竅攘諳儀mm8V渙倉 438
推廣榨油農作物好處多
李四璟這番詳細又帶著具體操作方法和收益估算的講解,讓原本質疑的村民們漸漸安靜下來,臉上露出了思索和興奮的神情。
就連前排的謝裡正都忍不住笑著點頭,對旁邊的謝長河低聲道:
“這個法子……聽起來,好像真能試一試!”
李四璟看到大家的反應,心裡更有底了,他總結道:
“所以,一句話,稻草全身都是寶:能暖炕、能肥田、能喂牲畜、能種草菇、能變成銀子!隻要咱們肯動動手,花點心思,七月裡金黃的稻草,就是八月鍋裡鮮、九月兜裡錢,來年三月還能化作地力,護著新秧苗再發新芽!”
“說得好!”
“四璟娃子懂得真多!”
“這稻草還真成了寶貝疙瘩了!”
熱烈的掌聲和讚歎聲再次響徹閱覽室,氣氛達到了一個小**。
李四璟站在台上,感受著鄉親們的認可和熱情,心裡暖暖的,充滿了成就感。
他悄悄握了握拳,給自己打氣,心想:‘這才剛剛開始呢,接下來關於夏末播種和果園養護的規劃,纔是真正的重頭戲!’
他清了清嗓子,將話題引向更深遠的規劃:
“鄉親們,咱們的‘百日收’是大豐收了,穀子進了倉,稻草也有了新出路。
可接下來這幾個月,直到入冬前,咱們的田地裡,難道就讓它閒著,長雜草嗎?”
他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洪亮地發問。
“不想!”
“那肯定不能閒著!”
“地閒久了就沒肥力了!”
“四璟小先生,你快說說,種點啥好?最好能趕在冬天前就有收成!”
台下的村民們大聲回應著,情緒高漲。
李四璟點頭,展開了手中資料的核心部分:“好!那接下來,就是咱們這次農業公開課的重點——夏播秋收,不讓田地閒!”
“現在這七月,正是全年最熱、光照最長、雨水也最多的時候,這是老天爺給咱們的機會,是把‘夏播’變成‘秋收’最好的時機!”
“接下來,我就把七月能播種、並且收獲期能趕在十月上凍前的幾類作物,跟大家好好講講。”
他頓了頓,決定先從與村裡新產業相關聯的講起:
“首先,說說和咱們村‘月蘭磨坊’能掛上鉤的作物——那就是各種油作物!”
“油作物?”底下有村民不解地大聲問:“四璟小子……啊不,四璟小先生,啥是油作物?聽著可新鮮。”
李四璟笑著解釋:“油作物,就是它們的籽實裡麵含油多,能榨出油來的作物。種類很多,現在這個時節,適合咱們種植的有油葵、秋芝麻、紅花、還有蓖麻等等。這些都是七月就能播種,九月底十月初就能收獲的油作物。”
他怕大家糾結於複雜的出油率,直接給出了最實在的承諾:
“具體一斤籽實能出多少油,咱們今天不細算那個賬。我在這裡給大家打個包票,隻要大家種出來的油葵、秋芝麻、紅花、蓖麻這些果實,曬乾了,都可以賣到咱們村的‘月蘭磨坊’!有多少,收多少!價格絕對公道!”
這話一出,台下頓時一片嘩然。
“李月蘭的磨坊收這老些?那敢情好!”
“這不就跟‘百日收’一樣,種出來不愁賣了?”
“油葵我聽說過,花盤老大,籽也多!”
“芝麻香油香啊!紅花是不是就是那種能做胭脂也能入藥的?”
“蓖麻……那個好像有點毒吧?也能榨油?”
“月蘭磨坊收,肯定有他們的用處,咱們種就是了!”
村民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臉上大多洋溢著興奮和躍躍欲試的神情。
多一條穩定的銷路,就意味著多一份收入,誰能不高興?
這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漢顫巍巍地舉起了手。
李四璟看到了,連忙恭敬地說:“老伯,您有什麼問題,請講。”
老漢在旁人的攙扶下站起來,聲音帶著歲月的沙啞,卻問出了關鍵:
“四璟小先生,你說了這麼多種油……油作物,都挺好。可咱們種菜拿到縣裡賣
,不也能掙銀子麼?”
李四璟聞言,臉上露出了讚許和早有準備的笑容:“老伯問得特彆好,問到點子上了!其實啊,我建議大家考慮這些油作物,不隻是因為它們可以賣給磨坊榨油。”
他提高了音量,丟擲了一個更吸引人的概念:“大家想一想,現在隔壁桃溪村的荷塘,為什麼每天都能吸引縣裡的老爺夫人去遊玩賞景?因為荷花好看!咱們桃源村,現在有磚瓦廠,有石灰木炭窯,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產業,好!但咱們為什麼不能也搞一搞,既能有實實在在的收成,開花時又特彆好看,能吸引人來遊玩的作物呢?”
“大家想啊,這油葵,開起花來金燦燦一片,一個個大花盤朝著太陽,壯觀不壯觀?這紅花,開花時紅豔豔的,采下來還能做染料、藥材,不好看嗎?這就是我提倡大家夏種秋收油料作物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並不隻是為了‘月蘭磨坊’能榨油,還為了過兩三個月,這些油料作物開花的時候,咱們桃源村也能變成一片花海!咱們也辦他個‘葵花節’、‘紅花節’!到時候,來賞花的人多了,咱們村裡的土雞蛋、新米、編織的筐簍、甚至各家做的醬菜小吃,都不用去縣裡賣,就擺在村頭大榕樹下,不都能順便賣出去嗎?”
這個描繪出的前景,讓村民們眼睛都亮了。
種地還能種出風景來?
還能靠風景招攬客人賺錢?
這想法太新鮮了!
李四璟趁熱打鐵:“而且,我也不是建議大家把所有地都拿來種油作物。咱們還得種點自家吃的菜呢!在貓冬之前,咱們還能抓緊種一茬家裡吃的菜,種多了吃不完,同樣可以挑到縣城裡去賣錢!所以,今天這堂課,主要是想讓大家知道,咱們的田地不能閒著,可以種的東西很多,路子很廣!大家可以根據自家的情況,比如離村道近的地,可以考慮種些開花好看的油作物,既賣籽又能吸引遊客,田地偏一點的,就種些好伺候、產量高的蔬菜,自家吃或者賣錢都行。”
這時,一位姓陳的大娘也學著剛才老漢的樣子舉起了手。
李四璟笑著示意她起來問話。
陳大娘嗓門洪亮,直接問出了最實際的問題:
“四璟小先生!你說得天花亂墜,那些油作物和蔬菜,我們倒是想種,但是……種子去哪裡買啊?彆是些稀罕玩意兒,咱們沒處尋種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