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竅攘諳儀mm8V渙倉 > 496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竅攘諳儀mm8V渙倉 496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學堂新式課表、磚瓦廠、木炭廠生意紅火

另一邊,李五琰和那兩位新來的曲先生也打得一片火熱。

謝文出發去青石鎮之前,曾交給李五琰一份他精心構思的課程表。

這份課程表仿照了現代小學的模式,規劃了明確的上下學時間。

課程內容不僅包含傳統的蒙學識字、算術,還創新性地加入了“農事觀察”、“大寧地理”、“強身健體””、“手工製作”等符合桃源村孩童們的實際需求的課程。

三人圍著這份新奇的課程表,嘖嘖稱奇。

曲懷舟撫著胡須,眼中放光:“妙啊!五琰先生,此表張弛有度,德智體兼顧,更貼合生活實用,絕非死讀詩書所能比!”

曲懷江也連連點頭:“正是!尤其是這‘農事觀察’,讓孩子們知種地之艱難,曉食物之得來,寓教於樂,善莫大焉!”

李五琰心中也十分得意,這可是他的......“義弟”謝文這個小天纔想出來的。

三人熱烈地討論著如何在《桃源蒙學》的基礎上配合著這份獨特的《課程表》細化每堂課的內容,也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典禮充滿了期待。

在李月蘭和謝廣福因為憂心幾個孩子,而總是“失蹤”去了空間的這段時間。

桃源村紅紅火火運作的還有磚瓦廠和木炭石灰廠,這兩個比鄰而居的大廠,每日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根據理事會的最新決策,兩個廠從七月起就同步實行了三班倒的廠規製度,每個班乾足四個時辰,確保窯爐的不停歇。

青磚廠這邊,
二十口大饅頭窯按照編號每天按時封窯、出窯,窯火日夜不熄,映紅了半邊天。

管事姚二整天咧著嘴,笑得合不攏。

經過改良和技術提升之後的饅頭窯,一口窯能裝兩萬五千塊磚坯,二十口窯輪轉,二十天一個輪回,日日有新窯封,日日有青磚出,一個月穩穩產出
七十五萬塊質地堅硬的青磚。

而邊上那五口瓦窯也不甘示弱,一口窯能裝五萬五千片瓦坯,每月能產出五十五萬片青瓦。

每日,出窯現場,熱浪滾滾,工人們喊著號子,忙碌卻有序。

“姚二管事,這磚還燙手哩!”一個工人喊道。

姚二揮著手,嗓門洪亮:“燙手也得上!都帶上防燙的手套,趕緊碼垛,傍晚縣裡‘興盛號’的老闆就來拉貨了,耽誤了時辰,小心扣你工錢!”

旁邊另一個老工人一邊麻利地碼著磚,一邊打趣:

“姚二管事,咱們這磚瓦,真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啊!外頭的老闆天天來蹲守,這青磚青瓦還沒進倉庫就被定完了,生意紅火得讓人眼暈!”

姚二得意地一揚下巴:“那是!咱們廠這青磚青瓦質量過硬,信譽好!自然不愁客源,不過你也彆光瞅著咱們這一畝三分地,隔壁木炭石灰廠雖然剛開業,但那生意,比咱們隻強不差!去年他們在奇珍坊賣那‘黑金木炭’,一炮而紅!今年人家都不用再畫那什麼廣告畫,大把的中間商,還有各個府衙的采買,都主動上門,訂單都排到過年去了!你以為就咱們這邊忙得腳打後腦勺?”

工人們聽了,紛紛笑著起鬨:

“姚二管事,隔壁木炭石灰廠不也是您大哥姚大管事在管著嘛!你們兄弟倆可真是出息了,一人管著一個大廠子,風光無限啊!”

“就是就是,姚家真是人才輩出!”

姚二笑罵道:“去去去!少拍馬屁!大家都是憑真本事吃飯!你們要是羨慕我這位置,讓你來坐一天試試?我這位置裡麵的門道有多少,操心的事有多雜!你來試試,你就明白了!”

