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30章 年末的總結:攻守之勢異也
1958年的最後一場雪,把軋鋼廠的煙囪染成了白色。年終總結會的掌聲還沒散儘,林建軍手裡捏著“技術革新先進個人”的獎狀,站在車間的窗前,看著雪花落在“60式裝甲車”的履帶上。鉻鉬合金鋼在低溫下泛著青灰色的光,硬度計顯示的資料穩定在hrc58——這比設計要求高出3個單位,足以應對東北雪原的嚴寒考驗。
“林科長,廠長讓您去辦公室一趟,說一機部的同誌要見您。”趙小剛的聲音帶著興奮,手裡的資料夾都在抖,“咱們的鉻鉬合金鋼履帶,被評為‘國家優質軍工產品’了!”
林建軍點點頭,將獎狀放進抽屜最底層。比起這些,他更在意剛收到的“抗疲勞工作法”——係統在會議結束時發放的獎勵,能在高強度工作中保持效率,這對即將到來的“61式坦克”研發至關重要。
廠長辦公室裡,一機部的老專家正對著履帶樣品讚不絕口:“小林啊,這鋼材的疲勞壽命,比蘇聯的20crni還高出20%,你是怎麼做到的?”
“反複試驗,找最佳配比。”林建軍翻開實驗記錄,上麵密密麻麻記著372組資料,“鉻控製在0.95%,鉬0.2%,淬火溫度860c,保溫時間嚴格控製在9分30秒……”
老專家越聽越激動,拍著他的肩膀:“好小子!這纔是真正的技術!那些‘放衛星’的虛頭巴腦,哪有你這實打實的突破管用?明年的‘坦克工業大會’,你必須來!”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寒暄中響起,帶著階段總結的清晰:
【“第二階段‘初馴群禽’任務”完成度70%,核心目標達成:1
四合院主要乾擾源(賈張氏、秦淮茹、易中海)的威脅等級降至“低”;2
建立“技術權威”護城河,工廠依賴度70%;3
家庭防禦體係穩固(蘇嵐懷孕、林衛國出生)。】
【“訓禽”策略評估:從第一卷的“被動防禦”(應對算計)到第二卷的“主動壓製”(規則震懾),最終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符合“以力證道”的技術者邏輯。】
林建軍走出辦公室時,雪下得更大了。他想起三年前剛從朝鮮回來時,四合院的人看他的眼神——好奇裡帶著算計,像打量一塊能啃出肉的骨頭。賈張氏惦記他的耳房,秦淮茹試探著借糧,易中海打著“調解”的旗號想拿捏他,那時的他,像站在泥沼裡,每走一步都得提防腳下的陷阱。
而現在,攻守之勢早已逆轉。
王師傅昨天還跟他說,傻柱最近在食堂申請了“技術學習名額”,下班後就抱著《機械基礎》啃,見了秦淮茹也隻是點頭打招呼,再沒送過糧票。“那小子總算想明白了,”王師傅笑著說,“知道靠彆人不如靠自己,你上次說的‘慣子如殺子’,他記心裡了。”
秦淮茹的日子更難了。賈張氏偷煤被閻埠貴抓住把柄,天天替閻家占著最偏的灶台,哪還有精力幫她拉扯棒梗?聽說她在工廠申請了“夜班補助”,下班後還去撿煤渣,見了林建軍,遠遠就躲開,再沒提過“街坊情分”。
易中海的咳嗽聲成了院裡的背景音。他年底去醫院查身體,查出肺氣腫,想讓傻柱陪他去複查,傻柱隻說了句“我夜班”,就再沒下文。老頭現在很少在院裡踱步了,槐樹下的石墩,常空著。
閻埠貴的算盤打得更響了,卻隻敢在自家屋裡算。他給三個兒子定了“三不準”:不準借糧給賈家,不準摻和傻柱的事,不準議論林科長的技術。聽說他偷偷給林衛國做了個木馬,用的是廠裡的邊角料,卻沒好意思送過來。
賈張氏徹底成了院裡的“隱形人”。上次偷傻柱的紅薯乾被當場抓住,被全院人指著鼻子罵,現在連出門倒垃圾都趁半夜。她那點撫卹金,大半被閻埠貴“借”去給大兒子訂婚,剩下的隻夠買玉米麵,棒梗臉上的凍瘡,半個冬天都沒好。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回憶時響起,帶著最終判定:
