要相信你自己!你都能把我給你的那些農業書籍吃透,還能整理出這麼詳細的規劃,還有什麼是你不能的?以你現在的理論水平和對農事的理解,你比村裡大多數經驗豐富的老把式都要懂得多、看得遠呢!沒事的,放輕鬆,你就把下麵坐著的鄉親們,當成是地裡的蘿卜白菜,這樣你就不會緊張了。”

李四璟被這個比喻逗得“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緊張的情緒緩解了不少,他哭笑不得地說:“嬸子……地裡的蘿卜白菜可不長那樣,不會瞪著眼睛看著我……”

“那就當成是等著你餵食的小雞小鴨!”李月蘭也笑了。

“總之,相信自己,你能行的!我會在邊上給你打下手,萬一真有突發情況,我會幫你。”

“那.......那好吧!”李四璟忐忑的接下了這個令他頭皮發麻的任務。

午後,謝秋芝並未打算去閱覽室湊熱鬨,她早就預料到今天那裡必定又是人山人海。

她樂得清靜,給鎮北侯府寫了一封邀請賞荷的信,就搬了畫架坐在半月池邊,調好顏料,準備描繪池中那些愈發肥碩活潑、色彩斑斕的錦鯉。

而李月蘭則帶著已經將新內容補充完畢、但內心依舊有些忐忑的李四璟,提前來到了村委樓二樓的閱覽室。

他們需要再熟悉一下環境,李月蘭還讓李四璟模擬講了一段,幫他調整語速和儀態。

這一次的公開課,村裡格外重視,特意邀請了村建理事會的大多數成員。

謝裡正、謝長河、六爺、九爺,還有負責管理果園的幾位資深嬸子,都被安排在了最前麵的一排位置。

有了上次擠得無處下腳的經驗,村民們這次也學乖了,分外積極。

離公開課開始還有小半個時辰,就已經有村民陸陸續續趕來閱覽室占位置了。

等到未時正中,公開課即將開始時,閱覽室內早已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盛況甚至超過了第一次臨時起意的公開課,連門口和窗戶外都擠滿了好奇的村民。

李四璟站在講台的小桌前,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人群和無數道投向自己的目光,隻覺得心跳如鼓,手心冒汗,準備好的開場白一下子卡在了喉嚨裡。

他下意識地看向站在旁邊的李月蘭。

李月蘭對他投去一個鼓勵和信任的眼神,然後率先抬起手,用力地、有節奏地鼓起掌來。

緊接著,坐在第一排的謝裡正、謝長河等理事會成員也立刻會意,紛紛跟著鼓起掌來。

這掌聲彷彿帶有感染力,迅速蔓延開來,頃刻間,整個閱覽室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這掌聲並非出於客套,而是村民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敢於站上台分享之人的尊重,更是對李四璟這個年輕人莫大的鼓勵。

在這片暖意融融的掌聲中,李四璟彷彿汲取到了無窮的力量,緊張感奇跡般地消退了大半。

他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各位鄉親,叔伯嬸娘們,下午好!今天,咱們一起來聊聊,咱們的‘百日收’大豐收之後,田裡地裡接下來該忙活些什麼……”

公開課正式開始了。

李四璟先是簡要總結並再次肯定了“百日收”畝產千斤的大喜事,贏得了滿堂彩。

然後,他話鋒一轉,引入了第一個重點話題:

“隨著豐收,大家田裡都留下了大量的稻草。咱們往常,這些稻草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在場的村民們立刻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

“拿回家燒火唄!”

“編草鞋、打草墩、織草簾子!”

“捆肉、拎蛋,方便!”

“厚厚地鋪在炕蓆底下,冬天暖和!”

“鋪豬窩、墊牛圈,保暖又吸潮!”

“搭雞窩也少不了它!”

李四璟聽著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發現大家的想法果然和今天早上自己最初的認知差不多。

他笑著搖了搖頭,等現場安靜一些後,才開口道:

“大家說的這些,都是咱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好法子,確實有用。比如,把曬乾的稻草抖鬆,厚厚鋪在炕蓆上,再墊上棉褥,確實吸潮保暖,睡一個冬天都軟和。但是,”

他提高了音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除了這些,稻草還有更多、更能變錢、更能肥地的好用處!”

村民們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紛紛追問:“還有啥用?四璟你快說說!”

李四璟不慌不忙,按照和李月蘭討論後梳理的思路,開始娓娓道來:

“首先,燒完的稻草灰,彆隨便扔了。灶膛裡燒剩下的稻草灰,用開水淋濾,濾下來的堿水,洗頭洗衣被,比皂莢還去油!這叫‘草灰代皂’。”

接著,他丟擲了第一個“重磅炸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法子,那就是——用稻草種蘑菇!”

“啥?稻草能種蘑菇?”

“哄人的吧?蘑菇不都長在山上爛樹根那兒嗎?”

“稻草還能長蘑菇?沒聽說過!”

台下頓時響起一片質疑聲。

李四璟早已預料到村民們會有如此反應,他從容地解釋道:

“大家彆急,聽我慢慢說。咱們京畿道這裡的氣候,隻要管好溫度濕度,稻草確實能長出蘑菇來,有種蘑菇就叫‘草菇’!方法也不複雜:先把稻草鍘得跟煙絲一樣碎,然後用石灰水泡上一天一夜,撈起來悶半天,再上大鍋蒸到燙手,晾涼了拌上菌種——就像拌麩皮喂豬那樣拌勻實了。然後裝袋,碼在陰涼通風的屋子裡,頭三天像捂被子一樣彆掀開,等看見裡麵長滿了白毛菌絲,再開個小口子,天天噴點水保持濕潤。這麼著,快的話十天半月,慢點二十來天,就能摘第一茬蘑菇了,因為長在草料裡,有些地方叫它‘草耳朵’。”

他頓了頓,給出了更誘人的說法:“算筆賬,一百斤乾稻草,伺候好了,能變成六七十斤鮮蘑菇!這蘑菇要是賣出去,就是一筆活錢!而且,這蘑菇摘完了,剩下的廢渣可是好東西,撒回田裡,那是上好的肥料,田地被養得肥肥的,來年種‘百日收’,肯定長得更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