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39章 係統總結,戰場收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9章 係統總結,戰場收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列車在東北平原上飛馳,窗外的高粱地像一片綠色的海洋,隨風起伏。林建軍靠在車窗上,看著這片久違的、沒有硝煙的土地,心裡百感交集。

從朝鮮出發到現在,已經整整七天了。這七天裡,他幾乎沒怎麼閤眼,不是整理戰場筆記,就是和戰友們話彆。趙大勇要回山東老家種地,臨走時抱著他哭了半宿,說“等我種出好糧食,一定給你寄北平去”;王鐵牛還要在部隊待幾年,負責裝備交接,他拍著林建軍的肩膀說“到了北平彆忘了寫信,讓我知道你搞出了啥新名堂”。

此刻,車廂裡大多是和他一樣歸心似箭的戰士,有人在打撲克,有人在哼歌,還有人拿著家書反複摩挲。林建軍從揹包裡拿出那個磨得發亮的筆記本,這是他在朝鮮戰場上記滿了維修心得的“寶貝”,裡麵夾著安德烈送的坦克圖紙,還有趙大勇塞給他的幾粒新培育的玉米種子。

“該好好算算這筆‘賬’了。”林建軍在心裡默唸,集中意念呼喚係統。

熟悉的半透明麵板立刻在眼前展開,不同於以往的簡潔,這次的界麵格外隆重,頂部用金色字型寫著“朝鮮戰場曆練總結”:

【宿主:林建軍】

【戰場時間:1951年10月—1953年10月(共計24個月)】

【核心收獲統計:】

【一、簽到獎勵】

【1.

日常簽到:58次,獲得粗糧300斤、細糧80斤、現金20萬元(舊幣)、常用工具12套、急救包5個;】

【2.

特殊地點簽到:12次(含鴨綠江邊、誌願軍營地、坑道、征兵辦公室等),獲得“軍工級焊接技巧”“防刺膠鞋”“坑道結構優化方案”等關鍵技能\\/物品;】

【3.

事件簽到:8次(含細菌戰、停戰協定簽署等),獲得“簡易消毒配方”“裝備維修經驗彙編”等戰略物資\\/資料。】

林建軍的手指在虛擬麵板上輕輕滑動,每一項獎勵都對應著一段鮮活的記憶:在鴨綠江邊領到的焊接技巧,讓他第一次在低溫下焊牢了坦克履帶;坑道裡簽到獲得的優化方案,讓全連躲過了塌方;細菌戰時的消毒配方,更是救了不少戰友的命。

【二、技能掌握】

【1.

基礎技能:基礎格鬥術(精通)、戰場急救(大師級)、俄語(精通)、機械維修(軍工級);】

【2.

特殊技能:察言觀色(初級)、低溫焊接(專精)、軍械故障診斷(專家級)、防化防疫(實用級);】

【3.

知識儲備:《1950年代工業基礎手冊》《蘇聯軍事技術資料彙編》《戰場裝備維修經驗集》等17本專業資料,已整合為“林建軍個人知識庫”,可隨時呼叫。】

看到“戰場急救(大師級)”時,林建軍的眼前閃過趙大勇躺在血泊裡的樣子——如果不是這項技能,他可能真的要失去這個憨厚的兄弟。而“俄語精通”,則讓他能輕鬆看懂安德烈送的坦克圖紙,甚至能和蘇聯專家流暢討論技術細節,這在兩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三、技術藍圖與物資】

【1.

軍事技術類:t-34坦克改進藍圖(初級)、122mm榴彈炮結構圖、“喀秋莎”火箭炮維修手冊、美軍裝備拆解分析報告等9份核心資料;】

【2.

工業基礎類:高速鋼刀具磨製引數、無縫鋼管生產核心資料、高錳鋼履帶配方等7項工業技術;】

【3.

特殊物資:防彈護心鏡(已使用,完好)、創傷癒合凝膠(剩餘3支)、軍工級工具套裝(1套)、蘇聯進口特種密封圈(10個)。】

這些藍圖和資料,是他最珍視的收獲。尤其是t-34的改進方案,裡麵關於發動機功率提升10%的引數,連蘇聯軍工部門都未公開,這對國內正在起步的坦克研發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他甚至能想象,當這些資料送到第一機械工業部時,那些專家會是何等激動。

【四、軍功與榮譽】

【1.

三等功2次(首次修複t-34坦克、細菌戰防疫有功);】

【2.

二等功1次(空襲中保護關鍵零件);】

【3.

榮譽稱號:“戰鬥模範”“戰地工程師”“中蘇友好技術能手”(蘇聯顧問團授予);】

【4.

部隊評價:“技術精湛,作風頑強,在多次戰鬥中保障裝備完好率達90%以上,為勝利作出突出貢獻”(團部鑒定)。】

林建軍的指尖輕輕拂過“二等功”那一行,耳邊彷彿又響起了空襲時的爆炸聲,後背傳來被彈片擦傷的灼痛。那一次,他護住的不僅是零件箱,更是前線戰友的希望——現在想來,那鑽心的疼痛裡,藏著沉甸甸的意義。

【五、體質與心智提升】

【1.

