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軌跡錄 第887章 舊債
手機在辦公桌上震動第三回時,我終於從堆積如山的報表裡抬起頭。螢幕上「爸」這個字像隻蒼蠅卡在喉嚨,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我由著它嗡嗡作響,直到自動沉默。
窗外烏雲壓境,暴雨將至。辦公室裡隻剩下鍵盤敲擊聲和空調低鳴,我揉著發脹的太陽穴,瞥見桌角女兒小雨的照片——她笑得沒心沒肺,完全不知道這個月托費又漲了二百。
手機再次震動,這次是弟弟田磊。我掐斷電話,收拾東西準備接孩子。電梯下行時,胃裡像塞了團濕棉花。
剛到幼兒園門口,雨點砸落。小雨撲過來時,我下意識避開了她沾著顏料的小手。
「媽媽,今天畫了恐龍!」
「真棒,但彆摸媽媽裙子,剛買的。」我牽起她的手,盤算著晚飯是煮掛麵還是前天凍的餃子。
手機又震,這次是簡訊:「爸住院了,速回電話。——田磊」
雨刮器在車窗上機械擺動,一如我此刻心境。三年前離婚時,父親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如今這瓢水卻要被舀回去澆他的旱地。
回到家,煮了速凍餃子,看小雨吃得滿嘴油光,我終究撥通了電話。
「姐,爸心臟病犯了。」田磊語氣急促,「醫生建議做支架,兩個,加上藥費,先準備五萬。」
我盯著牆上裂縫,那是去年樓上漏水留下的,「我賬上就八千,這個月房租還沒交。」
「爸說你有錢。」
「我有什麼錢?」小雨抬頭看我,我壓下聲音,「每月工資五千,房租一千五,托費一千二,你算算還剩多少?」
「爸的意思是你那邊房子貴,不如回縣城。」
「然後呢?睡大街?」
電話那頭沉默片刻,「爸當初給你念書花了不少,現在該你回報了。」
我幾乎笑出聲。是啊,高中每本參考書都被唸叨半年,大學學費是助學貸款,工作後才還清。而田磊,那個連三本都考不上的寶貝兒子,結婚時父親掏出二十萬付首付。
「我明天打兩千。」我最終說。
「兩千夠乾嘛?爸說每個月至少一千,持續給。」
「田磊,我一個月掙五千,不是五萬。」
「小雨爸爸不給撫養費?」
「給?我找得到他嗎?」離婚後前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像人間蒸發。
掛掉電話,小雨問:「外公病了嗎?」
「嗯,但媽媽會處理。」我摟緊她,聞到奶香混合雨水的味道。
那晚我夢見母親,她站在老屋棗樹下,伸手卻夠不到棗子。醒來枕頭濕了一片。
週末加班,我把小雨送到鄰居家。公司裡空無一人,正好整理賬目。但數字在眼前漂浮,聚不成形。父親蒼老的臉和小雨無憂無慮的笑交替閃現。
手機亮起,是堂叔田建軍的資訊:「小穎,你爸情況你知道了吧?咱們田家沒有不孝的人,你媽在世時最重孝道。」
我關機,世界清淨了。
但清淨是暫時的。週一剛進辦公室,同事小張湊過來:「穎姐,聽說你爸病了?老家有人打電話到前台問你是不是還在這上班。」
血衝上頭頂。他們竟找到單位來。
中午,田磊發來照片:父親躺在病床上,瘦得像秋後螞蚱。附言:「爸一晚上沒睡好。」
我走到消防通道,撥通電話:「找單位什麼意思?」
「不是我們,是二叔他們自作主張。」
「告訴所有親戚,再打擾我工作,一分都沒有。」
「那你到底能出多少?」
「每月五百,多一分不行。」
「爸說至少八百。」
我直接結束通話。
那週末,我帶小雨去遊樂場。看她從滑梯衝下,笑聲銀鈴般灑滿空氣,我突然想起自己的童年。父親曾把我架在肩上看社戲,買時說「我閨女值得最好的」。什麼時候變了?是從田磊出生,還是我堅持要上大學?
