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142章 四合院的“搶煤大戰”
1959年的冬天,冷得格外凜冽。北風卷著雪沫子,像刀子一樣刮在人臉上,四合院的煤棚早就見了底,連牆角的煤渣都被撿得乾乾淨淨。街道辦好不容易調撥來一批碎煤,按人頭分配,每人每月5斤,這點量連燒開炕都不夠,更彆說做飯了。
分煤那天,天還沒亮,中院的空地上就排起了長隊。賈張氏裹著件露棉花的舊棉襖,踮著腳往前瞅,手裡的麻袋攥得發白——她算準了秦淮茹去生產隊乾活,棒梗又小,想多領一份,嘴裡還念念有詞:“我家棒梗長身體,抗凍,得多燒點煤……”
劉海中排在前麵,手裡拿著戶口本,聽到這話,冷笑一聲:“賈張氏,你彆不要臉!戶口本上就三個人,想多領?門兒都沒有!我兒子在廠裡上班,天天摸冷水,才該多領!”他往前挪了挪,故意把賈張氏的麻袋擠到一邊。
“你纔不要臉!”賈張氏的火氣瞬間上來了,一把推開劉海中,“你兒子有工廠發的烤火費,我家東旭沒了,就該街道照顧!這煤我領定了!”
兩人你推我搡,排在後麵的閻埠貴急了,手裡的算盤打得劈啪響:“彆吵!耽誤大家領煤!按戶口本算,多領一兩都不行,我這兒有秤!”他早就料到會有爭執,特意把家裡的秤帶來了,想借機賺點“稱重費”。
爭執間,賈張氏瞅準機會,抓起一把碎煤就往麻袋裡塞,劉海中眼疾手快,一把搶過麻袋,兩人拉扯著,煤撒了一地,黑黢黢的碎塊混著雪,像撒了一地的芝麻。
“我的煤!”賈張氏尖叫著撲上去,抱住劉海中的胳膊就咬,疼得他嗷嗷叫,手裡的麻袋掉在地上,碎煤滾了一地,瞬間被哄搶的人踩成了黑泥。
“都住手!”閻埠貴的算盤“啪”地拍在地上,想主持公道,卻被混亂的人群擠到一邊,他心疼地看著地上的煤,直跺腳,“這可是命根子啊!就這麼糟蹋了……”
【叮!】
林建軍正在軍工車間檢查“61式坦克”的履帶防凍裝置,係統的提示音突然響起,帶著衝突預警的尖銳:
【檢測到“四合院”因“煤炭極度短缺”觸發“搶煤大戰”事件,核心矛盾為“生存資源爭奪”(碎煤),參與方:賈張氏(貪婪多占)、劉海中(報複性爭奪)、圍觀者(趁機哄搶),暴露極端生存壓力下的秩序崩壞。】
【行為分析:賈張氏的“投機心理”(利用孤兒寡母身份)、劉海中的“補償心理”(因被降職的怨氣轉移)、圍觀者的“從眾心理”(法不責眾),共同導致衝突升級,演變為肢體衝突。】
【風險評估:衝突可能擴散為“群體性哄搶”(概率40%),若無人乾預,將破壞四合院“低衝突狀態”,甚至牽連街道治安,對宿主“軍屬模範”形象構成隱性風險(因居住關聯)。】
林建軍放下手裡的防凍劑樣本,履帶在低溫下的韌性測試剛達標。他對徒弟說:“這批履帶送低溫實驗室,我去趟街道辦。”煤炭短缺的事他早有準備,自家的煤是工廠按“軍工特殊需求”配發的,足夠用,但四合院的衝突若鬨大,難免惹上麻煩,按規則介入是最穩妥的辦法。
等他趕到四合院時,院裡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賈張氏的頭發被扯得像雞窩,臉上帶著血痕,正坐在地上撒潑,懷裡抱著半袋搶來的碎煤;劉海中捂著流血的胳膊,氣得發抖,嘴裡罵著“老虔婆”;閻埠貴的算盤被踩斷了一根弦,正蹲在地上撿煤渣,心疼得直抽氣;傻柱站在門口,想拉架又不敢,急得直轉圈。
“都圍在這裡乾什麼?”林建軍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穿著軍綠色棉大衣,肩上落著雪,眼神掃過眾人,“街道辦的王乾事馬上就到,誰再搶,按‘哄搶國家物資’處理,直接送派出所!”
這話像一盆冷水,澆滅了眾人的火氣。賈張氏的哭聲戛然而止,偷偷把煤袋往身後藏;搶煤的鄰居紛紛鬆手,低著頭往家躲;劉海中也收了罵聲,隻是捂著胳膊,眼神裡還帶著不甘。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人群安靜後響起,帶著乾預效果的判定:
【宿主“規則威懾”成功壓製衝突擴散,“群體性哄搶”風險降至5%,街道辦介入時機成熟,可借官方權威鞏固秩序。】
【行為建議:配合王乾事出示“煤炭分配政策檔案”(係統獎勵的街道辦存檔影印件),明確“戶口本核對
簽字登記”的領煤流程,杜絕多領、冒領,從製度上消除衝突根源。】
王乾事果然帶著兩個乾事來了,看到院裡的狼藉,臉色沉得能滴出水:“都反了天了?這點煤是國家從牙縫裡省出來的,你們就這麼搶?對得起國家嗎?”他看到林建軍,愣了一下,隨即鬆了口氣,“建軍也在,正好,你幫著做個見證。”
林建軍拿出係統獎勵的“分配政策檔案”,指著上麵的條款:“王乾事,檔案寫得清楚,憑戶口本領煤,一人一份,簽字畫押,多領一兩都算違規。剛才的混亂,就是有人想鑽空子。”
王乾事接過檔案,拍在石桌上:“都看清楚!從現在起,按規矩來,誰再敢搶,我立馬叫警察!”他讓乾事拿出登記本,“唸到名字的上來領,簽了字才能走!”