體質強化:通過係統微調
戰場鍛煉,力量、耐力、抗寒能力、環境適應力均達到“優秀士兵”標準,遠超普通同齡人;】

【2.

心智成長:觸發“科技報國”主線信念,解鎖“堅韌”“果決”“全域性觀”等特質,麵對危機時冷靜度提升30%,技術創新思維活躍。】

他下意識地握了握拳,指節發出清晰的脆響。這兩年在朝鮮,他不僅沒被艱苦環境拖垮,反而比在北平當學徒時更健壯——寒冬裡隻穿兩件棉衣也能搶修裝備,連續三天不睡也能精準校準炮鏡,這些變化,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總結評價:宿主在朝鮮戰場完成從“生存適應”到“技術骨乾”的蛻變,初步確立“科技報國”人生方向,積累了足以支撐未來發展的技術、資源與信念。綜合評級:優秀。】

【後續建議:回國後可優先投身工業建設,利用戰場經驗推動國內製造業升級;處理好四合院人際關係,為事業發展營造穩定環境;適時解鎖“工業革新”支線任務,加速國家工業化程序。】

林建軍輕輕合上係統麵板,窗外的夕陽正染紅天際,將他的側臉鍍上一層溫暖的金光。坐在對麵的老兵湊過來,笑著問:“小夥子,看你一肚子學問,回去打算乾啥?”

“回工廠,搞技術。”林建軍的聲音平靜卻堅定,“咱們國家太需要好裝備、好工廠了,我想為國家造點實在東西。”

“好誌向!”老兵豎起大拇指,“我們在前線拚命,不就是為了你們能安安穩穩搞建設嗎?有你這樣的年輕人,咱們國家肯定能越來越強!”

林建軍笑了笑,從揹包裡拿出紙筆,開始給王師傅寫信。他沒說戰場上的驚險,隻說自己學到了不少維修技巧,回去想跟著師傅鑽研軋鋼技術,還特意問了廠裡新上的無縫鋼管生產線進展如何——係統獎勵的“無縫鋼管核心引數”,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寫到一半,他突然想起四合院的那些人。易中海會不會還惦記著讓他“養老”?秦淮茹的“吸血”技能有沒有精進?許大茂見他立了功,又會說些什麼酸話?

想到這些,林建軍的眼神冷了幾分,卻不再像剛穿越時那樣充滿警惕。經曆過生死考驗,見識過真正的惡與善,四合院的那些算計,在他眼裡已經成了“過家家”。他有信心,也有能力,讓那些想占便宜的人知道:他林建軍,不再是那個可以隨意拿捏的學徒工了。

【叮!】

係統的提示音突然響起,帶著一絲輕快:

【檢測到宿主完成戰場總結,明確未來方向,觸發“歸途”特殊獎勵:“1953年北平工業佈局圖”——標注全市工廠位置、產能及技術短板;“人脈引薦信(3封)”——可分彆引薦至市工業局、紅星軋鋼廠技術科、中蘇友好協會軍工組。】

林建軍心中一暖。係統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候送上“及時雨”。這份工業佈局圖,能讓他精準找到發力點;而引薦信,則能幫他跳過繁瑣的流程,直接接觸到能推動技術落地的關鍵人物。

列車駛進山海關站,停靠補給時,廣播裡傳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聲音,播放著停戰協定簽署的新聞,還有祖國人民對誌願軍的歡迎致辭。車廂裡的戰士們紛紛站起來,對著廣播敬禮,不少人紅了眼眶。

林建軍也站起身,望著窗外站台上來來往往的旅客——他們穿著乾淨的衣服,臉上帶著平和的笑容,孩子們追著賣冰棍的小販跑,這就是他們用血汗守護的和平景象。

“快到北平了。”鄰座的戰士看著時刻表,激動地說,“明天一早就能到永定門站!”

林建軍深吸一口氣,將筆記本和係統麵板裡的資料仔細收好。他知道,朝鮮的曆練已經結束,新的“戰鬥”即將開始——這場戰鬥沒有硝煙,卻同樣重要,它關乎祖國的工業崛起,關乎自己的人生價值,更關乎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們未竟的期盼。

他從揹包裡拿出安德烈送的坦克圖紙,借著站台的燈光,最後看了一眼。圖紙上的俄文注釋旁,已經被他用中文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改進建議,那些小字裡,藏著一個中國技術工人的倔強與野心。

“等著吧。”林建軍在心裡默唸,既是對自己說,也是對遠方的戰友、對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說,“我一定會讓祖國,變得比任何人都強大。”

列車再次啟動,帶著滿車的疲憊與希望,向著北平的方向飛馳。車輪與鐵軌撞擊的“哐當”聲,彷彿是時代的心跳,沉穩而有力,預示著一個嶄新篇章的開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