回家路上,小雨問:「媽媽,你不開心嗎?」
「沒有,媽媽在想事情。」
「想外公的病?」
孩子比我們想象的敏銳。「嗯,但媽媽會解決的。」我摸了摸小雨柔軟的頭發,心裡卻像壓著塊石頭。解決?怎麼解決?我連這個月的信用卡最低還款都還沒湊齊。
深夜,我開啟那個藏在衣櫃最底層的鐵盒子,裡麵是母親留下的幾件首飾——一對小小的金耳釘,一枚有些發暗的銀戒指。我記得她臨終前拉著我的手說:「小穎,這是媽唯一能留給你的,不到萬不得已彆動。」這些年,無論多難,我都沒想過要動它們。
可現在,手指撫過那枚銀戒指,冰涼的觸感讓我想起母親長滿老繭的手。她一輩子忍氣吞聲,伺候公婆,照顧子女,連生病都不敢大聲呻吟,生怕給兒女添麻煩。而父親呢?他永遠覺得理所當然。
手機螢幕突然亮起,是堂叔田建軍發來的長語音:「小穎,不是叔說你,你爸這次真的不容易。你弟媳婦昨天來說,你爸連進口藥都捨不得用,就想著給你減輕負擔。你知道那進口藥一個療程多少錢嗎?三千塊啊」
我按掉手機,胸口堵得發慌。同樣的戲碼,演了多少年了。小時候是我捨不得買新書包,就想著給家裡省錢;後來是我放棄考研,就想著早點工作幫襯家裡;現在又是我爸捨不得用藥,就想著給我減輕負擔。可誰又真正想過我的負擔?
第二天上班時,我特意繞到公司附近的典當行。玻璃櫃台後是個花白頭發的老先生,他拿著那對金耳釘仔細端看。
「成色一般,最多一千五。」
我猶豫著,眼前浮現母親戴著這對耳釘在灶台前忙碌的樣子。那是父親當年用第一個月工資給她買的,雖然不值錢,卻是她為數不多的珍寶。
「要不,您再看看這個戒指?」我推過去那枚銀戒指。
老先生掂量了一下,「這個不值錢,最多二百。」
走出典當行時,我手裡攥著一千七百塊錢,心裡空落落的。母親的耳釘沒了,可這錢連父親一個月的基礎藥費都不夠。
中午,我破天荒地約了林薇吃飯。她是我大學同學,現在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見慣了各種家庭糾紛。
「要我說,你就該白紙黑字跟你爸簽個協議。」林薇切著牛排,「每月固定給多少,多了沒有。法律上,子女是有贍養義務,但也要考慮實際能力。」
「我爸那個人,你跟他講法律?」我苦笑著攪拌著麵前的沙拉,「他隻覺得我不孝。」
「孝道孝道,就是被這些人搞臭了。」林薇放下刀叉,「你記得我去年處理的那個案子嗎?女兒辛辛苦苦給父親治病花了十幾萬,結果老爺子轉頭把老房子偷偷過戶給了兒子。」
我沉默地吃著沙拉,心裡卻翻江倒海。是啊,我們家的老房子雖然破舊,但要是真的拆遷,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可父親從來沒提過怎麼分,似乎預設了都是田磊的。
「你要保護好自己,」林薇認真地看著我,「尤其是小雨。你總不希望她以後也麵對這樣的困境吧?」
這句話戳中了我的心窩。是啊,我現在委屈求全,小雨都看在眼裡。如果我也變成那種不斷向女兒索取的母親,那我和父親又有什麼區彆?