賈張氏磨磨蹭蹭地上去,看到戶口本上的“3人”字樣,臉漲得通紅,卻不敢多說,領了15斤煤,抱著麻袋灰溜溜地回了家,連地上的煤渣都沒敢撿。
劉海中領了自家的份額,臨走時瞪了賈張氏的門一眼,卻沒再找茬——胳膊上的傷還在疼,王乾事的警告也讓他不敢再造次。
閻埠貴看著登記本,突然說:“王乾事,我建議把領煤時間改在晚上,讓各家男人來,女人和孩子彆摻和,省得再鬨。”他心裡打著算盤,晚上領煤能看清分量,還能盯著點,彆讓人偷偷多拿。
王乾事覺得有理,當場拍板:“就按閻大爺說的辦!今晚開始,每晚七點到九點,男人持戶口本領煤,簽字登記,少一兩都不行!”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王乾事離開後響起,帶著衝突平息的判定:
【“搶煤大戰”事件解決,通過“規則重建
官方介入”,四合院“資源分配秩序”恢複,衝突風險降至10%,賈張氏“貪婪行為”受遏製(短期不敢再犯),劉海中“報複心理”轉向“被動遵守”。】
【獎勵發放:“蜂窩煤製作簡易模具”(可用碎煤
黃土混合壓製,提高燃燒效率)、“冬季取暖節能技巧”(如炕洞塞稻草保溫),提升家庭抗寒能力。】
林建軍把模具和技巧手冊交給傻柱:“拿去試試,碎煤摻點黃土,壓成蜂窩煤,耐燒還省。”他知道傻柱孝順,肯定會給老孃用,也算間接幫了他一把。
傻柱接過東西,臉漲得通紅:“建軍,今天……謝了。”他看著地上的煤渣,突然蹲下身,一點點撿起來,“這都是好煤,浪費了可惜。”
林建軍沒阻止。經曆過這場衝突,傻柱能學會珍惜,比什麼都強。
傍晚,林建軍回家時,看到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冒著細弱的煙,比平時晚了兩個時辰——新的領煤規矩起效了,沒人再敢搶,卻也沒人能多領,隻能省著燒。
蘇嵐正在用林建軍做的蜂窩煤模具壓煤餅,黃土和碎煤按“3:7”的比例混合,壓出來的餅子方方正正,上麵還留著透氣的小孔。“這法子真管用,”她笑著說,“一塊頂過去兩塊碎煤,晚上燒炕能熱到天亮。”
地窖裡的煤炭堆得整齊,是工廠按“軍工防凍需求”特批的,足夠用到開春。林建軍沒告訴蘇嵐這是特殊照顧,隻說是“技術革新獎的福利”,看著她認真壓煤餅的樣子,心裡一片踏實。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溫暖的屋裡響起,帶著環境評估:
【“規則重建”效應顯現,四合院“低衝突狀態”鞏固,各角色“資源爭奪”轉向“節能自救”:閻埠貴研究“煤爐改造”(減少冒煙)、傻柱練習“蜂窩煤壓製”、秦淮茹撿焦炭(工廠廢料)、易中海用稻草塞炕洞(保溫),生存策略趨向理性。】
深夜,林建軍被凍醒,聽到窗外傳來“咚咚”的聲音,像是有人在砸煤。他披衣起身,看到閻埠貴蹲在院裡,正用錘子把碎煤砸得更細,拌上黃土,一點點塞進煤爐——老頭想讓煤燒得更久些,連半夜都在琢磨。
遠處的衚衕裡,傳來街道巡邏隊的腳步聲,伴隨著嗬斥:“誰家還在燒散煤?不知道省著用嗎?”
四合院裡的燈一個個滅了,隻剩下閻埠貴家還亮著微弱的光,錘子砸煤的聲音斷斷續續,像在為這個寒冷的冬天,敲打著艱難卻堅韌的節奏。
林建軍知道,煤炭緊張的日子還很長,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麵,但隻要守住規則,守住自己的小日子,就不怕。他回到床上,蘇嵐往他身邊靠了靠,林衛國在繈褓裡咂了咂嘴,睡得正香。
窗外的風還在刮,但屋裡的蜂窩煤爐燒得正旺,暖意融融,像一個堅固的堡壘,抵禦著外麵的風雪。四合院的“搶煤大戰”落幕了,卻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記——在生存的壓力下,規則纔是最可靠的盾牌,而能守住規則的人,才能在寒冬裡,找到活下去的安穩。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寂靜中響起,帶著階段性總結:
【“資源衝突”事件處理完畢,宿主通過“規則介入”強化“軍屬模範”形象,街道辦對宿主的“信任度”提升至80%,為後續“困難時期”獲取必要支援奠定基礎。】
林建軍閉上眼睛,聽著煤爐裡“劈啪”的燃燒聲,心裡清楚,這個冬天還會有更多的挑戰,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地窖裡的煤、壓好的蜂窩煤、係統的獎勵,還有身邊的家人,這些就像一塊塊堅實的煤餅,堆疊起溫暖的防線,足以讓他在時代的風雪裡,穩穩前行。
而四合院裡的那些人,在經曆過“搶煤大戰”後,也該明白——爭搶換不來溫暖,唯有珍惜和算計(用在正途),才能在寒冬裡,守住那一點點來之不易的暖意。