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40章 易中海的“退休焦慮加劇”
1959年的冬天,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四合院的屋簷,捲起地上的碎雪,打在窗紙上簌簌作響。易中海蜷縮在東廂房的炕頭,身上蓋著兩床打了補丁的棉被,卻依然覺得冷。他的肺氣腫又犯了,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拉風箱似的喘息,胸口像壓著塊大石頭,讓他連說話都費勁。
牆上的日曆被紅筆圈著一個日期——1960年3月15日,那是他的退休日。還有不到三個月,他就要從軋鋼廠八級鉗工的位置上退下來,拿著每月52元的退休金,開始“養老”的日子。可這日子,他卻越來越不敢想。
“咳咳……咳……”一陣劇烈的咳嗽讓他彎下腰,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他摸向床頭的搪瓷缸,裡麵的水早就涼透了。要是以前,傻柱早就端著熱粥過來了,噓寒問暖,恨不得替他生病。可現在,傻柱連麵都少見了。
王師傅昨天來看他,歎著氣說:“老易啊,你是不知道,傻柱現在被賈家纏得脫不開身。秦淮茹天天去食堂找他,不是借糧就是要錢,聽說他這個月的工資,剛發下來就被賈張氏借去‘應急’了,自己連煙都抽不起了。”
易中海的心沉了下去。他一輩子的算計,不就是指望傻柱給自己養老送終嗎?他幫傻柱在廠裡站穩腳跟,替他擋著院裡的是非,甚至默許他接濟賈家,為的就是讓傻柱欠他的情,將來能真心待他。可現在,傻柱自己都快被賈家拖垮了,哪還有精力管他?
【叮!】
林建軍正在軍工車間除錯“61式坦克”的發動機缸體,係統的提示音突然響起,帶著行為分析的沉重:
【檢測到“易中海”因“退休臨近
健康惡化
傻柱失控”觸發“退休焦慮加劇”事件,其“養老算計”麵臨全麵破產風險,表現為“失眠頻率增加(每晚≤3小時)”“焦慮性咳嗽加重”“對傻柱的控製欲增強(每日至少3次試圖乾涉其生活)”。】
【核心矛盾:易中海的“預期養老模式”(傻柱全方位照料)vs
現實困境(傻柱被賈家繫結
自身健康惡化),本質是“過度依賴他人”的養老策略失敗。】
【風險擴散:其焦慮可能轉化為“極端行為”(如裝病博取同情、道德綁架傻柱),對四合院“低衝突狀態”構成潛在威脅(概率20%)。】
林建軍的鏜刀在缸體上劃出精確的螺紋,精度控製在0.01毫米。他對徒弟說:“這批缸體下午送檢,合格後直接送總裝車間。”心裡卻對易中海的狀態有了數——這老頭的算計,終究是落了空。
易中海掙紮著起身,想去院裡走走,看看能不能碰到傻柱。剛走到中院,就看到秦淮茹端著個空碗從傻柱家出來,臉上帶著淚痕,不用問也知道,又是來借糧的。傻柱跟在後麵,臉色鐵青,手裡攥著個乾硬的窩頭,看到易中海,腳步頓了頓,沒說話。
“柱子,”易中海的聲音沙啞得像破鑼,“你進來,我有話跟你說。”
傻柱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進了東廂房。易中海讓他關上門,指著炕邊的凳子:“坐。”他咳嗽了一陣,才緩過氣,“你跟秦淮茹,到底打算怎麼樣?”
“一大爺,我……”傻柱的話堵在喉嚨裡,他想說“我不想再管了”,卻看到易中海期待的眼神,那眼神裡有失望,有催促,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威脅。
“東旭不在了,賈家不容易。”易中海的聲音放軟,帶著長輩的慈愛,“你年輕,力氣大,幫襯一把應該的。可你也得為自己打算,總不能一直這樣……”他話裡有話,既想讓傻柱繼續接濟賈家(維持他“道德楷模”的形象),又怕傻柱被拖垮(影響自己養老)。
傻柱的拳頭攥得發白,終於忍不住:“一大爺,我這個月工資就剩3塊了,糧票全給了棒梗,我媽昨天想吃口白麵,我都沒捨得買!再這麼下去,我自己都得餓死,還怎麼……”他沒說下去,但意思很明顯——顧不上給你養老了。
易中海的臉瞬間沉了下去,咳嗽得更厲害了:“你……你怎麼能這麼說?我白疼你了?”他抓起桌上的茶杯,想摔又捨不得,最終重重地放在桌上,“你要是連賈家都不管,將來誰還能信你?我這把老骨頭,還指望你……”
“我管不了了!”傻柱猛地站起來,椅子被帶得翻倒在地,“誰愛管誰管!我先顧好我自己再說!”他轉身就走,沒再回頭,門“砰”地一聲關上,震得窗戶紙都顫了顫。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傻柱摔門而去時響起,帶著事件分析的清晰:
【“易中海對傻柱的控製失效”,其“道德綁架”策略成功率降至10%,傻柱的“自我意識”覺醒度突破80%,標誌著易中海“養老核心支柱”崩塌。】
【連鎖反應:易中海的“失眠頻率”升至每晚4次,對“住院治療”的恐懼加劇(擔心無人照料),開始偷偷囤積常用藥(止咳片、止痛粉),行為呈現“孤立無援”特征。】
易中海看著翻倒的椅子,胸口一陣發悶,差點喘不過氣。他第一次發現,自己居然管不住傻柱了。這個他看著長大、一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年輕人,終究還是“背叛”了他的算計。