剛才起鬨的工人連忙擺手討饒:

“可彆!姚二管事,您那位置我可坐不住!每日要管這管那,協調人手,核對訂單,應付那些精明的客商……我這直性子,可乾不了這精細活兒,還是搬我的磚自在些!”

這話引得眾人大笑不已,氣氛融洽而熱烈。

而隔壁的木炭石灰廠,同樣也是一片熱鬨喧囂。

姚大臉上蹭著黑灰,目光炯炯,正扯著嗓子指揮:

“這一批‘黑金木炭’是崇實學院提前付了定金的,連運費都付清了!趕緊裝車!狗剩,你去牛馬車站找老王,讓他安排最穩妥的車把式,立刻拉走,順便把尾款結回來!”

“好嘞,姚大管事!”被點名的工人高聲應和,快步跑開。

其他工人一邊熟練地將烏黑發亮、敲擊有金屬聲的“黑金木炭”裝入特製的超大竹筐,一邊興奮地議論:

“崇實學院可是大主顧!咱們這炭名聲是越來越響了!”

“可不是嘛!不隻是崇實學院,聽說連京裡的貴人都指定要用咱們的炭呢!”

有新招來的工人看著這火爆場麵,忍不住小聲問旁邊的老師傅:

“師傅,咱們這炭……咋就這麼好賣?”

老師傅與有榮焉地解釋道:

“你小子是新來的不知道!咱們這‘黑金木炭’,用的是改良後的燒製技術,火力猛,耐燒,灰少還沒煙!比那普通木炭強了不知多少倍!去年在奇珍坊一推出,就搶瘋了!都限購了呢,今年啊,都是人家求著咱們買!”

姚大聽著眾人的議論,心中豪氣頓生,大聲鼓勁道:

“都聽見了吧!咱們這黑金木炭,可是村裡公賬收入的重點產業,掙的銀子不比隔壁磚廠少!都加足馬力,保證質量,把咱們的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其實,改良後的炭窯容量大增,一口窯一次能出四千斤優質黑金木炭。

十口窯輪番作業,一週產能高達兩萬斤,一個月便是八萬斤,是之前老窯區產能的數倍之多!

那兩口專門燒製石灰的石灰窯也是姚大負責。

這兩口窯一次能出一萬斤生石灰,一個月穩定產出四萬斤石灰,不斷的供應著村內建設和雲槐縣的市場需求。

姚大在廠區內巡視,經常能聽到他那大嗓門響起:

“那邊灌燃料的!對,就是往毛煤裡摻炭渣!比例掌握好!”他招呼著。

有工人好奇地問:“姚哥,咋又往毛煤裡摻這炭渣?有啥講究?”

姚大耐心解釋:“毛煤便宜,這燒炭剩下的炭渣更便宜!摻上兩成左右,不但不影響火候溫度,火頭還更旺,能省下不少成本!省下的,可都是咱們村的銀子!”

工人佩服地說:“姚大管事,您懂得可真多!這些竅門都是咋琢磨出來的?祖傳的麼?”

姚大有些感慨地說:“哼哼,你以為我們這些當管事的,都是憑老經驗瞎搞啊?廣福會長重視著呢!每個月,村委會都組織咱們這些管事進行專業課培訓!你以為我們是去喝茶閒聊打屁啊?”

他努力回憶著從謝廣福那裡學來的新詞。

“廣福會長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老多……專、專業的書籍!我們這些大老粗不識字,就一字一句的念給我們聽!一遍聽不懂,就講兩遍,掰開了揉碎了,非得讓咱們明白不可!我這些日子,可沒少學……學習新學問!”

工人們聽了,紛紛露出敬佩的神色:

“原來是這樣!廣福會長可真是博學,不愧是咱村的智囊!”

“難怪咱們廠子越辦越好,原來是有真本事在後麵撐著!”

“廣福會長和村委會真是為咱們村操碎了心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