回到公司,我給田磊發了條微信:「爸的醫藥費,我每月最多出五百。這是最後一次說這個數,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法院見。」
田磊的電話立刻打了過來,聲音氣急敗壞:「田穎你什麼意思?法院見?你讓全村人看笑話嗎?」
「看笑話?」我壓低聲音,走到樓梯間,「田磊,你摸著良心說,爸真的需要那麼多錢治病?還是你們想趁機再撈一筆?」
電話那頭突然沉默了,這沉默證實了我的猜測。
「姐你這話說的」田磊的語氣軟了下來,「爸是真的不舒服」
「不舒服就去看病,該花多少我承擔該承擔的部分。」我斬釘截鐵,「但彆把我當傻子。還有,告訴二叔他們,再插手我們家的事,彆怪我翻臉不認人。」
掛掉電話,我的手在發抖,但心裡卻莫名輕鬆了許多。這是我第一次如此明確地劃清界限。
下班接小雨時,她老師特意叫住我:「小雨媽媽,小雨最近在幼兒園總是發呆,今天畫畫課,她畫了一幅畫,我覺得您應該看看。」
那幅畫上,一個大大的笑臉太陽下,三個小人手拉著手——但其中一個小人臉上掛著淚珠。
「這是誰呀?」我指著那個流淚的小人問小雨。
「是媽媽。」小雨小聲說,「因為媽媽總是不開心。」
我蹲下身,緊緊抱住女兒,眼眶發熱:「對不起,寶貝。媽媽以後會多笑一點的。」
那天晚上,我破例帶小雨去吃了她最愛的披薩。看著她開心地啃著芝士邊,我突然想通了什麼。
回到家,我撥通了父親的電話。接電話的是田磊媳婦,背景音裡還能聽到電視節目的聲音。
「我爸呢?讓他接電話。」
過了一會兒,父親的聲音傳來,聽起來並沒有病重的虛弱:「小穎啊」
「爸,」我直接切入主題,「我每個月給你五百,這是我能承擔的極限。你同意,我明天就開始彙;不同意,那我們就按法律程式來。但有一句話我說在前頭,我不是我媽,不會一輩子委屈求全。」
電話那頭長久地沉默,我隻能聽到父親粗重的呼吸聲。終於,他開口了,聲音裡帶著我從未聽過的疲憊:「你就這麼恨我?」
「我不恨你,爸。」我看著正在玩披薩盒的小雨,聲音平靜,「但我也有女兒要養。我不能讓她覺得,媽媽活著就是為了不斷妥協。」
又是一陣沉默,然後電話被結束通話了。
我握著手機,手心全是汗。但奇怪的是,我並不感到恐慌,反而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解脫。
幾天後,我的銀行卡收到一筆轉賬,是田磊轉來的兩千元,附言隻有三個字:「手術費。」
我盯著那筆錢,心裡五味雜陳。這是第一次,他們向我示弱。但我知道,這遠不是結束。
週末,我帶著小雨去商場買冬裝。在經過一家金店時,我停住了腳步——櫥窗裡陳列著一對金耳釘,和母親那對幾乎一模一樣。
「媽媽,這個好看!」小雨指著耳釘說。
我笑了笑,沒有告訴女兒,等有一天她長大了,我會把這個故事講給她聽。我會告訴她,外婆的耳釘曾經被典當,但最終,媽媽又把它贖了回來。就像我們的人生,可以暫時低頭,但永遠不會真正認輸。
窗外,第一縷陽光已穿透雪幕,在積著白絮的窗台上投下淡淡金輝。懷裡的小雨動了動,燒退了,睡顏安穩,呼吸均勻地拂過我的脖頸。這一夜,如同過去無數個艱難卻終究挺過來的夜晚一樣,我們彼此依偎著,迎來了黎明。
手機螢幕最終暗了下去,我沒有再回複田磊。那筆錢,就讓它留在那裡吧,不是妥協,也不是新一輪拉扯的開始,而是一個句點。我與故鄉、與父親之間那筆糾纏不清的舊債,或許永遠無法用金錢徹底算清,但我已用我的方式劃下了界限。償還,不再意味著無底線的犧牲和順從,而是我在保全自己和女兒生活的前提下,所能給出的、帶著棱角的善意。
我輕輕吻了吻小雨的額頭,為她掖好被角。新的一天已經開始,桌上還有待完成的私活,公司裡還有新的挑戰等著我,但此刻,內心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堅定。過去的陰影或許還會偶爾浮現,但我知道,它們再也無法籠罩我和小雨的未來。我們或許清貧,但我們的家,建在彼此扶持的基石上,建在我敢於說「不」也勇於承擔的背影裡。
雪後初霽,陽光漸漸明亮,照亮了房間裡細微的塵埃,也照亮了前路。舊債難償,但新時代的清晨,總會天亮。而我和女兒,將帶著這份清醒與力量,不再被昨日的陰影捆綁,一步一步,走向屬於我們自己的、開闊的明天。
小雨翻了個身,迷迷糊糊地睜開眼:「媽媽,天亮了?」
「嗯,天亮了。」我撫摸著她的臉頰,「再睡會兒,媽媽去做早餐。」
走進廚房,我開啟冰箱,拿出雞蛋和麵包。手機螢幕亮起,是林薇發來的訊息:「有個急稿,翻譯一份合同,報酬不錯,接嗎?」
我回了個「接」,然後開始準備早餐。窗外的雪漸漸停了,陽光灑在灶台上,暖暖的。生活依然艱難,但我知道,我和小雨會好好的。
因為我們擁有彼此,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