他想起林建軍。那個永遠冷靜、永遠有辦法的男人,現在是廠裡的技術紅人,家裡有糧,兒子健康,活得踏實安穩。要是當初把寶押在林建軍身上,是不是就不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他掐滅了。他放不下那點可憐的自尊,更怕被林建軍拒絕——那個年輕人眼裡的“規矩”,比什麼都硬,從不給人鑽空子的機會。上次他暗示“老了沒人管”,林建軍直接讓他去申請養老院,那語氣裡的疏離,像針一樣紮在他心上。
【叮!】
林建軍在工廠醫務室給蘇嵐拿鈣片(預防孕期缺鈣)時,係統的提示音再次響起:
【檢測到易中海“向林建軍求助的心理預演”(每日≥2次),但因“自尊障礙
對規則的恐懼”,實際行動概率<5%,其“焦慮-壓抑-更焦慮”的惡性迴圈形成。】
【行為建議:保持距離,不主動介入,其“極端行為”概率較低(20%),且易於通過“規則應對”化解(如裝病則建議聯係街道養老專員)。】
醫生給林建軍拿藥時,隨口提了句:“你們廠的易中海最近老來拿止咳藥,說是晚上咳得睡不著,問他要不要住院,他說‘住不起,沒人陪’,看著怪可憐的。”
林建軍點點頭,沒多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易中海的焦慮,說到底是自己算計出來的。他把養老的希望全押在彆人身上,既沒攢下過硬的家底,也沒維係好真正的人情,落到今天這步,怨不得彆人。
易中海的焦慮,很快在四合院傳開了。閻埠貴給他三個兒子“上課”時,特意拿易中海當反麵教材:“看到沒?一大爺就是例子!光靠算計彆人沒用,得自己有糧、有手藝、兒子孝順,這纔是正經養老!”他讓閻解成把攢的紅薯乾再分出一小袋,藏在易中海門口——不是好心,是怕老頭真急出病來,連累院裡評不上“衛生先進”,影響他換糧票。
賈張氏蹲在門口,看著易中海的房門,嘴裡念念有詞:“老東西,也有今天!以前總說我,現在自己都顧不上了……”她想偷易中海門口的紅薯乾,卻被秦淮茹拉住——現在的秦淮茹,隻想離院裡的是非遠點,連賈張氏的便宜都懶得占。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回家時響起,帶著環境評估:
【“四合院對易中海的同情度”評估:閻埠貴(功利性幫助,5%)、秦淮茹(冷漠旁觀,0%)、賈張氏(幸災樂禍,-10%)、傻柱(愧疚但拒絕乾涉,10%),整體呈現“孤立狀態”,加劇其焦慮。】
深冬的一個夜晚,易中海咳得實在受不了,掙紮著想去敲傻柱的門,讓他給倒杯熱水。走到門口,卻聽到傻柱在屋裡跟他娘說話:“媽,我明天就去申請宿舍,搬廠裡住,眼不見心不煩……”
易中海的腳步僵住了,像被潑了盆冰水,從頭涼到腳。他慢慢地挪回自己的屋,躺在冰冷的炕上,聽著院裡的風聲,第一次覺得這四合院這麼大,這麼空,空得能聽到自己心跳的回聲,一聲聲,敲打著絕望。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寂靜的夜裡響起,帶著階段性判定:
【“易中海退休焦慮加劇”事件穩定,其“養老算計”徹底破產,對四合院的“影響力”降至1%,“訓禽”進度維持99.9%,僅剩“自然衰減”過程。】
【獎勵發放:“老年人基礎護理常識”(可通過王師傅間接傳遞),降低其“健康惡化”風險,避免人道主義危機。】
林建軍把“護理常識”交給王師傅時,隻說:“給院裡老人看看,有備無患。”王師傅是個熱心腸,第二天就給易中海送了過去,老頭看著手冊上的“止咳按摩法”“肺氣腫食療方”,眼圈紅了,卻沒說謝謝,隻是默默地翻著,像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蓋了四合院的青瓦,也覆蓋了易中海門前那袋沒人動的紅薯乾。老頭蜷縮在炕上,咳嗽聲越來越輕,最終被風雪吞沒,隻剩下無邊的黑暗,和對未來的、深不見底的恐懼。
他知道,退休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他的養老夢,卻像院裡的積雪,在現實的陽光(如果還能等來的話)下,註定要融化成一灘冰冷的水,不留痕跡。
林建軍站在自家窗前,看著四合院方向的沉沉夜色,蘇嵐依偎在他身邊,輕聲說:“易大爺也挺可憐的,要不……”
“可憐解決不了問題。”林建軍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他的路是自己選的,咱們能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日子,彆讓算計毀了生活。”
窗外的風雪還在繼續,而屋裡的溫暖,卻足以抵禦這寒冬。林建軍知道,易中海的焦慮隻是開始,在這即將到來的困難時期,四合院裡還會有更多的掙紮和算計,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用技術的硬氣,家庭的底氣,和規則的正氣,護住自己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