【“初馴群禽”階段成果量化:賈張氏威脅度10%(無力再鬨)、秦淮茹依賴度5%(自力更生)、傻柱盲從度15%(自我意識覺醒)、易中海權威值20%(基本失效)、閻埠貴算計值60%(轉為隱蔽)。】
【核心策略總結:以技術權威建立“硬實力”,以規則堅守築“防火牆”,以家庭穩固為“後防線”,實現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定義邊界”的轉變。】
林建軍回到家時,蘇嵐正在給林衛國織毛衣,小家夥坐在搖車裡,抓著個不鏽鋼小坦克(林建軍用邊角料做的),咯咯笑得正歡。屋裡的煤爐燒得旺,水壺在爐子上“咕嘟”作響,映得牆壁暖洋洋的。
“今天廠裡發了年終獎,我買了塊豬肉,包餃子。”蘇嵐抬起頭,眼裡閃著光,“王師傅說,院裡這陣子安生得很,傻柱還幫你把耳房的煤堆挪到了避風口。”
“他想通了就好。”林建軍脫下大衣,接過毛衣針,笨拙地想幫忙,卻把線團弄散了,惹得蘇嵐又氣又笑。
窗外的雪還在下,四合院的方向一片寂靜。林建軍知道,這種安靜不是靠誰的威壓換來的,而是靠一次次的規則堅守,一點點的實力碾壓,讓那些人明白:算計換不來溫飽,撒潑換不來尊重,唯有腳踏實地,才能在這世道活下去。
“抗疲勞工作法”的說明躺在桌上,林建軍翻開看,“25分鐘專注
5分鐘腹式呼吸”的節奏,像極了他應對四合院的策略——保持專注(搞技術),適時休整(劃邊界),絕不內耗(不糾纏)。
【叮!】
【“抗疲勞工作法”與“處世哲學”形成共鳴,觸發“效率加成”:技術攻關速度
10%,家庭事務處理效率
15%,無效社交過濾率
90%。】
包餃子時,蘇嵐突然問:“明年……會更難嗎?”她聽說糧票要再縮,工廠的代食品已經開始供應紅薯葉。
“難,但不怕。”林建軍包著餃子,動作越來越熟練,“咱們有技術,有存糧,有彼此,還怕什麼?”他指了指牆角的糧缸,裡麵是從鄉下親戚那換來的小米和紅薯乾,夠吃三個月,“院裡那些人,要是肯學乖,也能過得去。要是還想歪門邪道……”
他沒說下去,但蘇嵐懂。火炕是熱的,餃子是香的,孩子是笑的,這就夠了。
跨年夜,工廠的高音喇叭播放著《東方紅》,林建軍抱著林衛國,站在窗前看煙花。四合院的方向,隻有幾戶亮著燈,賈家的燈最暗,像顆隨時會滅的火星。
【叮!】
【第二階段“初馴群禽”任務完成,獎勵結算:科技報國積分累計3000,解鎖“危機儲備”功能(可兌換糧票、藥品),獲“國家二級技術能手”稱號。】
【第三階段“風雨欲來”預告:1959-1965年,核心挑戰為“物資匱乏”“技術保護”“人才留存”,請宿主做好準備。】
林建軍看著懷裡的兒子,小家夥正指著煙花咿呀學語。他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大躍進”的後遺症會慢慢顯現,糧食會更緊,工廠的壓力會更大,四合院的矛盾,可能會在生存壓力下以更極端的方式爆發。
但他心裡踏實。鉻鉬合金鋼鑄就的技術護城河,規則築起的邊界,家庭溫暖的後盾,足以讓他在時代的風浪裡站穩腳跟。
那些“禽獸”們,或許還會掙紮,還會算計,但再也掀不起能撼動他的浪。因為攻守之勢,早已逆轉——他的戰場,從來不在那方小院,而在工廠的機床旁,在實驗室的圖紙上,在為國家鍛造鋼鐵長城的每一個日夜。
窗外的煙花還在綻放,照亮了林建軍眼裡的堅定。他輕輕拍著林衛國的背,在心裡默唸:兒子,爸爸會為你守住這片安穩,就像守住那些精準的技術引數,一分一毫,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